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百病生!”中医的这句话,清楚地讲了脾虚为什么可怕。脾胃负责生化全身气血,是身体的能量来源。脾虚则身体各部分能量不足,时间一长,健康拖成亚健康,亚健康恶化出各种问题。更麻烦的是,脾虚很隐蔽,就像植物烂根,悄悄地发生,拖一拖就各种慢性病缠身。听起来很可怕,但脾虚发展的进程特别长,有很多可以挽回的时间。我们先把脾虚的不同阶段都讲清楚,同时分享一个在家就可以做的调理方,脾虚的朋友看完一定有用。一、全身营养不足:容易头晕、身体乏力、肌肤萎黄这时脾虚比较轻微,如同植物根烂了一点,叶子开始发黄,有些枝条慢慢枯死。6.反应慢,接受新事物和处理复杂的事情比以前吃力;7.脾难以运化身体水湿,身上湿气重,头发油腻,全身虚胖;大家可能都听过《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这一步的程度属于“疾在腠理”,问题较浅,是最佳调理窗口。不调理,到了严重脾虚,身体被拖垮了,难调理不说,身体还受罪。二、身体拖垮:胃口变差、身体怕冷、体弱多病脾虚时间一长,共同负责消化的胃最先拖垮,身体的能量运化开始出问题,各个部分的问题也开始逐步显现,如同植物烂根发展到一定程度,叶子大片的枯黄,大量枝条开始枯死,整个植株呈现病态的衰败,2.气血亏虚,身子怕冷,夏天怕吹空调,冬天脚捂不热;3.气虚严重,病恹恹的,天热爱中暑,天冷易风寒感冒;到这一步,脾虚程度就到了《扁鹊见蔡桓公》中讲的“疾在肠胃”,身体日渐衰败,已经非常危险,但调理还来得及,能恢复健康。如果放任拖延,就可能百病缠身,很多慢性病甚至会终生不愈。三、百病缠身:慢性病久治不愈,身体每况愈下脾虚发展到后期,身体免疫失去濡养难以抵抗各种疾病,各个器官也被拖垮,很多难以治愈的慢性病将不停地消耗人的生命力,如同植物烂根到最后,抵抗力减弱,花叶腐烂生虫,躯干枯萎干死,很难恢复到健康状态。1.消化系统崩了:吃不下饭,胃胀严重,腹泻反复发作;5.多系统被拖垮,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找上门,慢性病开始滋生,甚至逐渐恶化发展出癌症。到了这里,脾虚程度已经是《扁鹊见蔡桓公》中的“疾在骨髓”,很多慢性的问题只能缓解进程,要彻底调理好,已经是“无奈何也”。但身体不舒服,什么时候调理都不算晚,可以很好地提升生活质量。继续拖下去,后果真的就难以挽回了。脾虚了怎么调理呢?脾虚以后,脾胃已经非常虚弱,调补需要特别注意:西药大多是寒性的,吃了解决了一时问题,但容易伤脾胃,不利于长期调养;补品又太猛烈,而虚弱的脾胃就像一个小气球,经不起不断地吹气,即虚不受补;所以,脾胃虚弱的人,适合平补,食疗方非常合适。 八珍糕是明朝御方,因为调理脾胃很好用,在清朝也沿用了。在清朝文献《西太后脉案》中记载,慈禧太后因为吃了太多油腻,不想吃饭,肚子胀不舒服,拉肚子和精神不好。太医李德生认为是饮食不节伤了脾胃,就开了“健脾糕”给慈禧吃。结果没几天,慈禧的胃口就好了、肚子也不胀了,身体和精神都很好。她觉得“健脾糕”很不错,还给它赐名“八珍糕”。所以,现在很多地方也把八珍糕叫“清宫八珍糕”。为什么是八珍呢?这是说它有八种主材:山楂、薏米、莲子、麦芽、茯苓、芡实、白扁豆和山药。这些材料有药食同源的,既可以当食物吃,也有调补身体的效果。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罗大伦在央视的《百家讲坛》中讲过八珍糕,认为它调理脾胃很好。北京电视台的一档养生节目中,专家也夸八珍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
 山楂是可消食化积,常用于吃太多肥腻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还能开脾健胃;麦芽效果类似山楂,也能消食,对脾虚食少、腹部胀满很有作用;茯苓和薏米都能祛脾湿,提升脾阳,消除湿气给身体带来的黏腻不爽;白扁豆健脾胃,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还能化痰消湿;芡实健脾除湿,常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长期腹泻;山药平补脾胃,善补各种虚劳;莲子补脾益肾、养心安神。1.八种材料各取50克,打成细粉。为了保持糕点的口感,可打得细一些,如果颗粒较大,可以筛出细粉备用;2.加入200克大米粉。如果想软糯一些,还可以加入一些糯米粉。3.加入蜂蜜和温水,把面和匀;4.家里有模具可以压成饼,没有的也可以做成丸子;5.上锅蒸熟。 成人每天3~5块(丸),儿童2~3块(丸),孕妇不能吃。因为食补是从根基慢慢调补,需要长期吃,30天左右会有较好效果。说了这么多,还想提醒大家,脾虚带来的问题,体现在一个慢字,很有隐蔽性。很多人一开始没有注意,有了小问题又一拖再拖,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