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高校当讲师既体面又轻松,谁给你的错觉?

 学术进修 2023-04-26 发布于河南

不少人都认为,进入高校当老师是一件非常惬意的工作,殊不知,除了需要必要的授课课时之外,科研压力、考评压力、甚至招生压力,都是高校老师需要面对的一道道屏障

高校老师的薪资、待遇都和职称息息相关

高校教职工工资共分三部分:基本工资(包括区域补助、高原补助等)岗位工资业绩(科研业绩、教学业绩和课时费),基本工资普遍都不高,但岗位工资和科研业绩才是工资大头

以西部某双一流高校为例,不少正教授月基本工资4-5千,岗位工资1万多,课时费方面,一门课约有36个课时,单次课时费约100-200元。正教授月基本工资尚且4-5千,讲师更不必说,而且讲师的工资甚至普遍低于博士后

虽然现在不少高校招聘讲师的待遇不错,比如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科研资助经费)、购房补贴、享受副高待遇、年终双薪等等,但他们也面临“非升即走”的考核,考核期满未能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学校将不再续聘

高校老师需要通过什么手段完成逆袭

一位老师的自白

“我在二本做了3年讲师,去年收入是43万左右——两篇二区TOP,拿了一个省部级的项目,学校这边是有配套奖励的,再加一些横向课题、补贴和奖金,差不多是这个数学院里的正教授们可能会比我更高一点,但的确是辛苦钱,大家不要觉得大学老师赚钱有多轻松”

能够年入43万,在地方高校、在讲师阶段不是一件常见的事情,可见他付出的比其他老师高得多。等到“非升即走”的考核一到,如果他不能顺利晋升,按照学校的规定,他的年收入可能会跌到20万以下

如果要晋升到副教授,除了他现在已经申请到的省级项目,按照规定还需要发表四篇一作的论文。

虽然各个高校职称晋升的标准各不相同,但是考核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比如教学工作质量发表论文水平课题研究情况等等。不能忽视学术论文在教师系列职称晋升中的重要性,尤其是晋升教授职称时要求一定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在高校,讲师的出路就是搞科研、发论文、申请课题,努力把职称评上去,提高基本收入。

“职称”的话题在学术圈经久不衰

论文写不出来、课题申请不上,结果就是职称晋升无望,长此以往陷入一个闭环中。

或许并不是写不出来,而是没有时间,如果了解青椒的一天,就知道他们花费在科研的时间少之又少。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但是,除了上课,青椒们每天要处理数不清的杂事,比如开会、上交考核表格、指导学生毕设······被琐碎的杂事干扰,想要多花点时间在科研上,只能望洋兴叹。

如果你想躺平?不存在的!青椒也要生活,每天的开支都需要钱来摆平。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为了科研理想,需要青椒笔耕不辍,到时候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