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民党第十三兵团司令官李弥被歼(二)

 兰州家长 2023-04-27 发布于甘肃

国民党第十三兵团第八军第一二五团长,第八军少将参谋长袁建飞回忆:

十一月二十二日邱、李两兵团解围失败,黄百韬兵团全部被歼后,解放军为歼灭黄维兵团急速向津浦线宿县附近地区集中,并为阻击“剿总”主力进行新的部署。此时“剿总”为了打通津浦路并与黄维兵团会师,以孙元良、邱清泉两兵团南下,企图利用外线作战的有利态势,与黄维兵团南北夹击,合歼当面解放军的主力于宿县附近地区。

可是由于国民党军内部矛盾重重,互相观望,特别是通过徐东作战的教训,慑于解放军的强大威力,各兵团都不肯作真面目的进攻。据邱兵团参谋长李汉萍事后说,当时邱兵团对“剿总”这一任务,仅派邓军林率第九十六师去应付一番,就是由于邱清泉害怕其主力再度受损失之故。在这种情势下,“剿总”的“南北夹击”计划终于破产,而徐州各军也从此陷于孤立被动之势。杜聿明最后不得不采取“放弃徐州率部西逃”一策,企图转移兵力于蒙城淮河之线,争取主动作战,避免被歼命运。

此时徐州已完全陷于混乱状态中。尽管国民党军政当局为掩饰败绩,自欺欺人,鸣放鞭炮,扮演所谓“庆祝徐东大捷”的游行闹剧,报刊还虚构新闻印发“号外”,但“黄百韬被击毙了”、“七兵团全军覆灭了”、“津浦线被切断了”……一连串惊人的消息,却不胫而走,到处风传。刘峙眼见大事不好,匆匆溜到蚌埠遥控指挥。李弥兵团则集中在徐州城隅,担任徐州守备任务。此时态势如下:

兵团及第八军军部及支属部队,位于第二十四师后方医院内及其附近地区。第八军第一七O师位于云龙山,第二三七师位于新飞机场,第四十二师位于大庙附近地区。第九军军部位于城内“伤兵招待所”,第一六六师位于老飞机场,第二五三师位于东城边,第三师位于九里山以西,通往萧县的公路附近。此时归兵团指挥,而后编入建制的司元恺第三十九师,担任九里山的守备。

十一月二十九日晚,李弥在兵团部召集所属各军、师长、参谋长开作战会议,传达了蒋介石放弃徐州的意图以及杜聿明部署向永城方向转移的命令要旨:

(一)“剿总”于十二月一日开始从徐州向永城方向撤退。

(二)总部及其直属部队、第二兵团沿萧永公路向永城方向撤退;第十六兵团及第十三兵团沿萧永公路以北地区向薛家湖方向撤退。

(三)在行动前,先遣第十三兵团的一个师占领萧县附近阵地,掩护徐州军主力通过后归建。

李弥并据此下达了有关第十三兵团的行动命令,概要如下:

(一)兵团基于“剿总”命令,决心于十二月一日以两个纵队在第十六兵团之后沿红庙以北王白楼、薛家湖之线,向薛家湖方向撤退;

(二)兵团主力(兵团部及其直属部队,第八军主力及总部配属的兵团、工兵团等)为左纵队,沿红庙以北向王白楼、薛家湖方向撤退;

(三)第九军之一部及独立旅为右纵队,由第九军副军长李草宣统-指挥,在兵团主力纵队行进路线的以北地区向薛家湖方向撤退;

(四)在兵团行动前,第九军以一部(第三师两个团,第一六六师两个团)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先行占领萧县附近阵地,掩护徐州主力军及本兵团主力通过后,沿兵团主力纵队的行进路线归建;

(五)配属兵团的战车及其他汽车车辆部队沿萧永公路前进;

(六)有关补给事项的规定:各部队携带粮秣给养四日,弹药带一个基数,汽车满载。凡携带不了的粮弹器材装备物资等,一律予以破坏。

李弥要求各军以迅速脱离和解放军的接触为首要着眼点,不应受徐州主力行动的牵制和影响。要求三天之内越过解放军的先头部队,第一步到达薛家湖。因此必须轻装快行。李弥还向李荩宣说:“不要携带无线电。机动灵活地紧随第十六兵团之后行动,一有情况就向第十六兵团靠拢。如有可能,无须顾及行军序列,可以超越该兵团。”后来李荩宣果然率部最先到达了薛家湖。而兵团副司令官陈冰、第二三七师师长孙进贤也率一部分部队很快地到达了同一地点。

此外,李弥在会议上还口头宣布了一批团长以上的主要人事命令,如升调第九军的团长陈志刚、刘君立和第八军的团长伍子敬等人为副师长,还有其他一些人随之递升团长。

十一月三十日,徐州国民党军开始撤退。城内城外,火光浓烟冲天,爆炸响声不绝。各部队除根据李弥命令完成了逃跑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之外,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破坏活动:

(一)破坏弹粮仓库:三十日晨,我指挥军部军械科长马剑生率部将军部所在地(徐州军医院内)的弹粮仓库保存的步枪弹数十万发和不少的追击炮弹,埋在院内空地下面。粮食(面粉)除由军部汽车装一部分外,余均弃置于院内,估计所毁不下十万斤。

(二)破坏器材仓库:随第八军行动的装甲兵第一团,原驻在军部对面徐海公路南侧的营房内。西逃时曾将携带不了的器材装备烧毁一空,估计所毁当在一二十吨以上。

(三)破坏火车:周开成直接命令某直属队(可能是工兵营)对徐州东沿的机车车辆予以破坏(我西逃经过车站时曾目睹此事)。此外,兵团部、军部所在地的医院,收容有重伤病兵百余,院方人员早已逃走,所遗伤兵无医无食,断炊经日。李弥、周开成和我在三十日西
逃前曾到过病院看望,目睹此状,只好弃置不顾。

李弥于十一月三十日下午二时许从徐州乘车西逃。我和军长周开成、副参谋长田兴翔及视察官龚厚斋率必要人员在黄昏时分开始行动。当晚宿红庙附近。次日下午三时左右,估计已离徐州近百里。这时李弥对我们说:“危险区还没有过,还要走一天,过了薛家湖才能出险到安全界。”他在途中还说:“不要同他们(指杜、邱)主力兵团黏在一起。兵团越大越不易行动,黏着主力兵团,一有情况大家就会牵连着走不了。”所以西逃两天来,李弥带着部队一股劲儿地走,一直不同杜聿明联络。他曾对李荩宣说:“如果他们(指杜、邱等)没冲出去,我们冲出去了,那我们就成功了。”太阳偏西,我们到达王白楼以东、孟集以北十余里处的某村时,无意中在地面上发现了一根电话线,不知是哪儿来的。

李弥叫通信营赵排长接上电话机,接通后发现地面电话线是总部敷设的,可直达杜聿明,李只好同杜通话。杜首先责备李从徐州撤退的两天来,未和总部联络,以致对第十三兵团的情况完全不了解。李带笑支吾了一阵,说是途中曾用无线电联络,没联络上。杜又说李没有遵照他的书面命令行动,李答从未收到此项命令。原来命令交给兵团参谋长吴家钰,此时吴尚在萧县第九军军部,故李不知。

最后杜指示李弥:“部队暂在前面不远的地区宿营待命。总统(指蒋介石)空投了命令,另有新的指示,着急派人到总部指挥所受领书面命令。”李当即派我到总部受命。当日黄昏时候,我随着孙元良的车去“剿总”指挥所受命。到达指挥所后见办公室内只有杜聿明和他的参谋长舒适存及第三处处长邓锡洸三个人。杜聿明向我传达了蒋介石的命令要旨,就我记忆所及,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据空军侦察报告,集中在宿县、夹沟、濉溪口间的共军主力首先南下,后又北向,似有“逃窜”模样;

(二)北上兵团已兼程前进中;

(三)命令杜聿明所部应就地停止西撤,乘共军分离之际,寻其主力击破而歼灭之。

等到晚上八点多钟,杜聿明还是下不了决心,最后打电话找邱清泉来商量。邱素来骄傲狂妄,他一来就大言不惭地说,他可以“包打”。“剿总”所部是以邱兵团为主力的,也是杜的基本力量。杜对邱不免有几分迁就,生怕同他闹翻。更重要的是,如不改逃求战,就会遭到蒋介石的责骂和处分。晚九时许,杜终于下定决心,就地停止待命,准备同解放军作战,并令第十三兵团在王白楼附近待命。

十二月三日,李兵团主力于王白楼附近地区待命。此时第二三七师师长孙进贤、第九军副军长李荩宣、兵团副司令官陈冰等人已率一部抵薛家湖,李弥令其于明日回到李石林附近。在萧县担任掩护撤退任务的第九军一部正在归建途中,其先头部队第四十二师(欠第一二四团,附第七O九团)、第三师第九团已于三日晚进抵张寿楼、张小阁子附近地区。在同兵团部取得有线联络后,周开成和我曾同第四十二师通过电话。但次日拂晓,第四十二师突破解放军包围。师长石建中原拟于四日晚冲击,而李弥则坚令其于四日白昼突围。当时李弥对情况的判断是:

(一)在火力上,国民党军有优势的战车、炮兵、空军的协同作战,足以压制解放军以掩护第四十二师突围,如延至晚上突围,则难以发挥战车、炮兵、空军协同火力的掩护作用。

(二)在时间上,该师被围不久,解放军的工事,火力配备较为薄弱,易于突破。如延至晚上解放军的工事将得到加强并能发挥其夜战的长处,于我不利。

(三)在指挥官的意图上,李弥基于新的情况和任务,为准备进行新的会战,要求迅速掌握部队力量,该师白昼突围是必要的。为此,李决心令该师白昼突围。

李弥根据以上判断作出如下部署:

(一)令军长开成和我以无线电话命令第四十二师师长石建中预完成白昼突围的各项准备事宜,候令突围实施;

(二)由副司令官赵季平通知空军届时派飞机掩护,并以装甲兵团一个营参加战斗;

(三)李弥、周开成指挥榴弹炮以火力支援突围战斗;

(四)地面部队的掩护,着萧县归建已达张小阁子的第三师第九团及已撤到×村之第二三七师第七一○团,分别于突围地区的正面之北、南两翼侧以火力掩护第四十二师突围。

该师突围准备工作完成及兵团部方面支援突围的兵力、火力组织就绪后,李弥令该师于下午二时开始突围。国民党军战车不敢冲击解放军,只是远离包围圈作火力支援。空军配合更差,投弹数枚,一飞了事。加上突围部队本身士气低落,不敢冲击,有的壕内待俘,有的各自逃命,有的未经战斗即束手就擒。

因此第四十二师的突围受到了解放军歼灭性的打击。突围部队及掩护部队之一部遭到严重损失,其中第四十二师参谋长刘之正重伤,当晚在李石林死去,据说参谋主任袁子坚阵亡,副官主任杨明德受伤,该师师直及第一二五团几遭全歼。第一二五团西逃时尚有千人,此次突围出来的仅百余人。自副团长吴立家和营长刘强、吴平东以下官兵多人,均未能突出。配属该师的第二三七师第七O九团全部被歼,团长陈载经被俘;第三师第九团全部被歼,团长刘鹤重伤,生死不明。以上两团突围出来的仅三十余人而已。整个突围战斗,李弥兵团共损失了三个半团的兵力。

李兵团的基干部队在徐东作战及张寿楼突围中损失严重,此时在李石林外围占领阵地的部队,都是本年度夏秋之间甚至是淮海会战前仓促拼凑组成的,战斗力很差。在而后的李石林外围阻击战中又接连丢失阵地,蒙受重大伤亡:

第五一○团马桥阵地失守;

第七五九团的魏楼一角战斗,勉强支持了一天,损失近三分之一;

第三师第八团在王庄被击溃,团长翁羽负伤,所余零星仅百余人;

在李土楼刚刚休整由王洪九旅拨补两团兵力的第四十二师又被迫应战,再一次受到了打击;

主力团之一的第一二四团受到了沉重打击。

新列入兵团建制的第三十九师一个团,在魏楼南×村抗数日,李弥就保其师长司元恺为第一一五军军长。

第七十团守魏楼两昼夜,勉强维持住阵地,军长周开成就一再嘉奖团长杨荣升,并升为副师长。

第七一一团守伍庄,顽抗了两昼夜,第三晚更为紧张,周开成一面嘉奖该团团长岑政仁要其咬紧牙关压住阵脚,又派副师长刘君立来往督战指挥,一面派新编成的第七九团驰援。该团团长张锡进于解放军的威力,迟迟不敢前进。后虽被迫前往,却始终停留在村外堤后,不肯接近村头。岑团无力继续抵抗,受到解放军的顽强冲击,迄天明前,自副师长刘君立、团长岑政仁以下全部被歼。

李弥兵团在徐州西逃以来的一旬中,先后丢掉了马桥、王庄、李土楼、魏楼、伍庄等一连串的外围据点,损失了不下八个团以上的兵力。其中被全歼的有第一二四、一二五、五○九等团及新编的第八团;部分被歼的有第七一○、七五九、四九七、四九八等团以及其他单位。

指挥人员被击毙和失踪的,有副师长刘君立,师参谋长刘之正,团长陈贵亭、刘鹤、岑政仁;被俘的有团长陈载经;受伤的有师长石建中,团长姚轻耘、翁羽。尽管当时国民党军在火力上拥有空军、战车、炮兵的优势,但在战斗中却形成了冲不出(如张寿楼突围)、守不住(如魏楼)、攻不动(如马桥阵地恢复无功)、援不到(如张锡进团之于伍庄)处处吃败仗的严重局面。有的团长竟敢违抗军令,任意丢掉阵地临阵脱逃(如杨京、孔志坚),也有的团长不遵命令坐视友军被歼而不肯支援(如张锡进)。李弥为了整顿军纪,挽救其颓势,把弃守马桥、魏楼两处阵地的团长杨京、孔志坚先后枪杀于孔楼村头。

十二月十日,李石林地区外围阵地多告失守。李弥为了避免单独突出挨打的不利态势,并为而后出击及部队觅食之便,唆使周开成借向杜聿明报告情况之机,发了一顿牢骚:“邱兵团在前面不打,李兵团在后头光挨打;邱兵团在前面粮食吃不完,有所谓'四马路’,'一两黄金一碗米’的说法,李兵团在后头光挨饿…”这就迫使杜聿明不得不重新调整部署,由李兵团接替邱兵团第七十二军阵地,与邱兵团并肩作战。

十二月十五日,兵团部及第九军放弃李石林、转移至青龙集及其以南附近地区:兵团部、第九军军部及第一六六师在青龙集;第二五三师在赵庄、李庄;第三师在王庄、朱庄;第八军以夏凹为中心,右翼联系青龙集(不含),自张凹、邱庄,左至孔楼之线。军部及第二三七师于十二月十日进驻夏凹,第一七○师在×庄、孔楼之线。第四十二师在邱庄、张凹之线。后来隶属于第一一五军的第三十九师,原来就在夏凹,与第二三七师分驻东西两头。

兵团部在邱兵团进攻鲁楼的同时(十二月十六日),曾以第九军向南进攻解放军据点。首先第二五三师郭振江团攻击青龙集东南六七百米处的义庄,集中了战车、炮兵的优势火力,未能攻下。又以第一六六师王德然团袭击青龙集正南约五公里处的×村,虽侥幸占领,但因整个战线并无任何进展,李被迫采取“固守顽抗、相机行动”的策略,令各部队加强阵地的工事构筑,与解放军阵地对峙,除偶有炮击小接触外,很少战斗。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一九四九年一月六日向西转移和全军覆没的前夕。在包围圈里的一个月,国民党军由于绝粮厌战,完全陷入瘫痪状态。

十二月十八日,杜聿明派其参谋长舒适存飞往南京面见蒋介石。舒于十九日归来。蒋介石还派空军总部作战署副署长董明德到被围的陈官庄和杜聿明研究、部署陆空协同放毒掩护突围计划,次日杜偕董到青龙集李弥兵团部召集第十三兵团的军师长开会。杜、董作了关于陆空协同放毒掩护突围的作战计划和部署。二十日后,连降大雪,空投无望,直到二十九日才放晴。舒适存、董明德见势不妙,就溜往南京。据李荩宣说,一月九日突围时李弥曾下令投过毒气弹,而在第一线的周藩、王青云则说未投,究竟如何不得而知。

一九四九年一月六日上午,解放军发动了攻势。李弥根据杜聿明的指示,下达了李兵团准备突围、转移阵地的部署和作战命令。大意是:

(一)前进指挥部决定:各部以密集纵队的态势,利用空军投放毒气弹为陆军突围开路,并在空军火力掩护下,逐次对共军作集团冲击,以突破共军的包围。突围行动指导要领是:由两兵团齐头并进进行攻击。邱兵团第一日由第七十四军担任攻击。

(二)第十三兵团七日转移阵地,八日做攻击准备,九日开始突围。各军编成突击队攻击前进时,第一日由第九军、第二日由第六十四军、第三日由第八军、第四日由第一一五军担任攻击任务,轮番攻击互相掩护前进。

(三)为准备攻击,调整部署如下:七日晚开始行动,转移到新位置。第八军驻罗庄、车庄附近,军部在罗庄,第四十二师在崔庄,第一七O师在朱小庄,第二三七师在牛村;第一一五军第三十九师在鲁菜园,第一八O师在李庄;第九、六十四军及兵团部驻空投场、李庄附近。

七日黄昏,李兵团各部开始向西转移。事前通知各部队在转移时尽量携带构筑工事的材料,第八军方面由我指挥工兵排将军部指挥所掩蔽部拆毁,将房子的大梁抬走。军部约在晚十时到达罗庄、李庄附近。村庄已全部被毁,无可利用。军部指挥所只好暂设在罗庄南的一条土堤附近,一面命令工兵构筑掩蔽部,一面令通信兵向各方面联络。

八日,就地构筑工事,加强厚度,并与邻军联系。此时陈芳芝部在军部酉侧占领阵地,军属车辆及伤病员均麇集在车庄附近。这一天未受到解放军的攻击。

九日,空军的飞机来了,但数量不多,无济于事。邱兵团担任攻击任务的第七十四军连攻不动。李兵团的第九军攻击也陷于同样情况。李弥跺脚大骂部队无用,甚至亲冒弹雨指挥督战。他还叫嚣放毒气弹,但无助于挽救败局。

第八军第四十二师在崔庄被围,师长伍子敬指挥所部顽抗,一时战况极为激烈,曾要求军部支援。未几,电讯联络断绝,该师情况陷于不明状态。事后听该师第一二五团团长陈纯武说,该师战斗到下午,就通过师参谋长盛钟泰同解放军接洽,全师投降。

九日,第二三七、一七○师均受到解放军的猛烈攻击。第二三七师师长孙进贤率参谋主任罗学万逃到军部指挥所。此时由于罗庄、车庄正北方面的阵地陷落,解放军乘胜追击,败兵纷纷向罗庄、车庄土堤一带溃逃。军部危如累卵,不仅北面屏障尽撤,东侧解放军也占领了东南一带高地,密集炮火已集中于罗庄、车庄间地区,军部指挥所腹背受攻。九日下午三时许,军指挥所已完全瘫痪,连掩蔽部间的联络都成了问题,少校副官杨璞就在门首被炮火击毙。周开成同孙进贤和我研究了当前情况,决定晚餐后逃向陈官庄附近,找到李弥,联络残部,再作道理。

晚餐后,我们向陈官庄方向大致走了几百米,忽然发现西头有一小股武装,一挺机枪枪口向我方警戒着。他们叫我们派人去联系。这里本是陈芳芝部的阵地,我们还以为是“友军”在警戒,当即停下来派卫士排长郑一峰去联系。不一会郑向我们招手,我们满以为是说通了,于是就拥簇着军长周开成毫无戒备地走去。这时掉在后头的孙进贤,罗学万等可能看出了什么“苗头”,悄悄地溜了。到“友军”面前,我们都愣住了,原来不是什么“友军”,而是解放军。卫士排长一看到周开成到了,就说:“这是我们的军长。”那人笑着说:“军长来了,欢迎!欢迎!”我们就这样当了俘虏。

第八军的第二三七、一七O师到十日也先后全部被歼。

第十三兵团残部到十日天明不久,大部就歼,仅第九军第三师周藩残部在李弥指使下,尚在作最后挣扎。解放军派人送来肖超伍、顾隆筠等人的劝降、议和、“停止战斗”的“条谕”,叫周藩不要再行顽抗,免作无谓牺牲。当天下午,李弥叫周藩向解放军接洽投降。黄昏时分在周藩集结残部向解放军投降之际,李弥等人混在伤兵群中化装潜逃,其余人员全当了俘虏。至此,号称蒋介石嫡系和主力军之一的第十三兵团被解放军彻底地消灭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