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学人风采|吴式颖

 sun918 2023-04-28 发布于北京

吴式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吴式颖(1929~),女,祖籍安徽泾县,生于河南信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先生1949~1952年就读于华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1953~1957年由国家保送至苏联列宁格勒赫尔岑师范学院留学,系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教育学学者,当代中国卓越的教育史学家。

先生学成返国后,即全身心参与新中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是该学科建设伊始的重要开拓者与长期建设者。先生不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著述丰硕,是外国教育史经典作家,而且以其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团结全国各地教育史学者及其他学科学者,多方协同建设外国教育史学科;不仅为学科体系建设而上下求索,而且执教杏坛,甘为人梯,着意培育一代代后起之秀,为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做出奠基性贡献。

先生具有中国精神的全球史观,认为中国的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建设必须走中国道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新中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之初,先生就与诸位老先生提出,既要学习苏联,也不能照搬苏联;既要研究西方,也不能以欧洲为中心且局限于欧美研究,而是要以公正的人类文明史观,书写具有中国立场全球视野的外国教育史。这种精神体现于先生参编、主编、著述的历部著作与教材之中,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的《外国古代教育史》《外国近代教育史》《外国现代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程》,湖南教育出版社初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的10卷本《外国教育思想通史》以及即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卷《外国教育通史》,对教育史研究与教学具有引领性影响。

先生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力求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寻找多方史鉴。2006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先生领衔的集体成果《外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先生专著《俄国教育史——从教育现代化视角所作的考察》,开教育现代化历史研究与国际比较之先河。先生终身著史,以史育人,抱一而为天下式。先生的世界,深邃、开阔、从容、厚重且新颖,望之蔚然而深秀。

 

(华东师范大学王保星、中央民族大学吴明海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