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王光祈

 书柜茶室 2023-04-27 发布于上海

王光祈,1892年出生四川温江,他从小喜欢弄笛吹箫,哼川戏、昆曲,长大后逐渐爱好起音乐来。王光祈本来的专业是政治经济学,1922年改学音乐,入柏林音乐专科学校攻读音乐理论。

1927年,他考入柏林大学攻读音乐学,一方面学习音乐、乐器知识,一方面向国内介绍德国音乐、欧洲音乐,向德国介绍中国古典音乐,并进行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1934年,他以《论中国古典歌剧》获得波恩大学博士学位。

王光祈是我国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德国留学后在波恩大学做中文讲师,介绍中国文化,在德国从事音乐学研究共13年,论著达到40多余种,是“把比较音乐学引进东方第一人”。

其中《东西乐制之研究》、《东西民族之音乐》是他极具代表性的论著。在《东方民族之音乐》的“自序”中,提出了将“世界乐系”分为中国、希腊和波斯阿拉伯三大乐系的见解;并用进化观点和中西比较的方法,对祖国的音乐历史和乐律学进行了清理,开辟了一条音乐史学的新路;将国外的成果引入,系统的介绍了《音学》等;做了大量了中西文化比较交流的工作,为中西方音乐文化做出了双面性交流的贡献,是我国近代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音乐学家。

1936年1月12日,王光祈因突发脑溢血骤然病逝于德国波恩。在南京追悼会上,蔡元培致悼词,徐悲鸿为王光祈画了遗像。1941年冬,李劼人将王光祈骨灰葬于成都东郊沙河堡菱角堰侧。王光祈墓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