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永珍诗集《野马尘埃》首发式暨诗歌研讨会举办

 源源不断 2023-04-27 发布于宁夏

构建诗意乡村 赋能乡村振兴

——单永珍诗集《野马尘埃》首发式暨单永珍诗歌研讨会举办

主持人:“野马尘埃”语出《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大意为“云雾之气变化腾涌成野马的样子在空中游尘,都是活动着的生物的气息相互吹拂所致。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从字面义来说,“野马尘埃”指飘浮的云气和尘土;从引申义来说,它比喻容易消散的或纷乱的事物。在今天的“名家名作赏析”版块中,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单永珍诗集《野马尘埃》首发式暨单永珍诗歌研讨会现场。

主持人:4月23日,由固原市文联、固原市作家协会、西吉县委宣传部、西吉县文联、西吉县文化旅游广电局等单位主办的单永珍诗集《野马尘埃》首发式暨单永珍诗歌研讨会在西吉县杨河村木兰书院举办,来自阳光出版社、《朔方》《六盘山》编辑部及区内外作家等共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现场主持人】最美四月天。山城西吉,草长莺飞,春和景明,乡村书院,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堪称西吉县文艺界的一件盛事、喜事。第28个世界读书日,为了全面推动全民阅读,助推乡村振兴,积极探索文学赋能乡村实践,我们在木兰书院隆重举办“构建诗意乡村 赋能乡村振兴”单永珍诗集《野马尘埃》首发式。

主持人:西吉县依托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族文化、多元的风土人情和厚重的文学积淀,大力发展文化和文学艺术事业,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西吉文学”渐成品牌。固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杜彦荣在致辞中说:

单永珍同志,现在是我的同事,曾经是我的偶像,当然现在仍然是我的偶像。我记得在30年前,曾经在六盘山腹地老龙潭举行过一次笔会。这次笔会上,我唯一认识的人就是单永珍,说实在的,以前他的诗我还能读来一些感觉,那时候我是文学青年,我愿意把自己的思维跟他看齐。现在,我出任市文联主席,但是我越来越不会阅读了,当我进入到文联这个集体,就是单永珍、马金莲等其他老师教会了我阅读,让我开始以一个爱好者的姿态能够跟文学和其它艺术界融入进去。通过交流,我深深地感觉到,艺术的精神是学习的精神,是原创的精神,坚守的精神和科学的精神,《野马尘埃》我觉得在很大范围、很高程度上就体现了这种原创,这种坚守,这种科学和学习。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首发一本书,我们是在彰显我们的文艺精神。

主持人:2011年10月10日,中华文学基金会、自治区文联、自治区作协命名并授予西吉县“中国文学之乡”称号,成为我国文学史上首个被命名的“文学之乡”的县。本次研讨会上,西吉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陈丽霞:

西部福地,吉祥如意。中国首个文学之乡,凝结着一代代西吉文学人的辛勤努力和汗水,生动折射着这片土地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坚持不懈地追求,为走出西吉和留在西吉的文学人召开作品发布会和研讨会,表达我们对文学的尊重,涵养这片土地的文脉和文路,形成浓厚的文学氛围,不断激励创作更多的精品力作,是我们进一步擦亮文学之乡品牌的应有之意。当前,西吉正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西吉的新征程上,第28个世界读书日,我们举办这次研讨会,体现了文学人主动参与,推动文学赋能乡村振兴,发挥文学在乡村振兴中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厚植精神的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作用。

主持人:随后,诗人单永珍赠书于木兰书院。木兰书院于2019年创办,是一个面向全国的文学创作交流平台。木兰书院院长史静波:

木兰书院开办的主旨就是文学创作交流平台、青少年研学平台和服务当地群众乡村振兴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2019年建成的时候,我们就承诺,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只要你们来西吉采风,木兰书院全部提供免费的住宿、餐饮和交通便利,是一个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共三个方面,一是让全国各地的作家能够来到西吉县,为乡村振兴提供资源支撑,提供精神力量。文学赋能乡村,它不是一个单项赋能,而是一个双项赋能,因为乡村振兴和山乡巨变实际上是提供了大量作家接地气写作的一个时代机遇。二是鼓励当地农民文学爱好者写作,让他们带动周边的群众,追求文化,追求文明。三是四个“+”,文学+研学、文学+文旅、文学+演义、文学+群众公共文化服务,四个“+”来推动产业和公共事业共同协调发展。

主持人:研讨会现场,固原市文联副主席马金莲幽默、风趣的主持使讨论会气氛热烈而又融洽。

我们西吉这片土地,它不仅仅长土豆,长庄稼,它也长文学,长作家。土豆长出来,我觉得是品质很好的土豆,那我们的作家长出来,他们有一个最大的品质就是“谦虚”。现在,进入今天单永珍老师新诗集《野马尘埃》的研讨会,大家都知道,单老师是我们固原、宁夏乃至全国有名的诗人,他的诗集先后出了有六本了;他的诗歌呢,尤其是出这个集子的时候,特别是语言的组合让你意想不到,比如说《词语奔跑》,词语怎么奔跑,只有一个诗人才能想出这样的名字,随后还出了集子《大地行走》《咩咩哞哞》《青铜谣》,还有今天要研讨发布的诗集《野马尘埃》。

主持人:研讨会上,甘肃省诗人李满强从变法与坚守方面对单永珍诗歌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研讨。 

第一点呢,单永珍的诗歌弥漫着西部风骨但是这两年他的诗歌有变化,中年变法。有一个时期,我总觉得永珍的背后站着一群人,这些人我以为是老乡、林染、章德益、叶舟,古马,或者张子选等等,这从他早期的诗歌的元素上有所体现:雪山,草原,寺院,鹰隼,天空,玛尼堆,红衣喇嘛,敦煌,沙子……诸如此类元素,再佐以西部民谣的节奏,带着读者在西部广袤神秘的天地间漫游。打个比方,如果说他以前的西部题材的诗歌是一直在仰望星空的话,这两年的作品更多的是在俯瞰和审视脚下的这片土地。我觉得这应该是永珍的“中年变法”,这种转变,在他的《野马尘埃》里有很多具体的表现。第二个感受是,单永珍的诗歌具有高度的自律意识他的题材在变化,他的气息、他的这种精神是没有变的。一直在用他的生命审美,在用他嘶哑的声音去热爱。这种自律和警醒,他一直具备,而且坚守得很好。永珍用他激情的粗粝、高超的隐喻、信手拈来的幽默,巨大的悲悯等等元素,构成了他这种辨识度极高的诗歌文本我从内心里面是十分喜欢的

主持人:接着,甘肃省青年诗人何泊云以昌耀的诗学读单永珍诗集《野马尘埃》,从灵魂的力量解析单永珍诗歌。

咱们西北诗人中,能带给我悲壮之美及领略灵魂力量的诗人,毫无疑问,继昌耀之后,单永珍是其中的一位。如《野马尘埃》里的《秋辞》,诗人看到的是一地弯腰作揖鞠躬的谷子,他想到了自己,感悟出“我知道,这一地的谷子/替我/向大地谢罪”。作为一个诗的追求者《叶贝岩上的影像》就有昌耀说的“诗的榔头”,诗人用“其实是一颗流星掉进羊卓雍措”写到一只被驯服的野羊,一个失语的孩子又以“其实是我在路上遇见梦里的你”,这首诗里的几个意象就是诗的榔头,敲醒灵魂的榔头。“美好的诗,有如'空谷足音’是诱惑的是仅有的是不容模拟的。”显然,这首诗具备了这点。

主持人:诗人何泊云说:当一首好诗诞生时它会是一只鸟的头,以云彩为翅,以山脉作翼,翱翔于天地之间。”是的,单永珍的诗歌亦是如此。研讨会上,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铜川市作协副主席王可田对单永珍诗歌的风格及语言特色这样描述:

其实,就字面意思来理解,也挺有意思的。野马,代表一种自由不羁的精神;尘埃,可以理解为人生的一种状态。他诗歌的形式感,长短句排列都很讲究,很多诗有谣曲风格,在诗歌内涵之外,增加了特别的魅力。他的语言很有特点,精炼准确,诗化特征很明显,是诗意的浓缩,不像现在很多人诗歌的散文化特征。他的诗歌做了一种融汇,把生命意识和西部的人文地理结合起来,把世俗的生活细节和神性的东西结合起来,把抒情、叙事和对事物的深度认知结合起来。

主持人:多年来,宁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富宝不间断地拜读着单永珍的诗歌,他从三个关键词:奔跑、行走、匍匐,解读单永珍诗歌。

从奔跑、行走到匍匐,这三个关键词应该大体能概括单永珍老师这几十年来诗歌创作的一个发展的过程。毫无疑问,单永珍是宁夏60后诗人中的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始终是一个虔诚、执着而热血的诗人。从《词语奔跑》《大地行走》《青铜谣》《篝火人间》《咩咩哞哞》到《野马尘埃》,单就这些诗集的命名,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单永珍诗歌写作的变化历程。事实上,无论是从写作的内容上来看,还是从写作的形式上来看,无论是从写作的思想性上来看,还是从写作的艺术性上来看,单永珍一直都在寻找着新变。这种变化,很难用三言两语去进行概括。比如,以前的奔跑、行走转向现在的匍匐状态这是一个从高速转向低速甚或静态的过程比如,以前的嘶吼、呐喊、高歌转向现在的独白、细语与诉说,这是一个从大音、高音、强音转向低音、弱音的过程从诗集所写的内容来看,其上阙侧重于写本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所在;下阙则侧重于写异乡,但这个异乡已经大大地消解了之前的其神性与理想性,没有了诗人之前那种高密度、高强度的隐喻和象征意味。

主持人:经典诗歌虽酝酿一时,却流芳百世。它经久不衰,在于它凝练、深情、隽永、有着无限的魅力。研讨会上,宁夏诗歌学会会长王怀凌从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之间的沟通上作出评价。

在探索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沟通的这个通道,是单永珍这几十年来诗歌创作的一个孜孜不倦地追求。单永珍就是有一个诗歌主张,他的诗歌主张就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要探索出这么一点通道,让咱们古老的中华文明之光烛照年轻的现代新诗。多年来,单永珍在尝试沟通传统与现代诗所付出的努力,诗人启示了我们理解文明的共时性,也体现了作为诗人个人所承担的多欲而丰盈的天知。在阅读了单永珍的大量诗歌作品之后,你不难发现,他试图从《诗经》这个源头汲取营养,从民歌、俚语中提炼一些佳句,并镶嵌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似乎为现代新诗的创作找到了这么一条立足华夏文脉的线索。在《野马尘埃》这部诗集中,正如《野话》里说:“明月扶我,不离不弃/明月扶我于屋檐下/热烈的日光灯前明月逃遁/扶天下更多踉跄的人”。

主持人:研讨会现场,来自区内外的作家对单永珍诗歌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副秘书长田兴福眼中的单永珍诗歌是这样的:

诗歌和人一样,有人格倾向和品质特征。单永珍诗歌是以想象的丰富性、语言的穿透力和构思的诡异性,给他的诗歌注入了鲜明的特性。单永珍的诗,不仅使西海固——黄土高原上的一叶扁舟承载了无限的可能性,而且,那些马牛羊驼、翱翔的鹰、啼鸣的鸟儿、爬行的蚂蚁和蜥蜴等等这些生命的具象,包括沟梁峁坎、响箭、弯刀等无生命的东西,都在这块土地上被赋予广泛且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在青藏高原、内蒙大草原和塞上江南行走,那是一束光亮的输出。我们所能感受到景象和节奏,在单永珍那里可能是一种深沉的哲思。

主持人:诗人杨梓说:“单永珍的诗生猛、有力而狂放,豪迈中凸显劲健之力,旷达中蕴含着纤浓之境,洗练中透出悲慨之韵。”在诗歌之路上,单永珍一路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他的诗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修辞学单永珍的诗歌是发展中的诗歌,有着无限丰富的可能性

【单永珍】《野马尘埃》这本诗集的出版,也是我近些年来诗歌写作转向的一个标志。从过去的西部写作到现在,包括《野马尘埃》这本诗集的出版,是我向那些更细微的,更细小的事物保持致敬的作品。因为我觉得,一个诗人更重要的要把那些被遮蔽、被忽略的细小事物呈现出来,这样的话,让我们对生活的向度有着另外的一种观察。任何一个写作者,他必须要构建自己的诗歌地理,或者说文学地理。如果说,我原来的写作更多的是向外扩展的话,通过这几年的写作,我更多的回顾于个人的内心,忠实地表达我对社会,对生活,对自然,对他者的一种敬重。

主持人:截至目前,诗人单永珍已出版诗集《词语奔跑》《大地行走》《青铜谣》《篝火人间》《咩咩哞哞》《野马尘埃》六部,先后宁夏文艺奖、《飞天》十年文学奖、《朔方》文学奖、《黄河》年度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