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的“隐形暴力”正在摧残孩子,孩子叛逆的根源就在这里

 太行森林 2023-04-26 发布于河北

孩子的任何一个表现,都是父母的教育水准的体现,别让不经意地养育对孩子造成伤害,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百家讲坛》赵玉平老师分享过一个案例。

妈妈问儿子:写完作业了吗?

孩子听完瞬间爆炸:问什么问?再问我就不写了,以后少管我!

说完就摔门回了房间。

妈妈当时不知道儿子脾气的来源。

后来,赵玉平老师在与孩子沟通后才了解到:

妈妈经常问孩子作业写完了没有。

如果孩子回答“写完了”,妈妈就会说:写完了怎么还不去预习下节课的知识?不说难道就不知道?

如果孩子回答“没写完”,妈妈又会说:没写完还不赶紧去写?等着我替你写呢?

无论孩子怎么回答,妈妈都有理由对他不满意。

看起来,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妈妈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

这也说明让孩子有脾气的并不是其他,而是让不断让孩子“厌烦”的父母。

有心理专家说过:孩子的任何一个表现,都是父母的教育水准的体现。

很多时候,青春期孩子暴露出的任性、叛逆,都能从他的家庭教育窥见端倪。

其实,90%的父母都“擅长”对孩子“隐形暴力”,看似无意之中,却伤孩子最深。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01

父母“问得”越多,孩子越反感

豆瓣上有一个话题:你们会反感父母事无巨细地问你们吗?

一位叫“想要栗子头”的网友说:我非常反感父母事无巨细地问我。

从小到大,我出门我妈都会问我“去哪里、跟谁、做什么”。

回来晚了以后又是一连串发问:“你去哪了、去干什么了、为什么这么晚?”

就好像我的行踪一定要牢牢掌握在他们手里。

所以,有时候我宁愿一个人闲逛也不想呆在家里。

甚至,为了躲避他们的追问,我故意很晚回家,一定要气一气他们,心里才舒服。

看吧!孩子的叛逆不是没有缘由。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喜欢“问”孩子:表达的是关心,担心的是安危。

但是听在孩子的耳朵里,就成了控制和监督,所以父母越问孩子越反感。

每个孩子都渴望独立的人格和空间,面对父母狂轰滥炸般的问题,孩子内心都很抗拒,所以才会用“我不知道”或者“你烦不烦啊”,来堵住父母的嘴。

从心理学上来说,父母提问得越多,对孩子“不信任”的成分就越多。

一旦父母的关心变成了“提问句”,孩子会因此没有价值感,就容易变得叛逆。

李玫瑾指出: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跟父母说实话,主要的原因就是父母不信任孩子。

她曾讲过一个场景:

当孩子结交行为表现不太好的朋友的时候,父母可能会直接训斥孩子:“你为什么要和他来往?这孩子一看就不行!”

当父母武断地指责孩子的时候,孩子不仅不听话,反而可能悄悄地跟这些朋友来往,再也不让父母知道。

父母“问”孩子的背后,是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怀疑,孩子一旦感觉不被信任,以后就不愿意与父母说实话了。

这样的心理一旦滋生,孩子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因为不耐烦而对父母发脾气。

美国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出“正面管教工具卡”,其中一条就是“赋予孩子自主权”。

每个孩子都拥有他独立的权力,所以父母要逐渐从事事包办的角色退出。

放手让孩子独行,学会让孩子独处,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

只有你相信孩子“能做好他自己的事”,才能让孩子从内心去“服从”你。

02

父母的“命令”越多,孩子“攻击性”越强

天底下90%的父母教育孩子,都是从命令孩子开始的:

说不行就不行!

照我说的去做,没有为什么!

快点吃,吃完了去洗澡!

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

这耳熟能详的话,看似在教育孩子,实际上是父母仗着权威迫使孩子屈服和听话。

此时父母的心态:孩子是我生的,我可以任意支配和操控。

然而,它给孩子带来的是人格上的忽视。

心理学家分析,当一个人听到“命令”后,只有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因为命令有强迫的意愿,没有一个人是心甘情愿去服从的。

长期被迫只能听取父母命令的孩子,不仅会丧失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能会在长期的精神压迫下让叛逆爆发得更严重。

前不久,一个朋友愁眉苦脸地对我说:现在我说什么,我女儿都不听。

女儿马上念高中了,她想让女儿去实验学校,这孩子非要去什么私立学校,她一说这件事女儿就朝她发很大的火。

因为这件事,他们母女两人大吵一架。

女儿不仅把她送的乐高摔得稀烂,还指着她的鼻子说“以后不要管我”。

就因为这件事,女儿躲到她外婆家,两周都没有和她说一句话。

朋友的话,让我想起了前两年他们母女相处的样子。

那时她特别喜欢命令女儿:

“我不是让你去看书么,赶紧给我去!”

“你给我放下,我让你玩手机了吗?

当时只看见她的女儿不情不愿地听从她,也没怎么反抗。

没想到现在这孩子“触底反弹”了。

孩子一旦被父母命令掌控,内心就一直处于压抑之中,当内心那种叛逆完全爆发之后,更容易“攻击”父母。

“命令”的背后隐含着对孩子内心的无视,当这样的方式多了,就会让孩子采取“隐形攻击”的行为与父母对抗。

形成了“你越说,我越不听”的逆向思维。

就比如说:

你让我这样做,我偏要那样做;你嫌弃我磨蹭,我偏要慢腾腾……

父母越命令,孩子越不听;父母说得越多,孩子做得越少。

在《被讨厌的勇气》 一书中写道: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是“横向关系”。

孩子再小,也应该被尊重和重视,而不是父母的随意控制。

父母与孩子相处,就要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才能让孩子“听话”。

03

父母贴的“标签”越多,孩子越对着干

知乎上有位网友说:

一次去游乐园玩,6岁的男孩胆子特别小,不敢和同龄的小朋友玩。

妈妈在旁边一直让他去找伙伴玩,说了很久他才有了行动。

没想到他一过去,就有两个小朋友朝他喊“怪兽来了,怪兽来了”。

这一喊把男孩吓得又缩回妈妈身边去了。

这时候妈妈说:你怎么胆子这么小,他们逗你玩呢?

这看似只是一句评价孩子的话,却让孩子有一种“被暴力”的感觉。

后来无论妈妈怎么劝,男孩就是不愿意去了。

很显然,男孩经常被贴上“胆子小”的标签。

在亲子沟通中,我们听说过“语言暴力”,它包含挖苦、讽刺、否定,但是很多父母忽略了一点,给孩子“贴标签”也是一种暴力行为。

尤其是父母说的:胆子小、磨蹭、爱哭鬼等等,这些带着负面评论的话,不仅让孩子内心抗拒,更让孩子畏惧和反感。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

“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大人不经意间给孩子贴上的标签,会内化成为了孩子对自己的“定义”,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士兵做了如下实验:

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信,并附上自己在前线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

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

“标签”不仅是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也是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

正面的“标签”会让孩子的自我管理朝着正面走向,如果是负面的,孩子就会朝负面走去。

那些被父母评价“不听话”的孩子,会变得“更不听话”;而“内向”的孩子也会变得更不喜欢和人打交道。

“标签”一旦被贴在孩子身上,撕掉就很难!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欣赏和被鼓励,父母一句肯定的语言就能激起孩子无尽的潜力。

我们可以评价孩子,但是要饱含鼓励地去评价孩子。

比如:

我们家孩子学习很努力,这学期进步不少。

这孩子很勤快,经常帮我做家务。

孩子会体贴人了,知道给我捶背了。

我们要不断去肯定孩子的能力,使孩子向自己的长处不断努力,它不仅是激励,也是给孩子的爱。

04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说:

孩子终将活成我们嘴里描述的样子。

是啊,我们经常随意揣测孩子,“恶意”地控制孩子,自以为弄懂了孩子,实际上却只是在“带偏”他。

孩子虽然有叛逆期,但是它只是孩子在被忽视、被控制和不被接纳下的一种“呐喊”。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接纳和在乎,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自以为是。

作为父母,我们要用耐心和细心,温柔和鼓励去为孩子打造一个自主、自由和正能量的成长环境,与大家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