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各种学习了,先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吧。

 nysd2012 2023-04-27 发布于北京

先说一下个人结论: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会决定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和幸福感。

一、真实案例

前两天一个好朋友和我吐槽抱怨,他说:

我的天,现在时代发展太快了,一会儿chatgpt,一会儿ai数字人直播,这每天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感觉时间完全不够用啊。

不学吧,看到别人在持续进步,自己担心被淘汰和落后。学吧,总感觉要学的太多了,学不过来。而且每次相同学习时间,发现人家学的效果挺好,而自己感觉没啥效果,也很焦虑。

感谢自己想躺吧,躺不平。但是想卷吧,发现又卷不动。就是卡在45度之间的感觉,就特别心累的感觉。

碰巧,一个朋友和我吃饭,吃完饭坐到星巴克聊了聊近况,再次说到这个话题上了,她说:

买了好多课程,也学了很多很多,但哪些对我们实际解决问题有价值呢?哪些投资回报率不高呢?

好像懂得了很多东西,但是别人一问,我们却讲不出来……听了很多但没做,感觉自己学了个寂寞。

我问:你工作这么多年,你过去的经验形成体系和方法论了吗?

回复:没有。

我问:那你工作这么多年,你沉淀了什么呢?

回复:没有。

我说:巧了,我过去也没有,不过现在有了。

以前我也会有焦虑情绪,也有会学不完的感觉,也有信息爆炸的感觉,不过自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后,这种感觉就再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啥呢?是内心的确定感。

二、背后逻辑

对于当下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和信息爆炸的时代而言,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一项必备技能。为啥呢?这里有3个原因:

1、生物学(脑神经学)

神经系统科学家埃里克.理查德.坎德尔在他的著作《寻找回忆》中写道:要想得到长久的记忆,大脑再处理接收到的信息时必须足够透彻且深入。

这句话是啥意思呢?拆解下来有2个层次:

一是需要大脑处理信息一定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二是需要将新知和大脑已有的知识进行相关联。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这句话是啥意思呢?拆解下来有2个层次:

一是大脑对于新事物需要间隔性重复,二是只有不断进行重复,大脑的脑神经突触才能进行高质量的链接。

用人话说:即知识需要大量串联+持续重复,才能真正记住和内化成我们自己的知识。

但是,我们过去中国教育(源于18世纪普鲁士教育模式)是把同一个根源的知识点分割成一个个学科,然后老师再把知识点进行分割教学,于是造成了我们形成了错误的习惯。

即:热衷于去关注一个个相互割裂的知识点(零散知识点和碎片化信息),而忽略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重要性。这也是碎片化时代为什么要构建知识体系框架的必要性。

2、心理学(自我效能感)

在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自我效能感。

这是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来的,她对效能感的定义在于: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为啥说知识体系又说到这个呢?因为我们的行动可续性会取决于自我效能感的程度。当你做很多觉得自己能够胜任的内容,你的内心会很喜悦,这种喜悦的感觉会推动你内心的驱动力去持续行动。

而没有知识体系框架,你就会没有信心:

你会发现感觉自己要学的东西很多,但却不知道要学习什么。

不清楚自己要学知识和技能的广度和深度,不知道哪些是自己已经学会的,哪些是没有接触过的,更不清楚才是我们要优先学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能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

碰到啥问题就被动去学啥,零散而没有体系,碰不到问题的时候,那更是茫然,不知道学啥。

但是你构建了你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你能看到全貌,你很清楚自己学啥,要学到啥程度,能够有方向、有步骤去主动学习你需要的知识。你能够产生自我效能感,感觉到自己每天的进步。

人的迷茫和焦虑是来自于不知道方向和确定性,而当我们有了知识体系,我们就能知道目标和现状之间的差距,当差距能量化出来以后,内心就不会慌乱了,内心就很笃定。

3、行为学(从众效应)

在勒庞的一本著作《乌合之众》中写道一个效应,叫做: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

用人话说: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从行为学的角度而言,一个人的行为是非常容易被社会认同去影响的。在没有自己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对自我认知不清楚,就会非常容易随大流,人家学啥我也学啥,人家干啥我也干啥。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差距在于:

个体差异化特别大。

每个人的差异化特别大,背后差异化包含但不仅限于:性格特质、原生态家庭、知识结构、知识储备、成长阅历、生活习惯、生理年龄等等;所以同一套方法论在不同的人身上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孔子会因材施教,背后就是因为这个逻辑。

那么对于知识而言,也是一样的。知识的本质是大量关联和重复,而不同的人在经历同一段工作或同一信息会因为知识体系框架的不同,从而导致不同数量级的经验吸收。

比如:你听一句话,叫做:没有目标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就这一句话你会想到什么呢?

你可能会想到自己现在是不是有目标的状态?或者你会思考当前遇到的困扰要往目标上去靠一靠,发现好像是这样啊?

那么我分享下我看到这句话,想到的内容:

我想到了人生目标,我想到了过往做过的项目出现差距的场景,我想到和父母产生沟通冲突的场景,我想到了大脑的运行逻辑,我想到了辅导同学过程中的场景,我想到了未来的人生状态,我想到目前项目的管理逻辑,我想到了教练辅导的背后逻辑.......

我想到了大五人格,我想到了盖洛普优势才干,我想到了麦克利兰意愿动机,我想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想到了CPAS模型,我想到了DISC模型.......

你想到了吗?

你可能会好奇为啥我能想这么多内容?

其实原因在于我自己构建了知识体系框架,所以一个点能串联到很多的点,因此每当我学习新的知识,经历新的事情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将新了解的知识和过往知识做填充和串联。

三、如何构建

说完构建知识体系的必要性以后,你肯定还会问:那这个到底要怎么构建出来啊?这里面总共分成3个步骤:

1、构建能力模型

这里可以基于岗位为主,去构建自己的笔记本。总共分成两个笔记本,一个是可迁移笔记本,一个是岗位笔记本。

可迁移笔记本:可迁移即通用的意思。这个通用就是在各个行业、领域和岗位都能够通用的。包含4要素:核心素质、通用能力、通用技能和通用知识。

图片

岗位笔记本:岗位即专业的意思。这个专业就是在你自己岗位构建出来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了举例方便,我重新建立了岗位笔记本-命名为董董同学。实操环节,要以自己的职责来写哈)

图片

2、梳理逻辑顺序

我们很多时候发现自己写了一堆内容,但是用不起来。那为啥用不起来呢?本质在于没有符合逻辑顺序。

第一、构建笔记本以后,会构建分区组、分区、页区、子页区等,这里面的每个层级都要符合逻辑顺序。

第二、在空白区做笔记的时候,新手用【三分法】来做,老手可以根据自己【输出清单】框架来做,这样才能都符合逻辑。

第三,在做笔记的时候,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去输出对填充内容的理解。这一步是决定仓库和体系的核心区别,仓库是原材料,体系要把原材料做精加工。

只要你的目录栏目(外框)、内容里面(内在)全部都能够符合逻辑顺序,并且内在的内容是用你自己的语言去输出,那么你是一定能够用起来。

3、持续迭代更新

学任何一个技能都是需要干活的,不干活只能是知识层面,没办法变成技能的层面。知识体系也是一样的,这是一项技能,甚至是一项能力,那么就是需要持续去做的。

我上面说的很简单,是因为这个能力我具备了,所有和知识体系相关的问题我全部都能解决,因为过去这些问题都遇到过,所以我知道如何去解决。

那么回归到原点:

看上去说的很简单,但基于个体差异化很大,所以真正能够把【知识体系】构建起来和用起来的话,还是需要花费心思去做的,要能构建出高质量的知识体系,还需要自己很耐心去做。

高质量背后还考验了3项能力:

一是输入能力,这里会涉及到你的阅读能力。二是理解能力,这里会涉及到你的逻辑能力,你需要把所有内容做逻辑梳理和整合。三是同步沉淀能力,这里会涉及你本身的信息同步转化能力。

路虽远,行者将至。

小结:知识体系会决定你对世界的认知广度、深度和厚度,决定你人生的幸福感和掌控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