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院(74)鹿城书院

 书柜茶室 2023-04-25 发布于上海

鹿城书院:在郡城东南隅原温州府治东北,今温十中校址。弘治十三年庚申(1500)温州知府邓淮、永嘉县令汪循建,祀温儒从二程者十一人,从晦庵者亦十一人,从南轩者一人,故书院合其师生祀之,以劝学者。弘治十六年癸亥(1503)季春,明成化八年壬辰(1472)状元、掌詹事府事、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长洲吴宽《鹿城书院记》载,“浙水之东,唯温为上郡,非以其物产之美,山川之秀也,特以其地人材之多耳。人材之多者,或以事业闻,或以文章显。在他郡固有之,若其人以义理自守,名教自乐,求乎于内而无待于外,此则所谓道学之士而非人所能及也。盖自宋濂溪周子,默契道体,继孔孟之学于千载之上。一传而为河南程子,四传而为新安朱子,并朱子而生者为广汉张子。

王瓒在《鹿城书院集序》中说:“后期所谓学者,役精斲思,锻炼风物,而自为雄长。稽式揣似,铺饰芝蔓而弛循时好。言与新携,心与道贰,河洛、武夷之实学,荒落湮郁,畴克醒寐而还诸旧轨。”提倡永嘉“实学”与“力行”主张。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郡守卫承芳重建。二十四年丙申(1596),郡守刘芳誉新之。清乾隆二十年乙亥(1755),在浙江学政雷鈜督促下,温州知府俞文漪率众重修,建讲堂,命府学教授王执玉兼长教事,书院规制一新。同年书院重修告竣,浙江学政雷鈜亲自撰写《重修鹿城书院碑记》:东瓯鹿城书院有四贤祠,祀二程子、朱子及南轩张子也。以东瓯贤士多,从四贤游者不忘其渊源,用兴起后学,故列从游诸君子配享之位也。多历年所,兵毁后,仅存数椽,且近朽蠹……与太守俞君、永嘉令崔君,商所以复之。既而,教授王君执玉进曰:邑明经吴国清愿膺是役。而明经林翔鹫、梁春、贤裔、戴翔鹤,咸量力以次之。及期年,木石甓瓦,涂堲丹雘,重造一新,规制加扩,前为祠,后为讲堂,统名“鹿城书院”如旧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