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的方法

 无聊读书会 2023-04-27 发布于河南

36544



今天想要聊一聊读书的方法。

记得最早开始看书的时候,是那种逐字逐句的看法,很是认真,好似不这么做就很难记住一般。

后来有段时间,开始学着一目十行来读书,速度很快,然后遇到喜欢的就会划下来。等着看完一遍,就会摘抄到本子上。尤其高中时候,大约写了十几个本子。这个习惯保持了很多年。

刚开始喜欢一次读一本书,看完再看别的。现在看书,喜欢一次看好几本,感觉不同的内容可以融会贯通。



不过对于名家来说,不同的大家看法就不同,比如曾国藩就认为最好一次只读一本书,记好了学会了才是下一本书。而另一个我忘记名字的作家说,他一向是同时读好几本书。当然,不同的名家眼里,读书方法也是有所差异的。


01



鲁迅:先泛读,博而后专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先生认为,读书要先博览群书,要多,要广,涉猎了方方面面的书籍种类,再挑选喜欢或擅长的领域,去深入了解。

02



吴晗:读书、摘抄、写作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在吴晗看来,读书是为了学习新知识;读完书以后的摘抄,是为了对书的内容有更好的了解;最后的写作,整理读后感,是为了再创造。通过这样的方法,达到读书创造自己东西的目标。




03



朱熹: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古人的读书大约都是真的读书,喜欢摇头晃脑,念出来加强记忆。不过念出来的同时,眼睛和心都要到位,全神贯注,效果才是最好。


04



狄慈根:先略读后通读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对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

记得由此看到一种读书方法,说是先看序言和目录,掌握了大致的内容以后,再详细阅读。与狄慈根的这种方法有所相通之处。

其实读书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摘读法、思维导图读书法等。
在不断的阅读中,尝试各种方法,然后慢慢形成自己的独有读书方法,也是蛮有乐趣的。

 

peace and happiness

-

-

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你自己《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MEET SPRI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