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武汉中考临考综合梳理:2009-2012年审题立意+精美议论文片段训练【咸余老师精心整理】

 咸余作文 2023-04-27 发布于湖北

2009年武汉中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5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镜头二:春游途中。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棵小松树。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它难以枝繁叶茂。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

尽力而为就好。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审题立意】这是一则材料作文。细读材料,从中可以提炼出主旨:凡事不要太注重结果,努力就好,尽力就好。可以从生活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小事,写人记事,表现这一主旨,以情动人。也可以以这一主旨为中心论点,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文体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

【思路点拨】以文章的题目作为中心论点。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段由生活中的一件事引出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采用几个并列段,从中心论点中生发出几个分论点。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并向读者发出人生需努力的号召。

 【写作误区】根据材料创作作文,最忌讳的就是在作文中出现了材料的内容,这样会显示出自己积累的贫乏。可以把材料作文理解为从材料中提取一个主旨,然后用另外一个故事,另外一种形式表现这个主旨。

精彩作文片段一

01

成龙

香港影视巨星成龙,在80、90年代名气并不是很大,许多的同行好友纷纷放弃从影,而他并不放弃,依然兢兢业业,诚诚恳恳地去努力,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即使是那些跑龙套的活儿,他也认真完成,他并没有过多地渴望一举成名,而是秉持着“尽力而为就好”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完成工作,就这样,历经多年,终成大器。

02

李白

自己所面临的处境艰难,所以凡事尽力而为就好。
你,有着“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伟大抱负,一心想着“安社稷,济苍生”,却不料“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隆基和杨玉环谈情说爱,无心朝政,朝中奸人当道,你眼看着一个盛世王朝走向覆灭却无力挽回,即使多次向李隆基谏言,你一—李白,从此也断了念想,既然“人生在世不称意”,何不“明朝散发弄扁舟”?
使李白不甘寂寞,执意要挽救一个王朝,继续留在宫中,那么他的清风傲骨也会在这深宫大院中湮没,又会有多少传为佳话的诗篇因他的留下而荡然无存?

03

侯斌

尽力而为,做坦坦荡荡的君子。还记得残奥会上那个点燃主火炬的人,他叫侯斌。当汗水一滴滴流下时,他只是微笑,用尽全身的力气,带着所有人的梦想和激情,一点一点靠近那光明的圣火。在斌的运动生涯里,他经历过无数次的荣耀与辉煌。但在一开始,他却遇到过许多困难,他说:我定要证明残疾也科常的训练,他总是要花比别人多倍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他尽我相信当他一次次疲惫地倒下时,脸上一定洋溢笑容,因为他无愧于自己的理想,可以坦荡地直面自,尽力而为所赢来的荣耀。

04

项羽

尽力而为就好。生命不苛求你创造一番丰功伟绩,只要你尽力付出过,努力过,仍能收获他人的尊重与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兵已溃,剑已钝,马已亡,爱妻亦已逝,主观上项羽已经心灰意冷。但他仍挥剑尽己所能斩杀百余敌人,直至最后的穷途末路。项羽是个令人尊敬的失败者,因为他已经尽力而为,世人不会单单记住成功者,失败的项羽在危机前爆发的巨大勇气与英雄气概令人折服。听过项羽故事的人会为他而惋惜但绝不会为他后悔,因为尽力而为就好,人们不会责怪竭尽全力的你,你无悔的人生已在历史上画上浓重的笔!




2010年武汉中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园里的小橡树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已该做什么。

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出一个美味的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

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栖息,给游人遮阴。   

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你一些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的语段,语段的主要内容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颗小橡树成长的心路历程,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基本上能确定本次作文的写作主旨,只要能确定写作主旨,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这篇文章可以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就材料的结果提出问题:为什么小橡树最后会成长为一棵大橡树并且充满力量呢?那是因为他倾听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按照此思路继续推导,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呢?是在他迷茫的时候,据此,我们最终得出立意:遭遇迷茫时,我们要静下心认清自我。

【误区指南】因为题目要求我们: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写作,所以我们写作的内容不能脱离材料,否则,会有跑题之嫌。

【细节描写】如果写一篇记叙文时,最好通过事件来体现认清自我的过程和价值意义,所以在文章中要加入适量的细节描写,使文章丰满起来。如果是议论文,材料支撑的重点是阐释清楚认清自我的哪方面内容、认清自我的过程,并且分析认清自我对走出迷茫的意义价值。

【文体选择】记叙文、写议论文都可以。

精彩作文片段二


01

认清自我的面例【哥白尼、梵高、爱因斯坦、比尔盖茨】

无论是哥白尼在宇宙模型领域的革命,梵高在艺术风格和创作意识上的革命,爱因斯坦在现代物理学上的革命,还是比尔·盖茨对计算机传统操作系统的革命,所有这样,都激越地启迪着人们,鼓励着人们:每一个伟大的历史推动者都是一位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开路工。他们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因为他们走上了常人未曾涉足的路。当时,在众人眼中,他们也许是独特的,甚至是“离经叛道”的,但是这也正是他们的超人之处。所以朋友,不要为自己的道路“与众不同”而忧虑,也许,那正是独属于你的,他人无法复制的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02

孔子


朋友,成长过程中,你需要学习橡树,以自身实际来衡量自己,让自己踏上正确的成功之路。

一位衣袂飘飘的老者,手捧一席长卷,正襟危坐,领着他的三千弟子摇头晃脑地吟诵着:“礼之用,和为贵”、“温故而知新”……精妙的学说,如同一支支响箭,穿越古今,疾风嗖嗖而余音袅袅,然而,最让人敬佩的还是孔子正确认识自我的心态,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十四载,却始终不得志。于是,他不再游说不再从政,只是专心于授课,致力于讲学,正因为他正确认识自我,果断放弃难以实现的宏图,才有了桃李天下的成就,才成了名垂千古的圣者,才觅得了人生的那一份厚重。


03

弘一法师

成长过程中需要明确使命,才能把自己投身于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于人民。“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歼,夕阳山外山。”他放弃了娇妻幼子,只为完成自己年轻时的使命,让人民受益。从此,中国文坛少了李叔同,佛界多了弘一法师。青灯古佛为伴,他不觉得苦,独自一人诵经,他亦不觉寂寞,踏上了普度众生,救济贫民的道路,他从未放弃。正是有了李叔同在成长时的明确使命,才能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才让更多有骨气的人站出来。

04

张爱玲

成长过程中需要明确使命,才能拒绝诱惑,实现自身价值。张爱玲曾说:“苍凉之所以有更深沉的回味,因为它就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这也是她对自己一生的悲欣交集最好的写照。年轻时,她是被人高高捧起的张家小姐,万千宠爱于一身,她也曾迷茫,未来在何方?终有一日,在宁静中摒除了繁华,明确使命,悉心写作,在篇篇华美的文章中实现自身蜕变,保有了人生价值。张爱玲,在文学中奉献自己的一生,在笔耕不辍中完成使命。

05

三毛

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如火般热烈。

一头长发,一身长裙,她背着行李,一个人流浪。台湾作家三毛没有选择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女子,而是踏上流浪之路。她这样做,是因为她明白自己是不会这样做停滞不前的,流浪的路更适合她。在流浪途中,有了才华,有了激情,有了目标有了灵魂。只有这样,她才拥有了那一篇篇带着血肉,有生命有灵魂的作品。试想,倘若她一生做一个安然女子,没有流浪过,那“三毛”二字也不会刻在一代读者心中。在路上燃烧,在属于自己的路上,她成就了自己。

06

刘翔

认清自我,使人明确发展方向,凝聚充沛力量,实现自我目标,成就未来。

他是一个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的运动员,成绩平平让他不知是否能看到成功的曙光,于是他沉淀自己,终于发现自己有跨栏的天赋,便毅然奔向跨栏的领域,取得奥运金牌的辉煌。他便是刘翔。

运动员如此,我们不亦如此?在人生路上,或许有徘徊,有迷惘,有渴望,而却忘记了自我的真实存在,将自我抛之脑后,一味人云亦云。而只有认清自我才能冲破光明前的黑暗。若不认清自我,怎会有明确的目标?若不认清自我,怎会有充沛的力量?弱没有认清自我,怎会有目标的实现和未来的成就?是啊,认清自我,正是我们成长中所需要的。


2011武汉中考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羲之学“书”,在广袤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领悟曲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领悟,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

李时珍学医,在质疑声中研读前人书典,在遍尝百草中验证真伪。质疑、实践,他的仁心已超越医术本身。

……

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

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回忆?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拟问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这个题目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是简短的描述性文字。材料选取王羲之、孔子、李时珍学习的三个片段做简要描述,呈现了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学习智慧等多方面信息。三个材料支撑起一个观点:“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观点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学习是充满智慧的”。

【思路点拨】本文必须以“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为文章主旨。

【写作素材】1.三则材料共同揭示的内容。学习的内容:书法、琴艺、医学﹣﹣浅表层面;艺术、思想、德行﹣﹣深层理解。学习的方式:观察、体验﹣﹣思考、领悟﹣﹣质疑、实践。学习是充满智慧的: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内容,使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学习的成果:用独特的方式学习,使学习内容得到拓展,充满智慧的学习使学习的境界更高。

2.三则材料之间的关系。并列关系,都涉及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层次。学习方式在内容排列上内部是有层次的,但不等于三个人是有层次的,材料只是截取了他们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方式。

3.对于提示语的理解。三则材料之外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可以写,但落脚点仍然应该在“智慧”上。收束语包含两个层次:学习的方式、学习的内容(其一),学习的智慧(其二)。

精彩作文片段三:


01

袁隆平

水墨涸开,日月凸显。朋友,想让成功之花开得绚烂,十里飘香吗?那就去通过观察与体验来学习吧!

布谷催播,劳燕护耕。黄歼紫陌之上,袁隆平骑着摩托车风尘仆仆地在田垄上飞驰,到达育种基地后,仔细检查稻穗。虽然他一生功勋无数,荣耀环身,但他从未停止学习、研究的步伐。在他结婚之初,就携新婚妻子一起,踏入田园,前前后后检查了两万多个稻穗,仅为一颗天然不育株。他的学习,就是靠观察与体验得来的,数十年来,他每天都要亲自下田观察研究,从而学到新技术。一位成功的科学家,却从外表看似一个辛苦的农民。但他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这便是他智慧学习的成果。倘若他当初只致力于实验室中几件稻穗的研究,而不去亲自观察、体验,恐怕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吧!

02

面例组合:富兰克林、李四光、高锟

斗转星移,太极轮回。朋友,想让通向成功的航船风雨无阻,直达彼岸吗?那就去通过质疑与实践来学习吧!

湛蓝夜空,繁星闪烁。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不信人言,勇捉闪电,通过实践学到真知;中国科学家李四光不信中国贫油论,亲自探寻,终于找到了油田所在地;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高琨不顾人鄙夷,专注研发光纤技术,亲自进行无数试验,终成光纤之父。这些科学家的成功并非偶然,只因他们懂得用质疑与实践智慧地学习。实践出真知,世上实际上没有权威,只有不断质疑与实践才能造出真知。

03

齐白石

观察体验是一种智慧,是完善自我学习修为的一剂良药。著名画家齐白石走的就是一条观察体验的路,为了学习画虾,他的眼中就只有青白的水虾,日复一日地观察,日复一日地体验,他总算收获到了精美的创作技术。并不是因为齐老先生天赋有多么好,而是他能沉下心去观察体验。在学习中正因为看得多才能体会深刻,才能记忆深刻,体会得多,身心才能更加成熟。只有具备这成熟的身心才能更有效地在学海中畅游,汲取精华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因此观察体验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

04

伽利略

质疑实践是一种智慧,是不断进步创新的推动器。相同质量的物体从同一高度下落能同时落地,这本是不争的事实,可是伽利略敢于大胆质疑,以一个空球一个实心球推翻了这所谓的公理,他以实验证明了实践出真知此言不虚!正是有着这种质疑实践的精神,他才得以不断丰富学历终成为科研专家,这是一种智慧的学习方式,正如同尽信书不如无书一样,故而我们要拿出伽利略一样的大胆质疑精神不断发现我们学习中的种种问题,再用实践亲身地解决这样的问题,反复如此,我们学到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认识正确。质疑实践更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学习方式。


05

贝多芬

贝多芬投心与琴不断思考,用手弹桌子一弹一天;郑板桥会神于竹不断领悟拿着妻子做画板终自成一体;鲁班从不放过身边的“精巧”东西,处处思考感悟,一片叶子看一会也能做出新发明。由此见得行成于思毁于随。真正要能学有所成,观察思考感悟不可忽视。思考是促进人思维进步的有效方式,只有想得多才不会一条心死学,只有思得多才能悟出这学习中的门道。思考和感悟是提升人智慧学识最有力的起重机。思维回到眼前,要想取得优异成绩,我们都应勤用善感。老师嚼过的苹果我们不要,我们要自己种出苹果来。大千世界学海无涯,想要有所成就,请不断感悟思考,开创自己的那一片天地。

06

牛顿

学而习之,在反复中思考,在酝酿中领悟,成功才不会与你失之交臂。

苹果落地,这个看似平常的事物却让青年时的牛顿开始思考,或许当今有多少青年对牛顿的机遇满怀羡慕,却对他发现的定律不屑一顾。无奈,可笑。正是因为牛顿会思考,并不断在实验中领悟,才能因万有引力定律而震惊全世界。诚然,思考是学习的基石。正如孔夫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倘若学习没有了思考,那就如没有前行的方向,摇摇摆摆,不知归宿。守护好自己人生的航船,用学习的智慧起航,成功的彼岸就在不远处。  


2012武汉中考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年初,《咬文嚼字》杂志社邀请读者一起“咬嚼”名人博客。大家惊讶地发现,一些市场意识很强,人气很旺的名人,在撰写博客时,频频出现语言运用方面的“低级错误”,对语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

古今中外,一直不乏“推敲”文字的佳话。即便到了网络时代,我们阅读优秀作品时也总能感受到作者严肃恭敬的写作态度。

请以“敬畏文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的语段,语段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敬畏文字的内容,我们写作的思路应在其中寻找,我们要找出符合我们写作要求的一种解释,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以“敬畏文字”为题,要以敬畏为主,主要通过文字的严肃性来写,可以两种思路:一个是论述文字的严肃性,一个是写一篇记叙文,来写对文字的态度,一个是正面态度,刻画一个敬畏文字的正面例子,也可以写反面例子,也一件不敬畏文字的例子。

【形式创新】我们可以写自己的敬畏,也可以写别人的敬畏,也可以写动物的敬畏,只要围绕敬畏来写,那种思路都可以。

【形式创新】我们可以写一种事情,也可以写几种,写几种时,可采用小题目引领的方式,可能为文章增加加分点。

【文体选择】写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选择自己擅长写的文体即可。


精彩语段四:


01


面例一:欧阳修、鲁迅

“文章不厌百回改”,多改才能出华章,在写作时,要敬畏文字,尤其在语言运用上严肃恭敬,写出好作品。

“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之于语言,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们无不戒嗔戒怒。欧阳修便可算作其中的代表。这位“北宋文坛领袖”,其咬文嚼字的功夫相当地道,写好的文章常挂家中以便随时修改。类似的还有鲁迅先生。在翻译果戈里的《死魂灵》时,译到“近乎刚刚出浴的维纳斯雕像一句”方オ写先生没有见过,便到各地的图书下注释。由此可见我们今天赞颂先生的文章岂是吹捧,连一小段注释都不愿敷衍的人,对古老而艰深的文字时刻心怀敬意,正是这种敬畏的存在,先生的文字乃至无数文豪的作品,オ能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精神的大光。

02

周华

风萧动,鱼龙舞,沧海桑田,华夏精魂。文字,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精华,我们需要敬畏文字。

身体挺拔,焕乎山东大汉之气魄!オ思敏捷,满浸荆楚文化之浪漫。他,便是当代书画大师周华。周老曾说,他潜心创作书法时,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收自己抒发情感时描出的文字。周老还说,文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他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的象征。敬畏文字,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反观现在,大多数人都在追名逐利,在铜臭间操劳操心。世俗的烟雨,侵蚀了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网络的轰击,民族文化的根基逐步沦陷。如果我们不敬畏文字,那么将来,文化的传承,汉语的使用,难道不会越来越差吗?

03

王羲之

敬畏文字,因为它承载着民族独特文化的魅力。无论是中文英语或是法语,它都凝结了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王羲之从小是一个贪睡的孩子,为此他经常受到先生的批评,但他敬畏文字,并热爱文字在笔尖的流动,他钟情书法,并下决心自成一派。从此他克服了贪睡的毛病并跟随先生认真学习书法,最终他的书法使中国的汉字走向世界,直到如今,王羲之的书法都被日本韩国的书法家赞叹。古今中外无数先哲无不用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唯敬畏文字,才能成就理想;唯敬畏文字,才能走向世界。

一叶扁舟,苦心精学。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年幼时就十分喜爱文字,每日研究汉字的组成结构,领悟其中的奥秘。于是他整日临池而坐,提笔将心中的敬畏之情嵌刻于纸上,用满腔的热血缔造出了入木三分的辉煌。他若无对文字的敬畏之情,又怎会产生出每日临池苦练的勤奋好学之念呢?正是源于王羲之对文字的敬畏与热爱之情,给予了他勤学苦练的动力,提供了入木三分的精神基础,使他成就非凡。

04

现实社会反例

然而,我却也看到,一些国人对待自己的文字是那样的草率,“恐龙”“粉丝”等词汇大范围流行于网络。于我看来,这无异于对文字的亵渎。他们缺少的是对文字的敬畏,因为他们从没想过文字代表着什么。文字的敬畏,当来源于对文字所蕴含的知识的敬畏。翻开课本,我们平时学习的哪篇课文、哪条公式、哪个定理,不是用文字而写成?文字好像一条从古延伸至今的通道,将前人的知识、前人的成就,完完整整地教给了我们“踩我们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得以进一步发展,创造出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当敬畏前人的智慧,更当敬畏承载着它们的文字。文字的敬畏,当来源于对文字所蕴含的情感的敬畏。

05

面例组合二

文字,是一个时代的命脉,敬畏文字,便是敬畏一个时代的文明。听,是唐朝在狂傲地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看,是如月的宋朝高踞在夜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瞧,是晋朝的衣袂在历史的长风中飘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代的碎片被文字粘合,光彩熠熠地照亮着古往今来的路。古代的泣血诗篇,当代的鸿篇巨著,文字穿行其中,让时代文明的堡垒永远伫立在那里。其字何烂烂,其文何煌煌,浩瀚如烟海,博大似汪洋。

06

面例组合三:曹雪芹、马克思、陈景润

漫步于历史长河之畔,行走于各国名人之间,严谨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若无十年的反复修改、增删,曹雪芹又怎能著就文化昆仑《红楼梦》呢?若无三十多年查阅资料、奋笔疾书,马克思又怎能写就令人瞠目的《资本论》呢?若无演算周密草稿满筐的血汗,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数学明珠而享誉世界呢?试看现在,有的学生做题马虎大意,常常有意料之外的失分;有的医生写字潦草,造成病人吃错药等无法挽回的结果。由此可见,于情于理,我们都应敬畏文字。红尘滚滚,人心喧嚣。人们原来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与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我们要学会对正义的析求,对真理的向往,让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理性实现回归,让内心真正变得强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