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辅资料太多不会选?看这里,手把手教家长选出合适的教辅资料

 圣龙领主 2023-04-28 发布于重庆

最近后台很多家长让我推荐教辅资料,写篇文章算集中回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目前而言,我所了解的教辅资料,只有人教版、武汉地区、初中数学的。所以,如果超出这个范围,我是很难推荐到具体的书名的。那么面对很多家长来问小学的,又或者是初中其它地区其它版本的教材的,该怎么办呢?这篇文章就讲一下挑选合适的教辅资料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学会。

看了一下后台粉丝数据,80%都是女性,想必还是妈妈们管学习的多,要把一件事讲清楚,老师通常是举例说明,但是这个例子如果学生也不懂,哪这个例子就举得毫无意义,为了让各位妈妈们能明白如何选教辅资料,我决定用选护肤品的方法,来解释说明一下。

确定肤质

图片

妈妈们在选洗面奶、爽肤水、乳液、精华、面霜的时候,都会被问的一个问题是:您是什么肤质。油性的,中性的还是干性的。如果连这个都不清楚,选出来的大概率是不合适的。

选教辅资料也是一样的,教辅资料大体分为三类:

  1. 知识归纳型(油性皮肤)

    这类主要是同步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题型、易错点的讲解、归纳为主的参考书。

  2. 学习笔记型(中性皮肤)

    跟知识归纳型有相似之处,虽然也是归纳知识点和题型,但是不是直接以文字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是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填写,思考,总结规律。

  3. 题型训练型(干性皮肤)

    这种整本书全都是题目,没有什么多余的废话。

学科不一样,孩子的学习总结归纳能力不一样,选择当然不同。比如我读书的时候,数学可能看完课本直接刷题就行了,那我直接就买干性的题型训练书就好,但是英语我就必须买油性的知识归纳型资料,这个家长自己拿捏。

图片

确定产品

图片

在确定了选哪一类教辅资料之后,就是选合适自己的产品了。这时候你去问问柜姐或者代购,他们通常会问你预算多少,这里我们把价格对应一下教辅资料的难度,那么大家就应该能明白:不是越贵(难)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那么如何选出适合自己孩子难度的资料呢?这里给几个办法。

  1. 去学校旁边的书店,问问老板,学校发的是什么资料,大家买的多的是什么资料。学校的快班和平行班,往往用的资料不一样,这时候你就大概知道不同资料的难易程度了。

  2. 选择销量口碑比较好的教辅资料,买回去给孩子试一下。拿数学资料来说。如果是题型训练的,那么选已经预习过的一个章节,从60%的位置开始给孩子做测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这一章正好10道题,你就拿第7题给孩子试一下会不会做,如果会,就做8,9,10。如果不会,就做6,5,4,3,2,1。

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孩子8,9,10基本都能做出来,那么这本资料就偏简单了,如果孩子每次只能做出前面的1,2,3,那么这本资料难度就大了。合适的教辅资料,应该是有的会,有的不会,但是会的要多于不会的才好。当然,这里不包括什么计算天天练那种不需要动脑子,纯为了刷题准备的资料。

顺序合理

图片

所有的笔试考试,自学方法都是一样的。这就好像你要化妆出门,一定是先基础护肤,步骤都是先用水,精华水,再用乳液,最后用面霜。做完基础护肤后,防晒、隔离、底妆、定妆、眉毛、眼妆、腮红、高光修容,最后是口红。回家之后,再按照步骤卸妆。

这里我们把基础护肤等价于基础知识过关,把中间化妆的部分等价成专项训练(对眼妆,眉毛,腮红等专项强化),把卸妆等价于综合套卷。这时候你应该就明白了,没有那个是先化妆再补水的,一定是按顺序来的。

基础知识点过关这件事非常重要,就像化妆前的基础护肤,贴一张面膜和没贴的都有差别,更别说随便糊弄两下和完整走流程的差距了。大家都知道,一次两次糊弄一下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出差别,但是时间久了你的皮肤就会出各种问题,那时候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弥补,得不偿失。

图片

基础打牢的情况下,我们开始做专题拔高的强化训练。不同的知识点,有不同的技巧和方法,就好像眉型,你首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然后再反复练习,抱着每次都能画出相同的效果。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事挺麻烦又难做好的,于是很多人选择了半永久纹眉,学习上就没办法这样偷懒了。

专题之所以比做基础知识难,主要是因为专题里面的题,很多是联系前后知识点的综合考察,而基础练习更多的是对本章节的内容考察,所以难度上明显要小很多。

既然是综合性考察,为什么不能用套卷代替专题训练,一定要先做了专项训练之后,再刷套卷呢?

专题虽然是联系别的知识点考察,但是每个专题名称还是给到了一定的提示作用,比如你八上做一个专题叫:旋转手拉手构全等,那么你在做题的时候,其实还是有个大体方向是用旋转手拉手模型去解决问题。但是如果你做套卷,看见一个题,就并不清楚它是考察哪一个知识模块的内容了。这对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

图片

为什么把刷真题卷看成是卸妆呢?

一方面我主张从课本里来,到课本里去的教学理念。最后做套卷的时候,看见每个题,应该知道考察的是课本那个知识点,我之前做过2019-2020江岸区八上期中考试的试卷分析,随手选前面几题给大家看看:

图片

图片

其实整张卷子几乎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对应的考察知识点,只不过很多学生从来不会真的像这样吃透一张数学卷,大部分总能把做错的和不会做的搞清楚就不错了。

另一方面,理科类的学习,特别是数学,都是一个把书读厚再读薄的过程。在专题练习的时候,你可以一题多解,扩展思路;也可以补充串联前后知识点,把笔记写的尽可能详细。这是把书读厚的过程,当你开始做套卷梳理知识点的时候,就是把书读薄的过程了,不断的删繁就简,归纳总结,最后留在你脑子里面的,不应该是那些套路和技巧,而应该是定理和概念。

最后再次强调一下,考前一定是做真题卷,不要去做那些乱七八糟的模拟卷,认真吃透每一套真题卷,比你刷一堆模拟卷强多了。

总之,想学好一门科目,一定要三步走,自学课本基础过关,专项训练拔高难度,综合套卷回归课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