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默使人阴损

 雨萌小站 2023-04-28 发布于辽宁

Apr.

28.2023

最近孩子处在语言爆发期,经常语出惊人,让我感叹原来他居然知道这么多东西。那天看卡片,他指着一只五彩斑斓的鹦鹉,我以为他要说“小鸟”或者“飞”,结果他发音标准地说:“鹦鹉!”吓了我一跳。其实自己陪孩子的时间很有限,原来不觉得有缺失感,可随着他越来越多的技能被发现,且这些能力都不是我授予的,便会恍惚间感到震惊,甚至有点畏惧,这还是我那个懵懂无知的小婴儿吗?

人学会说话,起初都是为了完成沟通,通过表达使自己的诉求得以满足。比如一个孩子在不会说话的时候,我们是很难判断他的需求的,只能依靠他的表情和行为来粗旷猜测,渴了、饿了、尿尿、拉臭,还经常容易猜错,而且就算猜对了,也都演变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了。

不过在孩子学会说话之后,情况就好多了,我们可以询问他的需求,有时候还能收获他视野下的生活。比如那次他从我的被子里挣扎着爬出来说:“雀黑!蜘蛛!”我才知道原来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妈妈的被窝并不是温暖和谐的,而是黑漆漆的未知,隐藏着看不到的危险。

虽然我们在学会说话的那一刻会收获无与伦比的成就感,但很快另一波新的问题也会崭露头角,那就是因为语言而导致的不愉快。

一直以来,我都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至少是不愿说话的人。原因很难追述,不过我记得最早一次对语言的失望,是来自幼年时的一次对话。当时我兴致勃勃地和对方讲述一件事,以为会引来赞扬,可最终得到的却是否定和埋怨。于是那时我在心里想——我再也不说话了,永远永远,不说话。

小孩子的承诺像一片枯叶,完全没有自保的能力,很快我就恢复了语言功能,继续滔滔不绝了。可是那件事我至今仍记得,我在那之后学会了闭嘴,因为我意识到,只有沉默不代表欺骗,只要我不说话,别人就无法伤害我。

后来的成长中,这种观念避免了很多次争吵,可我也不会忍着让自己变得可怜。沉默的人自有其处理问题的方式。

小学时的一段时间我们流行踢毽子,一个羽毛毽球卖两块钱,我觉得很贵,不过还是买了一个和同学们一起踢。但是刚买几天就突然找不到了,于是接下来的时间我都很失落。直到一个同学跟我说,看到我的毽子被一个男生拿着玩了,那个毽子的蓝色羽毛缺了一角,底部垫片还有我修理过的痕迹,是无法抵赖的。可是我的朋友们去找他理论,都没有要回毽子,她们便怂恿我去争辩,可我一直沉默,她们说我懦弱,我也默认着。某天下课后,我眼看着自己的毽球被男生粗暴地踢踹,可我依旧沉默着。那天体育课时,我偷偷拿了那个男生的铅笔盒,扔到了女厕所的垃圾桶里。我不知道铅笔盒里有什么,可是那一刻我想这里面最好有他视为珍宝的所有东西。

从那以后,任何争吵我都觉得没什么可怕的了,那些喜欢张牙舞爪解决问题的人,叫嚷得振聋发聩,理论得口若悬河,他们好像能把人拽过来一把撕碎,可我却觉得他们很脆弱,一点也不吓人。我只害怕那些受了委屈也不吭声的人,那些从不争辩,从不谩骂,眼神坚定且面无表情的人,他们才是最可怕的。

还是小学的时候,鼓号队每天下午训练,我打大鼓,给我们分鼓的女生总是把一个坏鼓槌的大鼓给我,那个鼓槌下面有一截锋利的铁片,很容易划伤手,可她总是看准了要把那个坏的给我。后来她的自行车座被划开了一道口子,是我的破鼓槌做的。

也许从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争辩没有用,语言不能帮我解决问题,可是沉默可以。虽然我不会尖叫着让人们知道我不好欺负,可我自有一套公平在心里,我绝不会亏待自己。

如今想来,我好像只学会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快乐,用眼泪表达悲伤,可是没有学会用语言表达愤怒。在所有气恼的困境中,我都暗暗沉默着,在没有话语权的日子里,我偷偷报复着所有对我充满恶意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