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安水如 2023-04-28 发布于山东

记得在上中学的时候,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学过一篇古文,名为《师说》,作者是韩愈,为唐代中期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在文中,作者开篇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篇如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韩愈的《师说》这篇文章可知,老师的职责就是为了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那学生去跟随老师学习,自是为了学道习业解惑的呀。

▲网图,侵删,谢谢

1、学道

作为唐代时期的教育家,韩愈认为老师的一大职责是传道,即通俗所说的「布道」,那学生接受教育的一大目的,自是学道的呀。

什么是「道」呢,安水如觉得,不论是谁,我们都是需要花时间来去理清楚、弄明白的。不然,这老师会是不知道要如何来去布道,而学生则会不清楚要如何来去学道的。

多年来,安水如就在「何为道」上做过孜孜不倦的探索,觉得,也许,那孔子之师所遗留下来的已是传承千年的《道德经》,就已是对其做了最好的诠释,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安水如看来,老子的这段话是在告诉我们说,「道」这个东西不仅是个客观的存在,更是先于天地而生的客观存在,为天地之母,即今天科学家们所说的「万物本源」。这人世间的万物都要受制于它。

而在我们出生之后,最该学习的首先就是去了解这个世间万物的本源,即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和本有规律。其中,这万事万物即是将我们人类自身都给蕴含其中了的。因为,我们人类自身也是宇宙的一份子,属于自然之子。

其次便是,我们需要弄清楚哪些场所是能布道的,即我们要如何来去选择能够教我们习道的老师。但见韩愈在《师说》中说,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安水如觉得韩愈的这个选择习道老师的技巧是可取的,即,不需要看那人是比自己年长还是比自己年幼,是身份尊贵,还是出生卑微,只要那是存在有道的,那就是我们的老师。

为此,安水如倾向于以自然为师,以万物为师。因为,这世间万物,这可爱的大自然都是存在有道的。经由万物,我们便可入道,即万物皆可入道。万物皆是有道的

再便是,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人能习道。在安水如看来,成人比小孩更需要习道,即花时间去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因为,作为父母,我们若是不懂「道」,那可是容易成为糊涂虫的。

而父母若是成了糊涂虫,那可是不大可能将手中的孩子给养成既清透又睿智的且是懂得如何来去安身立命、自我呵护的不张扬的淡定之娃的。

但现在的世界,成人只知道为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而自己却不知道要去学习,这就诚如是韩愈先生所说的那样,“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最后便是,要清楚明白到,孩子所学的那些语数英等学科知识,并不属于「道」。而这,早在唐代之时的韩愈,就说得很是清楚,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网图,侵删,谢谢

2、习业

习业,在安水如看来即是掌握谋生的能力,如技能、本事等。如经由高考,一些学子进入医学院去学习医术,而后便是持医术来去安身立命,一些人则是学了其他的技能,如琴艺、绘画等。


韩愈所说的「授业」,就是说老师要教孩子如何来去谋生,并教孩子关于本技能的一些伦理守则和法律边界,以让孩子能够在安身立命上走得顺畅一点。


而这,在很多的学校,如医学院、师范院校、烹饪学校、艺术学院等,我们手中的孩子们都是可以接受到较为专业和系统的技能训练的。


对于此类内容的学习,安水如认为在学好课堂所学的同时,我们理应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毕竟,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不一定会是成为孩子往后的谋生之能,但常年爱着某种兴趣,那可是能够让孩子走向专业的。


倘若父母或老师总是逼迫孩子去学习让孩子了无兴趣的东西,那孩子是需要额外拿出一部分精力和能量来去对抗自己内心的不悦和不喜的,而这将会大大阻碍孩子的潜能发展。


倘若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且是能够用心去学习,那在父母的支持和帮助下,孩子是容易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学有所长的。


像中国的知名作家庆山在平日里头就会竭尽所能地提供相应环境和资源来去帮助孩子尽情地绘画,以至于她家的姑娘在十来岁的时候就以插画师的身份与人合作有一本书。


以故,在安水如看来,学好课堂所学与发展个人兴趣是既不矛盾又不冲突的。即我们的孩子不需要为了发展自己的个人兴趣,就将那学校设置的课程都给荒废,乃至于抛弃了的。

庆山女儿的画:庆山的微博,侵删,谢谢

3、解惑

在这人世间,不论成人还是小孩,那都是会有困惑和不解,且是在不同阶段,往往会是持有不同的人生困惑的。我们人类的一生,就是在作解一个又一个的困惑中走过一个又一个的迷宫。


正因如此,较之于孩子,作为成人的我们,更需要去学习如何来去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而不是说在离开学校之后,我们的教育,就是到此为止的。


但要清楚的是,作为成人,我们不该在各类学科知识的获取上投入太多的精力,但要懂得如何来去为自己的人生和学习做减法,以让自己能够成为孩子和自己的「困惑解答师」。


这也就是说,在年幼之时,我们常是需要经由问人来去解答自己的内心困惑,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是需要且是可以获得自我解惑的能力和本事的。


而做到这,我们就需要学着去为道。而「为道」又不同于各门学科的知识累积。「为道」更多是要我们如何来去勤恳习练,而非奋力阅读,努力背书的。即「丹书万卷,不如守一」。


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将自己的心给一点点地澄明下来之后,那心底的很多困惑,都是能够有所清晰的。而这,就好比是清湖见乱石,亦或说澄镜照万物。


以故,较之于找人解答自己的心头之惑,我们更应该是学习如何来去解惑,怎样来去对治自己的内心,以让自己的心,能够像那山间的清湖,可以见到那湖底深处的乱石,究竟是怎般的样子。


而一个比较好的老师,在安水如看来,那就不仅仅是在那勤恳地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好的老师更应该是懂得引导学生如何来去成为自己人生的「困惑解答师」

▲网图,侵删,谢谢

总结

在安水如看来,我们接受教育,就是为了学道习业解惑,即在学习体证这世间万物的自然规律和本质属性的同时,又能拥有那么一些技能来去让自己在这人世间很好地安身立命,更是能够让自己慢慢地拥有自我解惑和自我教育及自我成长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