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之:捅破投资的窗户纸

 HZAAAAAAA 2023-04-26 发布于广东
《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之:捅破投资的窗户纸

  一、投资、投机与赌博

  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格雷厄姆这样解释:

  “投资者和投机者之间最现实的区别,在于他们对待股市的态度。

  投机者的主要兴趣在于预测市场波动,并从中获利;

  投资者的主要兴趣在于按合适的价格购买并持有合适的证券。“

  所以,对投资者来说成功的关键是理解资产价值和衡量的某种普适规律,

  而对投机者而言则需要敏感于各种变化和转换中稍纵即逝的机会。

  但这两者要想做好的要求却有不少相似之处:

  耐心、善于控制情绪、扎实的专业知识、严密的交易规划等。

  严格来讲,投资与投机存在重合的部分。

  除了投资和投机之外,另一种参与者的行为是赌博。

  赌博是一种非常'纯粹“的活动,就是幻想着一个傻瓜从自己的手里接过股票的接力棒。

  更不幸的是,很多在进行着赌博行为的股民都或多或少地以为自己在投资或者投机。

  以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来看,在股市中会有成功的投机者,必然存在更多成功的投资者,但没有成功的赌徒。

《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之:捅破投资的窗户纸

 二、易学难精的价值投资

  股市中亏损的那7成人其实都是聪明人。

  盈利的少数分子看上去倒常常像个傻瓜。

  价值投资不但要经过大量的学习,而且整个投资过程是索然无味甚至艰辛的。

  财务数字、经营状况等让人乏味,远远比不上股民间一个个爆炸性的内幕消息或者对技术指标的神秘挖掘来得刺激和吸引人。

《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之:捅破投资的窗户纸

  三、不可动摇的基石

  一切表象的背后,其实所有的价值投资者都遵循着以下几个不可动摇的原则。

  1、从企业经营视角看投资:这是与其他方法最为本质的一个区别。

  2、谨守安全边际原则。安全边际的思维模式是区别于所有赌博行为的最明显的标志

  3、确定自己的能力边界。

  4、了解“市场先生

  5、建立有效的自控能力

  在这五大行为基石中,从企业经营视角看投资是一切的起源,建立并识别自己的能力圈是最重要的依靠,在这两条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了“市场先生'的脾气,才可能做到让每一笔投资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而这一切能否持续,完全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自控能力。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曾经说过,一根火柴不够一毛钱,一栋房子价值数百万,但一根火柴可以烧毁一栋房子。

  那么投资中的这“一根火柴”是什么呢?我想,如果把上述这几个投资的最根本原则倒过来做,恐怕就是那根最容易烧毁财富大厦的火柴了。

《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之:捅破投资的窗户纸

 1、从企业视角看投资

  罗伯特・G.哈格斯特朗在《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组合:集中投资策略》一书中,曾试图找到股价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到底呈现怎样的紧密程度。他以1200家公司作为样本,并将经营结果与股价走向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是:

  ·他们发现当持有股票3年时,企业收入和股价的相关程度在0.3左右;

  ·延长到18年持股期,收入和股价的关系就稳定在0.688以上。

  2、谨守安全边际

  一般认为安全边际主要指为了弥补某些投资中必然包含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需要由股价给出足够的风险补偿后才能买入。

  安全边际的第一个层次是投资组合。

  投资组合到底该多分散是一个度,个人投资者而言,5只左右为宜,不要少于3只也不

  要超过10只。

  安全边际的第二个层次是价格。

  10克黄金500元非常便宜

  但10克黄铜这个价位就太离谱。

  安全边际的第三个层次是避免价值毁灭的对象。

  比如100克黄金是泡在(或者有泡入的危险)硝基盐酸(俗称王水)当中,这时任何看似便宜的报价都可能会打水漂。

  有些企业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看似异常便宜的股价(甚至公司的净现金都高于公司的市值),但如果这个公司依然处于经营局面的扩大性恶化趋势中(比如公司并不将现金分红而是投入到根本不可能产生回报的项目里),那么静态来看非常便宜的价格也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之:捅破投资的窗户纸

 3、确定自己的能力圈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苏格拉底说:“知道自己无知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

  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人生幸福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什么事情是属于我们能力之内的事情,什么事情不是。”

  可见,正确地认识自己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那么到底如何确定能力圈呢?

  我想需要考虑自我认知和投资对象认知两个方面:

  a、自我认知方面

  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自己最大的弱点是什么,是构建投资能力圈的前提

  但需要注意的是,知识的扩张并不必然导致能力圏的扩张,

  b、对象认知方面

能较清晰地看到对象所属的行业在中长期的发展演变,理解影响行业格局演变和形成的几个关键性因素

  对于投资对象的竞争优势有着超越市场普遍水准的深刻认识,能简单地回答为什么最终它能胜出'

  对于这笔投资最核心的原因及最大的风险了然于胸,在获胜的概率和赔率上已经有满意的估算结果

  研究的深度远比广度重要。强调广度的研究更不适合个人投资者。当然在投资的初期阶段广泛的尝试不同的领域是必要的,

《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之:捅破投资的窗户纸

 4、 了解“市场先生”

  市场先生对我们有用的是他口袋中的报价,而不是他的智慧,

  但是如果你完全被他控制后果将不堪设想。”

  5、有效的自控能力

  这一点就主要体现出投资者的软实力。

  聪明人在股市中并不一定占有优势。

  牛顿在当时炙手可热的海南公司股票上却做了并不明智的选择

  对于绝大多数的骗局来说,是否让人上当往往并不取决于骗子们的技巧有多高明.而是取决于我们内心深处某个未获得实现的欲望有多强烈。

  骗子只是根火柴,深层次潜藏的欲望和诉求才是一大堆的干稻草,而理性是这两者之间唯一的防火墙。

  股市让人失去理智的道理与之很相似,

  所以自我的情绪控制其实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理性'。

  要想成为在股市中最终胜出的那10%,就必须跳出情绪的旋涡,把持住自己的理性。

  当然,情绪管理能力与投资者的学识有一定的关系,试想一个完全不懂投资为何物,也从没明白正确的投资该秉持怎样的原则,更没想通最终是如何获利的人又怎么可能理性得起来呢?

  但除此之外,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善于自我控制的投资者确实具有某种“不可学习”的因素,这可能既与天生的性格有关,也与后天长期养成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有关。

如果确实性格上就是缺乏这种自控力怎么办呢?

我想,唯一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离市场远点儿吧。

《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之:捅破投资的窗户纸

四、把预测留给神仙

在价值投资领域中其实也存在不同的风格,著名的投资大师们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倾向性也有明显的差异。

但几乎所有的投资大师们都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忠告:

第一,不要预测市场;

第二,不要频繁交易。

预测市场和频繁交易,基本上是普通股民的最典型特征。

甚至可以这样说,只要能避免这两种愚蠢的行为,长期来看就有希望战胜大多数人了。

我一直搞不懂,是什么给了预测市场者这么好的自我感觉?

价值投资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就是对有特定性格特征和价值观的人的一种奖励。

能否进入投资的这道大门,其实就取决于能否突破那层'窗户纸儿”。

有的人一秒就迈过去了,有的人却一辈子也无法冲过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