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述13世纪中叶前的什叶派历史(一)、(二)

 ZDW的图书馆 2023-04-28 发布于湖北

写在正文前

这一系列文章是笔者上学期间断断续续写成。

共分六个大板块(这一次发布的一、二章内容比较简略,所以合并发布,之后中间的板块可能会考虑再细化成几个小单元陆续发布)

从什叶派诞生初一直到13世纪中后期蒙古重置伊斯兰世界格局为止

(以后有能力和时间再往后写吧==)

由于学业繁重、笔者能力有限

(非本专业+心态不好+懒..etc),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笔者借鉴的部分宗教相关著作容易带上其书作者自己的教派观点。这方面笔者确实没法区分,能做到的只有存而不论。

但文中存在争议或错误的地方在所难免,还烦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另外,笔者非穆斯林,神学争议我就不参与了。

下面是一段可有可无的序言部分:

什叶派,作为伊斯兰教两大教派之一,以其特有的宗教热诚和教义在伊斯兰文明历史上发挥了独特、重要的作用。纵观什叶派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其过程繁杂细琐、跌宕起伏,下属教派的历程则各有千秋,要从其中提取共性,总结归纳,使之成为较为系统的发展历程并非易事。而回顾国内出版的相关书籍,概述教派发展历史的书籍有《什叶派》、《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兰什叶派信仰总纲》《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等;研究地区性或什叶派下属教派的方面的书籍有《伊朗伊斯兰教史》、《伊斯兰伊斯玛仪教派简史》,研究当代教派的书籍有《宗教与国家:当代伊斯兰教什叶派研究》,其余的书籍则更多地偏向于对伊斯兰教这一大的范畴进行概述,如《伊斯兰教史》、《伊斯兰文化丛书》系列。然而事实上综述教派总体发展历程的书籍寥寥,或是年代久远、或是缺少注解、或是翻译生硬、或是选段零碎,令今人难以窥其全貌。因此,笔者欲进行一番尝试,对13世纪中叶前的什叶派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与浅析。

0

1

一、始于分歧,成于灾变——前什叶派时期与什叶派早期 (公元622年—公元680年)

1、事件概述

公元632年,先知默罕默德在众穆斯林的簇拥下去世,享年63岁,生前的他,纠合沙漠半岛的原始部落力量,使它从无知走向文明,从荒漠走向绿洲,短短十几年,以其个人魅力和军事手段,将半岛基本纳入伊斯兰国家的统治之下。穆罕默德去世后,阿拉伯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选择继承人,而正是这个核心问题埋下了后续派系纷争的思想土壤:当时选择继承人有两种先例供阿拉伯人参考,一方面是传统的部落公议制度,即恩格斯提到的晚期部落民主制:通过长老会议选举出部族首领;另一方面则是考量穆罕默德个人的主张,据传其晚年格外关照女婿阿里[1],出现了模糊性态度——这受到了传统部族内部的血缘论的影响。据传圣训中,先知向人们说道:“我是谁的主人,阿里就是谁的主人”[2]。由此观之,默罕默德的模糊性态度给予了后来阿里党人(什叶派雏形)反对正统哈里发的理论来源。

图片

颇具争议的名场面

除了统治阶级内部出现继承分歧,阿拉伯人还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势:一方面,阿拉伯部落人心不齐、各怀异心。通过先前的传教遇到种种困难,可以看出阿拉伯地区的部落分散性较强,且归顺穆罕默德或是因其个人魅力,或是迫于政治形势签约,或是受到现实利益感召,而多神教、自然崇拜的根基尚且牢固,伊斯兰教的影响力尚未完全渗透整个半岛,故而在穆罕默德死后,许多部落想要再次回到过去的松散游牧时代,纷纷向现有的政权发起了挑战;另一方面,长期抗衡的东罗马和波斯都感受到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威胁。东罗马的希拉克略皇帝改革军区制度、大败波斯,实力正在上升,而波斯因为首都位于泰西封(两河流域中心),直面阿拉伯人的威胁。两国出于各方面的考量,必然会沿袭其过往对半岛地区的控制分化并重的政策,对阿拉伯半岛势力再扩张已是箭在弦上。

因此,确定继承人,勘平内乱,成为了阿拉伯人最紧急的事情。在先知去世的第一天晚上,麦地那的辅士召开“塞基法会议”(意为“有篷的场院”),准备单方面推举赛尔德·本·欧拜德为领袖。阿布·伯克尔、欧麦尔、阿布·欧拜德三人闻讯后,立刻采取果断行动[3],迫使在场的辅士们承认阿布·伯克尔的新领袖地位—哈里发。阿布·伯克尔雷厉风行,很快总揽大权,派兵遣将,平定内乱。

2、塞基法会议的影响

不难看出,塞基法会议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以阿布·伯克尔为首的迁士[4]派发动的一次夺权行动,他们挟持了在场的辅士迫使其承认伯克尔的合法地位,使得部族公议良好的先例被推翻,先知早期设想的部落民主制度也因此受到破坏。伯克尔的行为,激起了阿拉伯人内部的强烈反应,“里达”(意为“叛教”)事件不断发生,其中叶麻麦哈尼法部落的穆赛里姆(麦斯来麦)自称“先知”,奉至仁之主(Alrrahman)为主宰宇宙之神,基于部落原有的基督教传统,企图构建一套新的一神教体系。伯克尔在位期间,之所以一直忙于平息内部叛乱,与塞基法会议有重要关联,而该会议另一个深远的影响则与阿里有关,据《伊斯兰教什叶派》记载,当时的阿里听闻穆罕默德去世的消息后连忙回来办理丧事,然而伯克尔一众却在没有通知他的情况下召开会议,夺取穆罕默德一手创立的宗教公社(“乌玛”)领导权,阿里听闻后“连连叹息”。阿里的缺席,推动了“阿里党人”的产生,他们不满伯克尔无视程序夺权之举,认为阿里最有资格继承乌玛的领导权。

图片

(二)圣主殉难,信众举义——阿里被弑与“阿里党人运动”

1、阿里被弑

(1)隋芬之战

公元656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因调和国内矛盾及用人不当被埃及人刺杀,阿里被拥立为第四任哈里发后,然而部分圣门弟子以及叙利亚总督、奥斯曼堂弟穆阿威叶纷纷反对阿里统治,先后爆发了骆驼之战和隋芬之战。在后一场战役里,阿里在将要胜利时服从于穆阿威叶方要求使用《古兰经》进行裁决的诡计,导致士气大跌,其中一部分士兵因此出走,史称“哈瓦利吉派”(旧译为“哈列哲”或“哈列吉”派,意为“出走派”),他们主张穆斯林人人平等,无视种族、贵贱之差异,甚至提出“人人都可做哈里发”的主张,这一带着传统原始部落色彩的观念在当时受到了一部分人,特别是后归依伊斯兰教而受到原教徒迫害的新穆斯林的欢迎,他们因隋芬之战的出走而受到阿里的打击。

隋芬战役的结果导致阿里丧失了哈里发的名号[5],给予叙利亚的穆阿威叶夺权之名义,而哈瓦利吉派的出走与反抗,让阿里再也无法拢聚内部势力,为他的死亡埋下隐患。公元661年1月24日,阿里在库法城的大清真寺被哈瓦利吉派的阿卜杜拉·赖哈曼·伊本·穆勒刺杀。

图片

(2)“阿里党人”与其运动

阿里党人,顾名思义,是支持阿里当选哈里发的群体,现在被普遍认为是什叶派的前身。最初,这是一个由阿里的亲属、家人、被保护人与亲信组成的小型团体。缘起穆罕默德时代,成型于赛基法会议,党人中表现积极者有波斯人赛尔曼·法里西、阿布·达尔·加法里等人。该团体认为阿里是穆罕默德后合法的继任者,依据有,一方面,穆罕默德曾向他人暗示过阿里的接班属性,[6]另一方面,阿里党人认同以先知的亲属关系为基础的封建正统主义原则(阿里是先知的堂弟兼女婿),其需求的激化形成于赛基法会议伯克尔夺权后,在阿里被弑后进一步激进。

阿里党人是什叶派的前身,也是其派别政治建构的基础。在阿里被害前,阿里党人并没有非常明确、统一的目标,成分非常复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其他不满奥斯曼任人唯亲行径的部落、早期因为赛基法会议失去当选哈里发可能性的辅士派[7],另外还有一部分潜在的波斯被保护民,寄希望于重心在伊拉克的阿里党改善其生活条件。

0

2

二、圣裔殉难,举义起兵——什叶派正式形成、第一次分化与第一抗争期(公元680年—公元749年)

(一)卡尔巴拉惨案与穆赫塔尔起义

1、卡尔巴拉惨案

(1)事件概述

阿里被杀后,穆阿威叶僭称哈里发,并建立了世袭封建制的倭马亚王朝(公元661年——公元750年),前文提及,阿里党人的组织形式较为松散、成员成分复杂,因此在这段期间分裂成多个派别,各自争取利益,而“还政于阿里一系”这一要旨的追随者不断减少。信徒们寄希望于第二代伊玛目:阿里之子哈桑,然而哈桑在库法继任不久就与穆阿威叶达成和平协议,阿里党人运动陷入十余年的低谷期。直到公元669年,第三代伊玛目——哈桑的孪生兄弟侯赛因继任[8],阿里党运动才迎来新的高潮与转折点。公元680年,穆阿威叶去世,叶齐德即位,如若说之前人们还慑于对穆阿威叶暴行的集体记忆而不敢反叛,那么其去世后,受倭马亚家族压制的势力纷纷抬头,被史学家概括为“第二次内战”。[9]

借此良机,侯赛因应库法的众信徒邀请前往该地举事反抗阿拉伯统治,然而在卡尔巴拉被倭马亚军队击败,侯赛因惨遭杀害,史称“卡尔巴拉惨案”,后来的什叶派将这一天定为“阿舒拉节”,纪念侯赛因的殉难。

(2)事件影响

卡尔巴拉惨案是阿里系族裔第一次被代表官方的政府军队戕害,直接地激怒了阿里党人,加速其活动重心由宗教正统向世俗政治的转变;同时唤起了当时其它势力对阿里时代和反抗暴政的集体记忆,许多势力再一次归入阿里党下,推动了什叶派的传播,随后数年内,在其宗旨领导下爆发了大大小小的起义,冲击了倭马亚家族的统治。同时知识阶层、神职人员加速了对“归政”合理性的理论构建,基础性的教义框架在随后的数十年内逐渐建立起来。

图片

2、“马赫迪说”与穆赫塔尔起义

(1)事件概述

公元685年,来自伊拉克的阿里党人穆赫塔尔(al-Mukhtar)以侯赛因的同父异母兄弟、阿里第三子穆罕默德(又称伊本·哈乃斐亚 Muhammad ibn Hanafiya 非先知之女法蒂玛所生)的名义起事,占领库法。期间改变传统的“归政阿里”这一宣传口径,创造了救世主马赫迪(Mahdi)即将降临的教义,预示人人平等的时代即将来临,吸引了大批毛拉(mawali)[10]的支持,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与倭马亚在伊拉克南部一带拉锯数年。687年,起义失败,穆赫塔尔战死。700年,哈乃斐亚去世,死后被其信徒塑造为隐遁之人[11]。

(2)事件影响

穆赫塔尔起义是卡尔巴拉惨案后什叶派针对倭马亚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抗。与卡尔巴拉不同,这次事件第一次出现了关于马赫迪(救世主)复临(raj’ah)和隐遁两大教义[12],这构成了什叶派主流观念的重要基础。穆赫塔尔、哈乃斐亚势力对于教义的创新催生了伊玛目亚派[13],激发了什叶派教义教法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的不断完善,且推动了毛拉阶层对什叶派的归附,他们自称“什叶马赫迪”(Shi’at al-Mahdi 马赫迪的追随者),有利于什叶派的传播,同时也催生了新的伊玛目派系,为后来的教派分化埋下基础。穆、哈这一派势力被称为凯撒尼亚/凯桑/凯山尼派,在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前,这一派将作为什叶派的主流派系在历史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喧宾夺主——阿拔斯族的介入与合法主义运动

1、阿拔斯家族简述、阿里族的内斗

阿拔斯·本·阿卜杜勒-穆塔利卜·本·哈希姆是穆罕默德的叔父,早年经商,后入教,然而其地位并不尊贵,因为早期的白德尔战役(公元624年),他选择站在默罕默德的敌对面。在倭马亚时代,阿拔斯家族并不显赫。然而凯撒尼亚运动诞生后,由于口号是“还权于先知家族”,这给予了阿拔斯家族夺取哈里发位的合法性。另一方面,由于阿里族内部分支较多(哈乃斐亚就是分支而非主系),导致了族内纷争激烈[14]。最主要的是对“萨达卡”的争夺,这是按先知遗嘱给予阿里族人的土地收益,加之倭马亚家族对“萨达卡”加以利用,对阿里族进行了当众诉讼,使阿里派在外名誉贬损,加剧了族内各支脉的互相敌视。

图片

2、阿拔斯与凯撒尼亚派的合流,阿拔斯王朝建立

阿拔斯作为反抗倭马亚王朝的势力,在穆赫塔尔起义后加入了什叶派运动,辅助凯撒尼亚派展开教义宣传与军事斗争,很快,由于出色的能力,阿拔斯家族主导了凯撒尼亚派的宣传,不久取得了“传道会”(da’wa)的领导地位,以先知家族的名义开展“合法主义运动”(即“归政先知家族”),阿里族与阿拔斯族因此矛盾日深[15]。

凯撒尼亚派伊玛目阿布·哈希姆(哈乃斐亚之子)将伊玛目位传给了阿拔斯家族的穆罕默德·本·阿里,这是凯撒尼亚派与阿拔斯家族合流的开端[16]。很快,阿拔斯家族将宣传中心东移至呼罗珊,至于原因解析,一方面,呼罗珊地狱广阔,远离倭马亚核心区域叙利亚,有利于教义宣传;另一方面,呼罗珊是波斯旧地,有着悠久的帝王世系传统,对于什叶派“家族内传”这一封建主义的原则的认同感较强,同样有利于什叶派势力的扩大,而历史也证明了这片土壤是最适合什叶派生根发芽之地。

随后,由阿拔斯人主导开展的“合法主义运动”在帝国东疆如火如荼地进行,公元746年,趁着倭马亚王朝内乱衰微之际,阿布·阿拔斯·萨法赫利用波斯族释奴阿布·穆斯林在木鹿的力量,打着什叶派“还政于先知家族”的口号,向倭马亚王朝发动战争,749年,倭马亚王朝灭亡,阿拔斯王朝建立。

(三)兄弟阋墙、众怨难平——其他派别的斗争

1、哈桑支系

哈桑作为第二代伊玛目,是阿里与法蒂玛的第一个儿子,然而因为其早期的投降主义行为,与其弟侯赛因继任后的积极抗争、殉难形成鲜明对比,导致其族系不断地边缘化。哈桑派在针对倭马亚王朝的抗争中并不积极,直到宰德派提出哈桑支系的族人同样有当选伊玛目的权利后才逐渐积极展开抗争活动,然而纵观整个倭马亚时代(什叶派的第一抗争期),哈桑支系表现平平,其与侯赛因支系围绕萨达卡展开的争斗反而削弱了阿里族在什叶派内部的话语权。

2、宰德派与其抗争

公元737年,第四代伊玛目阿里·伊本·侯赛因·萨贾德之子宰德·沙希德在库法发动起义,随后在战斗中阵亡,而后被其追随者视为第五代伊玛目,宰德派正式形成。宰德死后,人们推举其子叶海亚·伊本·宰德(Yahya ibn Zayd)继任为伊玛目,之后又有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拉和伊卜拉欣·伊本·阿卜杜拉被先后推选为伊玛目,然而也相继失败[17],但是宰德派的反抗运动一直持续到了倭马亚王朝的灭亡。

(四)第一次大分化(凯撒尼亚、伊玛目亚派、宰德派)

自685年穆赫塔尔、哈乃斐亚创立凯撒尼亚派起,到749年阿布·阿拔斯称哈里发,什叶派的教义得到进一步扩充的同时,也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大分化。

1、 凯撒尼亚派(Kiisaaniiyah凯桑派、凯山尼派)

凯撒尼亚派,由来自伊拉克的阿里党人穆赫塔尔(al-Mukhtar)与侯赛因的同父异母兄弟、阿里第三子穆罕默德(又称伊本·哈乃斐亚 Muhammad ibn Hanafiya 非先知之女法蒂

玛所生)于库法起事前(685年)创立。教义上最大层面的创新就是创造了救世主马赫迪(Mahdi,“蒙受真主引导的人”或“被真主引上正道的人”)即将降临说。在凯撒尼亚派第三代伊玛目转移到阿拔斯家族后,凯撒尼亚派便转变了早期具有的阿里党属性[18],成为阿拔斯家族用于构建自身合法性的宗教工具,最后归于阿拔斯王朝的教廷中,而阿拔斯王朝后来对什叶派的屠戮,使得凯撒尼亚派不再被视为什叶派。

马赫迪说,即救世主说,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追溯到基督教的弥赛亚乃至犹太教中。凯撒尼亚派伊玛目阿布·哈希姆(哈乃斐亚之子)将伊玛目位传给了阿拔斯家族的穆罕默德·本·阿里,这是凯撒尼亚派与阿拔斯家族合流的开端[19],后其运动主要集中于呼罗珊等地区。

据《艾布·达吾德圣训》传,“先知说到:'假如今世只剩下一日的话,真主就延长这一日,直到派遣我的圣裔,其名字符合我的名字,其父名符合我父的名字。大地充满公道,犹如原来它充满行亏一样。’” 救世主降临的时期并未被提及,七十多年过去了,凯撒尼亚派将马赫迪说再次搬出,并明确指出其作为伊玛目即将降临,带领人们走向平等之世。

这一说法推动了人们反抗倭马亚王朝的斗争,丰富了什叶派的信条和成员成分,正因为如此,使得伊玛目谱系不再仅限定于阿里与法蒂玛的直系谱系(哈乃斐亚就是旁系),涌现了新的一批伊玛目。“还权于先知家族”的口号内涵也在这时得到了扩充,它可以不再是阿里一脉,而是广义的哈希姆家族以及其他分支。可以看出,凯撒尼亚派的创立,直接促成了什叶派教派大分化。而在世俗方面,凯撒尼亚派自创立起,到749年倭马亚王朝灭亡,在什叶派反对倭马亚统治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

2、伊玛目亚派(拉斐德派\拒绝派)

伊玛目亚派,是与凯撒尼亚派同期存在的派别,与最终归于阿拔斯家族的凯撒尼亚派不同,伊玛目亚派是当今什叶派主体十二伊玛目派的来源。世俗方面,有异于凯撒尼亚派的积极入世斗争,伊玛目亚派选择了远离一切可能的世俗纷争,而专注于宗教、思想建构的事件,因而又被当时的倭马亚人蔑称为“拉斐德派”[20](“拉斐德”即拒绝意)对倭马亚、前三代哈里发的批判集中于教义上的著书立说,同时整理自阿里时代以来的什叶派圣训(伊玛目言论集)。今日十二伊玛目派里的四、五、六代伊玛目即是当时伊玛目亚派的伊玛目,他们属于阿里次子——三代伊玛目侯赛因一脉。

其中,第五代伊玛目穆罕默德·本·阿里·本·侯赛因(Baqil巴基尔,揭示者,677-732年)创立了著名的“塔基亚”原则(谨防意),它允许教徒在一定时间内,为躲避宗教、政治迫害假意改信,放弃部分宗教原则[21],使什叶派的地下活动得到教义上的许可,有利于教派实力的保存,而巴基尔其他的诸如“伊玛目担任信徒导师”的许多观点,成为了什叶派教义的基要部分。

第六代伊玛目贾法尔·萨迪克(Sadiq诚实者,702-765年)则是伊玛目亚派的主要代表,也是什叶派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天资聪颖,且沿袭四五代的远离政治原则,专心著书立说,在伊斯兰教教法、教义方面贡献颇多,甚至日后成为逊尼派教法学导师的阿布·哈尼法、马立克都曾师从萨迪克。萨迪克使什叶派的教义臻于完善,提出“伊玛目由安拉钦定”的说法,这是伊玛目亚派以及后续的诸类伊玛目派的基本要义。

图片

萨迪克的温和主张和理论成就对什叶派和逊尼派历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凯撒尼亚派的世俗斗争和伊玛目亚派的教义构建下,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分野逐渐明晰,它不再是单纯维护阿里一脉宗教领袖地位的目标单一之团体(阿里党人),而是一个具有完善教义体系、明确政治诉求、清晰宗教目标的政教党派。

3、宰德派

宰德派,作为什叶派中最温和的派系,由正统派四代伊玛目阿里·伊本·侯赛因·萨贾德之子宰德·沙希德创建。其作为独立的派系登上舞台的时间是公元737年,宰德举事反抗倭马亚王朝,然而在后续的战斗中,宰德阵亡。宰德死后,人们推举其子叶海亚·伊本·宰德(Yahya ibn Zayd)继任为伊玛目[22],在其阵亡后又陆续地推举伊玛目积极地展开反抗运动,然而期间分裂为多个小派别,散落各处,一如曾经的阿里党。直到864年哈桑·本·宰德于里海南部(塔巴里斯坦,今称马赞德兰)建立了拉西德王朝(864-1126)[23],延续百年。

教义方面,分裂后的宰德派虽然涌现了多个小派别,最终只有卡西姆·拉西·本·伊卜拉欣(?-860)的学说保存下来,成为后世研究宰德派的主要资料。与前两个派系不同,宰德派自诞生起就具有着宗教上的温和倾向,他们承认阿里族后裔最具有继任哈里发之资格,然而却承认前两代哈里发的合法性,命名为“逊色的哈里发”,而对于第三代哈里发奥斯曼,则承认其执政较为稳定的前期的合法性;同时,它也反对伊玛目隐遁说和孩童伊玛目,认为伊玛目应当具有直接使用武力的能力,亦允许伊玛目并存和无伊玛目的空位期存在,具有一定的调和主义倾向;并且承认哈桑支系继承伊玛目的合法性,哈桑系因此日后成为宰德派的主要同盟。

[1] 杨洋,逊尼派和什叶派敌对性理念的发展演进,【D】,外交学院,2020,

[2] [伊朗]阿亚图拉 贾法尔·苏布哈尼,《伊斯兰什叶派信仰总纲》,苏莱曼 译

[3] 金宜久,《伊斯兰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70页

[4] 迁士派:早年默罕默德在麦加受迫害时奉命向外迁移与跟随穆罕默德向麦地那迁徙的信徒。
辅士派:麦地那当地的信徒,在穆罕默德居住麦地那时间辅佐有功。

[5] [美] 爱德华·希提:《阿拉伯通史》,

[6] 杨洋,逊尼派和什叶派敌对性理念的发展演进,【D】,外交学院,2020,undefined

[7] 世界宗教研究所,《什叶派》,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8] 这里诞生了伊玛目族系争端,次子侯赛因系从此成为正统伊玛目直系,而哈桑派系被边缘化

[9] 伯纳德·刘易斯,《历史上的阿拉伯人》

[10] 马瓦里(又称“买瓦里”),倭马亚时代二等穆斯林,多为后入教的异族,被阿拉伯贵族压迫,自发地建立社团反抗之。

[11] 王宇洁,《伊朗伊斯兰教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12] 王宇洁,《伊朗伊斯兰教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13] [英] 法尔哈德·达夫塔利,《伊斯兰伊斯玛仪教派简史》, 阿米尔·赛都拉,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

[14] 世界宗教研究所,《什叶派》,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5] 世界宗教研究所,《什叶派》,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6] 据阿拔斯族内历史记载,哈希姆死前将阿里族内传的“黄色手卷”交付给穆罕默德·本·阿里

[17] [伊朗]塔巴塔巴伊, 《伊斯兰教什叶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7, 姚继德 译

[18] 由于此次事件前后凯撒尼亚派变化较大,故而后期凯撒尼亚派又被称为哈希米亚派(凯撒尼亚主体派系)

[19] 据阿拔斯族内历史记载,哈希姆死前将阿里族内传的“黄色手卷”交付给穆罕默德·本·阿里

[20] 拉斐德派是倭马亚人对阿里党的蔑称,在后期阿里党不断分化的过程中逐渐代指伊玛目亚派,亦即后来的十二伊玛目派。

[21] 金宜久,《伊斯兰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54页

[22] [伊朗]塔巴塔巴伊, 《伊斯兰教什叶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7, 姚继德 译

[23] 金宜久,《伊斯兰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56页

SUMMER of 20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