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大箕铺]大箕铺红色故事之十:流落民间的巾帼英雄/万敬平

 黄石新东西 2023-04-28 发布于湖北





大箕铺红色故事之十:

流落民间的巾帼英雄

万敬平

在1200余名载入史册的大箕铺革命英烈中,妇女只有47人。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怀疑妇女对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否定妇女在大箕铺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的地位。比如龙山妇女天足会首任会长龚秀莲、曹大骏烈士的夫人吕相珠、曹奉璋烈士的夫人、曹祥风烈士的夫人都为革命英勇献身,都有明确的事迹可考,都没有载入烈士名册。
其实,在大箕铺革命老区,巾帼从来就不让须眉,妇女作出的牺牲和贡献一点都不比男人少,在建设苏区保卫苏区的许多工作中,妇女甚至比男人更为便利也更为出色。妇女们不仅参加红军和赤卫队直接参战,还组织成立互耕队、支前队、救护队、洗衣队、制衣队、慰问队、宣传队、筹粮队、扩红队、情报队和交通站,做了大量后勤保障、敌情侦察、情报信息传送等工作。苏区沦陷后,他们有的被无情杀害,有的被反动民团贩卖,有的东躲西藏、飘零他乡,苟活于人世,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磨难和心灵煎熬。
焦子英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游击队长,有着超乎寻常的坎坷人生。她是龙山镇鹿耳山乡(现金湖街道焦和村)人,自幼被姑母抱养,长成后有了第一次包办婚姻。当大革命洪流席卷而来,她积极参加妇女运动,担任妇联主任,解除了包办婚姻。1930年,她担任大冶县苏维埃政府劳动部长,与县苏维埃农场场长曾排甲结为伉丽,可是曾排甲在1931年攻打阳新马家铺时牺牲了。她只能化悲痛为力量,潜心投入革命工作。她也因出色的工作业绩8次受到上级表彰,并升任为鄂东南道委委员兼妇女部长。1934年主力红军长征转移后,敌人以十倍的兵力对湘鄂赣苏区进行疯狂围剿。1936年,特委书记江渭清让焦子英带领17人穿插到敌人后面牵制敌人,掩护特委和主力转移,他们出色完成了任务,却与主力失去了联系,从此,大幕山区有了一位双枪白马、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女游击队长。1937年全民抗战爆发后,组织上派人找到了焦子英及游击队,经组织介绍她与平江一位游击队长江有书结了婚,婚后二人回家探亲,不久发生了“平江惨案”,她又一次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二人一起在湖南务农、一起四处寻找组织、一起到江西逃反,又一起被捕坐牢,最后江有书却因为她失去了生育能力遗弃了她。她在宜春举目无亲,只得做点小生意度日,不想碰到了湖北天门的一个马戏团,她自告奋勇表演了一套马上枪技惊艳四座,也惊倒了团长岳邦林,从此,她成为马戏团的台柱,她的马上枪术成为马戏团的压轴好戏,她也就成了著名的马戏婆。1955年,她和丈夫在江西遂川县定居下来,一个在泉江镇卫生院当清洁工,一个给人当保姆做家政,过着平常而又安宁的生活。20年之后,江西省委书记江渭清来到遂川县视察,意外地见到了老战友焦子英,“马戏婆”神秘的面纱才被揭开。后来她还担任了遂川县政协委员,为她的晚年涂抹上一层温暖的色彩。
石菊英的人生似乎没有那么多传奇故事。她是龙山区小箕铺乡北辰湾(现属阳新县白沙镇)人。1930年,20岁的石菊英与父亲、大哥、二哥一起在小箕铺参加了红军,跟随红16军转战鄂东南,后来红16军与红18师合编成红6军团,她又跟随红6军团进入湖南作战。再后来她被调入鄂东南野战医院二分院8所任副指导员,日复一日,翻山涉水,风餐露宿,救治伤员。1933年秋,敌人调动50万兵力,发动了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空前绝后的大围剿,她的3个亲人先后在反围剿战斗中牺牲,她自己也在“燕厦之败”中被捕。敌人对她用尽酷刑,但她守口如瓶,最后被打成残废,被叔父抬回家中救活,从此她与党组织和革命队伍失去了联系。伤病痊愈后,经家人安排,她与大箕铺镇方至畈村秦兴垴湾曹衍思成了亲。新婚之夜,石菊英将自己的人生历程、身心创伤,特别是自己已经失去生育能力的实情向丈夫和盘托出。丈夫也是深明大义之人,夫妻二人在新婚之夜盟誓:永远保守这个秘密。后来他们从徐家庄领养了一个儿子,她虽然左手残废了,也不能下田劳动了,但她用剩下来的另一只手纺纱做饭、操持家务,带大了儿子和7个孙子。2003年重阳节,已经93岁高龄的石菊英自知不久于人世,才向儿孙们诉说了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
贾鸾仙是大箕铺镇石应高村人,著名革命先烈石继民的夫人,她的事迹在大箕铺却鲜为人知。其实,贾鸾仙也是阳新县妇女解放运动的杰出先驱。她因反对包办婚姻而出走而投身革命,1928年担任阳新县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经常到大箕铺组织扩红、支前等革命活动,但不为史传。她在大箕铺最出彩的故事是在石继民的前妻曹本等牺牲后,她随石继民和手枪队来到石应高转移装着机密文件的4只皮箱,有粗有细、有勇有谋,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后来她与石继民结成革命伴侣,视石继民、曹本等烈士的两个儿子如己出,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母爱和关怀。1935年7月,石继民在通城县麦市河突围时壮烈牺牲,她和两个孩子也落入敌手,被押解到湖南邵阳监狱关押。狱中,她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敌人无计可施,只得将两个孩子释放,将她继续关押。1937年,国共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国民党对涉共嫌疑分子需要出狱担保人,有条件地予以释放。她为了尽快出狱寻找石继民烈士的两名遗孤,经人介绍嫁给国民党某部机枪排排长王石泉。出狱后她历尽艰辛找到了二儿子子石教福。但大儿子石教祥失踪了,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从此,她和石教福跟随王石泉流落到湖南省湘潭县乌石镇洋塘村桂花自然村落户。解放后,她重新参加了工作,担任湘潭县珍奇乡妇联主任,1959年她还见到了彭德怀元帅,将自己的呈情报告托彭老总转呈中央,但不久庐山会议召开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她的报告最终石沉大海。需要说明的是她流落他乡可能对石继民烈士的后人多少产生一些影响。比如他们都姓王,比如他们以他乡为故乡,比如做合同工的王友如(石义丰)被清退等等。
刘凤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农村妇女。她是大冶市大箕铺镇刘逊村人,幼年被抱到后畈村万家湾做童养媳,好在婚后夫妻恩爱。大革命失败后,曹玉阶曾到他家躲藏,并发展他的丈夫万金川入了党,夫妻二人都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家也就成为共产党人的交通站。万金川积极参加夺粮斗争、土地改革,后来担任龙山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凤也担任交通员、参加妇女协会的支前、洗衣、制衣、扩红等工作。她有一双巧手,纺纱织布、做鞋制衣无所不会,别人一天做一双鞋,她两天做三双鞋,因此,凡是革命妇女得过的荣誉她都得过,是大箕铺苏区妇女们追赶的标杆。不幸的是,时代的尘埃落到了她的头上,1931年7月,她的丈夫万金川被当作改组派错杀了,她无法接受这山崩地裂般的变故,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但她不能不接受,她只能用拼命工作来减轻内心的痛楚。好在党组织没有把她当作反属看待,家乡人民也对她给予了适当的关怀和帮助,也允许她继续参加革命工作。在工作中她又与后畈村农会主席万孝禄结成了革命伴侣。可是结婚不到一个月,敌人对鄂东南地区的第三次大规模围剿开始了,万孝禄只得告别妻子随赤卫队转移到过雾坎躲藏。敌人长时间的围困使赤卫队断粮了,万孝禄不得不下山运粮,夫妻二人忙碌了一夜将一担谷舂成白米,已经是红日东升,万孝禄挑起提子正准备出发,敌人围上来了。他们当着她的面用最惨无人道的手段杀害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又把她卖到了鄂城白区。后来她逃了回来,继续参加革命活动。1933年大箕铺苏区失陷后,她又被民团卖过两次,她都逃了回来。其中原因她自己讳莫如深,而外人有说是因为他丧失了生育能力的,有说是她一双小脚不能参加生产劳动的,更有甚者说是她克夫的,总之她是被遗弃的。我们无法想象她的心脏到底有多大,能够承受如此频繁如此强烈的屈辱和痛苦。解放后,党和政府给她家送来了一块光荣烈属的牌子以示褒扬,后来又为他第一任丈夫平反昭雪,每年春节,领导们还要送来几斤肉、几张年画以示慰问。生产队的时候对她也比较照顾,安排她做一些看鸡养猪之类力所能及的农活。老了她又重操旧业,以纺纱织布为生,直到离开人世。


万敬平,1961年生,大冶市人,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业余创作,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百余篇。报告文学《保安湖写意》曾获文化部文艺报主持的全国报告文学二等奖(1998年度)。著有长篇小说《青春抛物线》、《命运相对论》。写过电视剧本。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法律顾问:刘太平  向其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