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圆舞曲(二) 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闹市孤猴 2023-04-27 发布于湖南

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小约翰·施特劳斯: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作品314号)

  这首已流传百余年而闻名全球的作品,原先是声乐圆舞曲,于1867年在维也纳完成,同年2月15日在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举行的音乐会上首演。合唱部分由该协会合唱团担任,指挥鲁道夫·魏因乌尔姆。同年3月10日,在施特劳斯管弦乐团的星期日定期演奏会上,举行了不带合唱、只用管弦乐队演奏的首演,指挥由作曲家本人担任。这首乐曲的全称是《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圆舞曲》。

  


  乐曲的创作背景与1866年爆发的普奥战争有关。该年七月三日,在萨多瓦战役中奥地利一败涂地,甚至兵临首都维也纳城下。在普鲁士的压迫下,沉闷的气氛笼罩全城,为了扭转维也纳市民低沉的情绪,时任宫廷乐长和音乐学院教授、并担任过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的约翰·冯·赫贝克委托约翰·施特劳斯写一首声乐曲,但约翰·施特劳斯并不长于声乐创作,因此先写好音乐,再由词作者填词来完成。最早的歌词是约瑟夫·魏尔所作,现在的歌词,是诗人弗朗茨·冯·格尔纳特重新创作的。此曲初演时反应一般,但是到了同年的七月三十日在巴黎万国博览会的会场上,由作曲家自己指挥演出时,受到热烈欢迎,从此不胫而走,一直为各国人民的生活锦上添花。在维也纳,它甚至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成为奥地利人民的骄傲。

  


  全曲由序奏、五首小圆舞曲和结尾构成。
  序奏较长,分成两个大段落。在前半段里,小提琴的震音使人联想刭微波荡漾的多瑙河。在这背景下,圆号徐徐奏出整首圆舞曲的最主要的主题,长笛等木管乐器在较高的音区与其呼应。这个主要音调具有积极向上的力量,由它的呈示和九次变化重复构成的这一段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犹如是在描绘黎明前朦胧中的河边景色,美丽的多瑙河充满诗情画意。接下来序奏的后半段,转入D大调,改用圆舞曲速度,音乐十分活跃,它起着真正的序奏作用,即从节奏及情绪上为圆舞曲的正式开始作好准备。这后半段序奏是用三种不同性格的音乐素材缀合而成的,预示着后面展现的圆舞曲音乐的丰富多彩。

  


  紧接下来是五个小圆舞曲,每个小圆舞曲都包含两个相映成趣的主题旋律(A)、(B)。
  第一圆舞曲的主题(A)简洁、明朗,包含着对人生的希望。它用序奏开头的主题。接下来的主题(B)轻松、明快,与(A)形成对照;

  


  第二圆舞曲主题(A),音乐充满活力、健美、爽朗。主题(B)则通过转调,使柔和的旋律显得格外动人。最后再现主题(A),结束;
  第三圆舞曲,音乐更富于流动性,旋转不停的舞蹈场面表现得有声有色。

  


  第四圆舞曲前面有一个简短的过门,它的主题(A)是一段优美动听的旋律,然后逐渐地平静下来。主题(B)则强调舞蹈节奏,气氛活跃。
  第五圆舞曲之前也有一段间奏。然后先由第一小提琴和木管奏出柔美的主题(A),接下来主题(B)用乐队全奏表现热烈欢快的舞蹈场面,使全曲达到高潮。

  


  以合唱形式演出时,结尾简短、直截了当地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以管弦乐曲形式演出时,则用规模较大的结尾,综合再现了前面几个小圆舞曲的某些段落:从第三圆舞曲主题(A)、第二圆舞曲主题(A)、第四圆舞曲主题(A)再回到第一圆舞曲主题(A),最后曲终。




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