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国后,毛主席曾多次邀请一位妇女到家中做客,她是什么身份?

 古稀老人赵 2023-04-26 发布于北京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秘密会见了一名老友——著名公共卫生学家张维

二人早在1918年就已结识,并共同领导创立了湖南省学生联合会。

此番毛主席亲自前来会见,张维做好了打算,一定要力所能及的在谈判上为毛主席提供帮助!

文章图片1

可是,这次秘密会谈的内容却令张维始料未及。

毛主席半句不提当前国共谈判中遇到的困境,而是话风一转,出人意料地向他打听一个妇女的下落。

听完主席的问询,张维豁然开朗。

原来这么多年来,毛主席一直不忘寻找这个女人的下落。

张维的眼中泛着泪花,他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用颤抖的声音告诉毛主席:

她目前很好,据我所知人在贵州。

毛主席眼中闪过一丝欣喜的光芒,为了这条线索,他整整找寻了17年!

志同道合两对夫妻

1917年,毛主席领导创办的新民学会迎来了一个新学员,这个来自湖南株洲的15岁少年追求进步思想,目前就读于湖南高等小学,他的积极上进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

文章图片2

翌年,这个少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高等工业学校,并继续追随毛主席的脚步,成为湖南高等工业学校的学生代表,参与到毛主席、张维等人领衔的湖南省学联的筹备工作之中。

很快,这位政治坚定、聪明干练的年轻人在学生运动中崭露头角,毛主席由此深刻地记住了他的名字——罗哲

罗哲作为湖南早期学生运动中的骨干力量,逐渐成长为毛主席的左膀右臂,是毛主席早年十分信赖和器重的一名战友。

1922年,在毛主席的直接影响下,罗哲考入北京国立外交部俄文专修馆(中俄大学),开始潜心研读马列主义著作和研究俄国十月革命之经验。

毛主席对罗哲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从中汲取到宝贵的革命经验,从而助力中国红歌革命的事业发展。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正在北京求学的罗哲振臂高呼,走在了学生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文章图片3

罗哲的性格嫉恶如仇,他果敢追求真理,从不畏缩不前,一向敢作敢为,具有湖南汉子与生俱来的“霸蛮”与担当。

然而,段祺瑞政府却下达了让军警开枪镇压的学生运动的命令,结果不少爱国学生倒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罗哲的脚也被子弹扫中,鲜血迸溅而出。

罗哲强忍疼痛,掩护受伤的同学撤离。

次年,罗哲在请愿活动中再次英勇负伤,大腿被反动势力用砍刀砍伤,但他依旧坚定信仰,毫不退缩。

罗哲的表现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扬,主席多次写信勉励罗哲,并关照他照顾好身体,不能再如此冒险行事。

1926年4月,完成学业的罗哲重回主席身边,与他一道前来的还有他新婚的妻子曹云芳

文章图片4

曹云芳

主席见到二人十分畅快,也将自己的妻子杨开慧介绍给二人。

就此,两对革命夫妻相互结识,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并肩奋斗。

只是当时的他们并不清楚,两对夫妻中,能够看到最终胜利的,却各只剩下其中一个而已。

革命需要流血牺牲,从这两对夫妻的际遇便可见一斑。

罗哲受毛主席邀请,在其创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教员,积极宣扬马列主义思想。

同年夏天,罗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他的妻子曹云芳也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工作之余,罗哲经常旁听毛主席讲课,不断向主席请教理论知识。

渐渐地,罗哲成为主席工作上的得力助手,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毛主席在罗哲的协助下完成调研并撰写而成的。

文章图片5

在这个过程中,主席的言传身教令罗哲受益匪浅,也极大程度提升了罗哲的工作格局。

罗哲牺牲痛失臂膀

好景不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即汪精卫也在武汉推行投敌卖国的政策。

革命形势陡然发生剧变,革命志士成为反动派重点捕杀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罗哲毅然在湖南举起红旗,坚决开展农民运动,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

反动派逐渐听闻罗哲的大名,对他的存在咬牙切齿,多次组织针对罗哲等人的围剿和抓捕活动,但最终行动都以失败收场。

对此,恼羞成怒的反动派只得不断提高对罗哲的悬赏。

毛主席敏锐地意识到罗哲已经身处险境,于是写信指示他偃旗息鼓,暂时到安全的地方避避风头,保存革命火种。

罗哲遂转移到湘潭县的马家河一带躲藏,当地百姓十分钦佩罗哲,纷纷承担起保护罗哲的任务,使他成功逃过了反动派一轮又一轮的搜捕。

党的“八七会议”上,毛主席提出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点赢得一致认可,会议确立了“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文章图片6

毛主席旋即回到湘赣边境,准备发动“秋收起义”。

隐蔽在马家河的罗哲夫妇听闻毛主席到了长沙,立即前往汇合,协助毛主席开展革命工作。

由于深得毛主席的信任,因此罗哲肩负着最为重要的工作:传递情报。

罗哲凭借自己熟知地理的优势,巧妙地在长沙、湘潭、株洲等地迂回,高质量地完成了毛主席交办的重任,为“秋收起义”的成功发动立下汗马功劳。

此后,罗哲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被组织任命为湘潭县委组织部长,专门负责党组织的建设和农民运动的领导工作。

可恰恰是因为罗哲出色的业绩,湖南的反动派处心积虑要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他们知道自己抓不住罗哲,于是便从罗哲身边的人开始下手,不断笼络、腐蚀湘潭县的知情分子。

最终,一个绰号叫作“烂鼻子”的知情人充当了可耻的叛徒。

1928年7月25日,罗哲夫妇在株洲被捕。

文章图片7

反动派欣喜若狂,他们连夜对罗哲展开突击审讯,见罗哲敬酒不吃吃罚酒,就是开始各种酷刑伺候,要求罗哲写信引毛主席现身。

罗哲在狱中被整整折磨了48天,浑身上下体无完肤。

他自知死期将至,痛骂反动派祸国殃民,只求速死。

敌人见罗哲如此决绝,遂判处死刑,并公开处决。

9月11日,罗哲被押赴浏阳门外执行死刑,沿途上罗哲大义凛然,高喊革命口号。

刽子手残忍的将钢刀插入其口中,并反复搅动,罗哲口吐鲜血,依旧骂不绝口,最终慨然赴死,年仅26岁。

原本罗哲的妻子曹云芳也是要一并处决的,但是此时曹云芳怀有身孕,故而被判处监禁,没有立即执行死刑。

曹云芳在狱中为罗哲诞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可惜两个孩子一出生便永远失去了英雄的父亲。

千里寻觅柳暗花明

1930年,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周旋,曹云芳和两个孩子终于被组织从狱中秘密救了出来。

作为烈士遗孀,曹云芳原本应当得到组织上的特殊关心和照顾,可是意外再次发生。

周总理直接领导的中央特科,将曹云芳母女三人秘密接到了上海,并安排了住所,让她们三人得以安顿下来。

文章图片8

周总理

可彼时的上海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蒋介石的特务爪牙遍布上海的大街小巷,曹云芳母女每日都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1931年4月下旬,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叛变革命,革命事业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打击,整个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几乎被连根拔起,就连周总理本人都差点被特务抓获。

在这种情况下,曹云芳母女彻底与组织断了联系。

她意识到继续待在上海只有坐以待毙,于是隐姓埋名带着两个女儿扮作难民一路辗转,最终到达贵州的贵阳。

流落到贵阳的母女三人饥寒交迫,身无分文。

可是一路走来,曹云芳想尽办法也联系不上党组织,为了生活她不得不在贵阳安家,并重新组建了家庭。

与此同时,毛主席也在想尽办法寻找罗哲夫妇的下落。

毛主席只是知道罗哲夫妇被捕了,但是由于国民党当局对革命根据地实行全方位的封锁,因此罗哲的死讯始终没有传到主席耳中。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达成第二次合作时,主席在惊闻噩耗,得知罗哲已经于1928年在长沙英勇就义的壮举。

可是情报只告知了罗哲的归宿,却没有其遗孀曹云芳母女的下落。

悲痛不已的毛主席决心继续寻找曹云芳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定要给罗哲烈士一个交代。

文章图片9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见到了老朋友张维,他想到张维同样认识罗哲夫妇,于是便秘密会见张维,向他打听曹云芳的下落。

凑巧的是曹云芳当年抵达贵阳后曾写信向张维求助,因此张维大致了解到曹云芳的下落。

这下毛主席有了大致的方向。

正当主席准备派专人前往贵州寻访之际,蒋介石发动了内战。

主席的精力一时难以分担,这件事就此被搁置了下来。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主席再次想起这件事。

当年11月贵州省解放,主席立马给二野五兵团带话,让解放军战士帮忙留意查访当地是否有一个名叫曹云芳的妇女。

但是曹云芳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一直隐姓埋名,因此解放军始终没有找到这么一个人。

直到1956年7月,曹云芳意外得知毛主席派人在找自己,于是立马提笔给主席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离开上海后遭遇和近况一一向毛主席作了说明。

就这样,远在中南海的毛主席收到来信后万分欣喜。

文章图片10

主席立即给曹云芳回信,并介绍了自己的近况。

信的末尾,毛主席向这位女战友发出了诚挚邀请,请她到北京来见面,共叙革命情谊。

更令曹云芳感动的是,毛主席随信附上了自掏腰包的300元钱,以及亲笔题写的“罗哲烈士之墓”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委托其替罗哲翻修烈士陵墓。

革命友谊历久弥新

1958年夏天,毛主席难得有一段清闲的时光,他立即拿起电话多次联系贵州省委,让他们派出专人诚挚邀请曹云芳来京,与毛主席相见。曹云芳起初感到十分为难。

虽然她与毛主席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但是自从与组织失去联系后,她便自认为没有再为革命事业做出贡献,因此贸然去见毛主席,觉得十分过意不去。

主席得知原委后再三向曹云芳发出诚挚邀请。

最终,曹云芳感受到了主席的热情,便于当年8月,带着自己的外孙女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毛主席得知老战友抵达京,十分欣喜。他亲自安排曹云芳一行人住在中南海直属机构招待所内。

更令曹云芳感动的是,毛主席此番破例在家中设宴招待了这位老朋友,要知道主席向来只是在中南海的餐厅招待来宾,极其难得会在家中设宴。

文章图片11

从这一举动就可以看出,主席对罗哲的无限怀念以及对见到曹云芳时的欣慰之情。

为了营造宾至如归的感觉,主席还特地找到厨师长制定了菜谱,把记忆中曹云芳爱吃的几道菜都搬到了餐桌上。

曹云芳感受到了主席的用心,也体会到了回家的温暖。

二人共同回忆起当年的革命时光,一说到杨开慧烈士和罗哲烈士,二人更是一番伤感,相互安慰。

这种特殊的革命友谊是常人难以体会的,曹云芳的到来也给予了毛主席不少的宽慰。

深知毛主席公务繁忙的曹云芳本打算见一面就回贵州,但是毛主席十分感念罗哲,一定要好好宽待曹云芳,就这样曹云芳在中南海一下子成了长住,足足住了有25天。

离别前,毛主席主动邀请曹云芳合影留念,并塞给她一个信封。

文章图片12

曹云芳回到贵州后打开一看,里面有300元钱和一封信。

主席在信中表明这些钱是私人赞助,供孩子读书开销。

今后曹云芳凡是遇到难处,都可以找毛主席商量解决。曹云芳对主席的关心充满了感激。

短短两年后,自然灾害不期而至,中国百姓再次陷入一场“浩劫”之中。

毛主席再次想起曹云芳的处境,担心老战友的境遇,遂再次邀请曹云芳进京。

这一次,曹云芳带上了与现任丈夫生育的儿子梅昆生再次拜访了毛主席,此次进京由贵州省委干部李正中同志陪同。

主席再次拨冗设下家宴款待曹云芳母子二人,并通过李正中同志了解到了贵州省在自然灾害中的具体情况。

吃饭时,大家都注意到了只有毛主席碗中是糙米饭,而其他三人碗中都是白米饭。

李正中赶紧要和主席交换饭碗,却被主席乐呵呵地拒绝了:

哪里有让客人吃糙米饭的道理,我是吃惯了糙米饭,早就习惯了。

一代伟人艰苦朴素的作风令李正中同志终身难忘。

这一次,主席两度在家宴请曹云芳,并抚摸着梅昆生的脑袋,打趣说道:

我的一个儿子在战场上牺牲了,不如让这小子当我的儿子吧?

不料曹云芳却回答说:

那可不行,我也只有这一个儿子呀。

二人相视大笑,主席极为开怀。

曹云芳实在不忍心打搅主席工作,多次提出辞行,主席一再挽留,母子二人再次长住了一段时间。

临别前,主席又叫来了摄影师,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文章图片13

只是令曹云芳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别就成了她和主席之间的永别。

此后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主席工作日益繁忙,身体也每况愈下,再也没有精力与这位远在贵州的老战友见面。

1976年9月9日这一天,毛主席在北京逝世,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消息传到贵州,曹云芳悲痛万分,她捧着与主席的两张合影泣不成声。

文章图片14

罗哲烈士墓

她来到罗哲烈士的墓前,把这个悲伤的消息告诉了罗哲,并深情说道:

现在,你又可以追随那位永远的导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