分享

为何日本的和尚可以吃肉喝酒找老婆,而中国的和尚连肉也不能吃?

 千姿百态万花筒 2023-04-25 发布于内蒙古

公元538年,百济派使臣到日本访问,在此期间百济的使臣给日本天皇送上了一尊佛像,并向日本天皇宣扬了佛教的好处。

但是当时日本有一个叫神道教的信仰,所以日本天皇虽然听着佛教不错,可也没打算在日本推广佛教。

但是此时一个“外来户”苏我氏,因为政治需要,就想通过宗教来更好的融入日本上层社会,于是他就提议自己愿意先来试下佛教,日本天皇当时也没反对。

苏我氏一族因为一直团结在日本皇室周围,所以政治地位不断提升,等到苏我氏一族大权在握以后,佛教也就开始在日本真正生根落地。

佛教在日本落地之后,因为有高层支持,所以获得了野蛮生长,但是佛教的兴盛,难免会带来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僧人可以任意脱离生产和兵役。

为了解决这个僧人泛滥的问题,日本上层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向西边的华夏王朝学习,日本上层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传到了华夏,不过华夏文明发源的也很早,等到佛教传入的时候,华夏的各种信仰早就过了百花齐放的时候,当时在华夏占据主流的是非常贴合封建皇权的儒家学说,因此佛教刚一传入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发展的机会

后来经历了董卓强行更换皇帝,以及曹魏篡汉、司马氏建晋代魏等一系列有悖于儒家礼法的事情之后,儒家的学说就开始走起了下坡路,佛教就趁着这个机会发展了起来。

(儒家学说的强调的是礼法,但是在王朝频繁更换时,老百姓没法相信礼法,而此时佛教给出了自己的因果说和往世来世说,这填补了儒家学说的空白,也契合了当时的群众信仰)

佛教在南北朝期间野蛮生长的时候,南朝和北朝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就对佛教进行了自己的再定义,其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当时南朝的皇帝萧衍别出心裁,他通过舍身入寺等手段,把皇权和神权进行了绑定。

萧衍为了显示南朝的佛教更有优越性,还下达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提高南朝的佛教更加高贵,这些政策中的其中一项,就是不再允许南朝的的佛教门徒吃肉,因为南朝的佛教条条框框比较多,再加上萧衍这个皇帝的影响,不吃肉等严格的戒律就慢慢成了中原佛教的一条招牌。

而在实际上,人家佛教以前是没有这条规定的,因为佛教的要义之一,就是设己为人,你如果在吃饭上挑挑拣拣,那不是给奉养你的人添麻烦吗?所以时至今日,除了中国佛教,和一些严格规定的佛教之外,其他的国家并不全面禁止僧人吃肉

佛教在南北朝期间野蛮生长之后,很快就让后续的统治者看到了宗教带来的负面作用,因此佛教后续虽然也被高层所推崇,但是也都做了规范性的限制,而日本当年想向华夏王朝学习,看重的就是华夏佛教的纪律性。

唐朝时,华夏大和尚鉴真之所以会被日本邀请去日本传教,并不是因为日本没有佛教,而是因为人家想引入先进的佛教管理经验,鉴真东渡之后,的确给日本佛教带来了很多好的东西,但是他老人家并没有长命百岁,而且又后继无人,所以日本佛教没有彻底得到整改。

本来在鉴真去世之后,日本高层为了整改佛教,又曾派人去学华夏学习佛教,但是这次他们却找错了老师。

当时日本派去华夏学习的人,没有接触到纪律严明的佛教宗派,反而接触到了佛教的密宗,佛教的密宗和当时华夏被改良过的佛教不太一样,它是印度本土佛教和当地一些其它宗教结合的产物,因此在戒律等方面和华夏佛教有很大的不同。

不过当时的日本人只看到了密宗大乘佛教的好处,而没有注意到一些细节,所以就匆匆忙忙的把密宗给引入了日本,当时自以为得到了密宗精髓的日本人,最出名的是后来分别开创了天台宗和真言宗的最澄和空海。

这俩人引入密宗之初,就开始大幅削减鉴真带来的繁琐戒律,他俩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佛教入门的门槛,到了后来,也有为想信奉佛教的社会高层提供方便的原因(当时社会高层想入教,但又不想遵守那么多的清规戒律)。

等到这种“宽松”风气开了之后,日本的佛教又开始再次野蛮生长,而此时日本的佛教,又出了一个叫亲鸾的人,亲鸾本来出生于天台宗,后来翅膀硬了之后,又开始自立门户,开创了净土真宗。

他开创的净土真宗,门槛比天台宗更低,而且他还带头破了色戒,并把喝酒、吃肉也彻底放开,因为净土宗的“亲民和开放”,净土宗很快就异军突起,成了日本佛教的中坚力量,并在日后成了社会上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

日本政府一看佛教的势力开始漫溢,就开始强行出手压制,但是效果虽然有,却影响不大,直到日本的明治天皇登台之后,日本高层才想到了一个更好削弱佛教的办法。

公元1872年,明治天皇颁布了震惊佛教界的《肉食妻带解禁令》,按照这条法令规定,日本的所有和尚,都可以像净土宗一样放开戒律,想吃肉就吃,想喝酒就喝,想娶老婆也没问题。

这条法令看似是对佛教变得更加宽容,但它其实直接动摇了佛教的基石。

信仰应该是崇高的,宗教应该是神秘的,如果信仰唾手可得,如果宗教泯然众人,那么佛教还是一个教派吗,它和一种普通职业又有何区别,于是在这条教令之下,佛教的凝聚力还是消散。

(明治天皇当年这么做的目的,还有解放生产力,和剥夺佛教徒超然地位的目的在里面)

所以到了今天,日本的佛教最盛产的不是高僧而是网红,而经过调整的中国佛教,因为严格的遵守戒律,而仍然让人保持着一份尊敬。

严是爱,宽是害,可不只是一句空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