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遥远的救世主》系列12 | 囚禁弱者的三种思维(一)

 文明世界拼图 2023-04-28 发布于重庆

一个人,无法从弱者蜕变成强者,是因为无法突破弱者思维中的三道“墙”。

这篇文章探讨第一道“墙”。

【第一道墙: “受害者”思维】

01什么是“受害者”思维?

弱者脑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叫做“受害者”思维。

什么是“受害者”思维?

“受害者”思维的意思就是,不管自己遇到什么事情或问题,都认为是别人的错,自己理所当然地就是“受害”一方。

说得夸张点,“受害者”思维的人,总是有一种全天下的人都负了他的感觉,全世界只有他最惨。

这种思维设置,天然地、自动地将自己摆在了“弱者”的位置上,以便为后续的“从属”和“依赖”行为制造可能性。

02 “受害者”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

满脑子“受害者”思维的人,有三个重要特征:

第一、喜欢责怪和抱怨

满脑子“受害者”思维的人,特别喜欢责怪别人,却从来不会检讨自己。

在这类人的脑袋里,永远都不会有自省意识。

错的永远都是别人、或别的事情,而不是自己。

第二、习惯将自己的所有行为“合理化”

不管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受害者”思维的人都能找到一些借口或理由,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你让他多看书多学习,他会说我每天这么辛苦,已经很累了,没有精力再去看书;

你让他少玩手机多锻炼身体,他会说玩手机本身就是放松身心的好方式;

你让他趁着年轻多奋斗,他会说等我老了,想享受也享受不了,还不如趁现在年轻多玩玩。

他有他的一套自洽逻辑,说得简单点,他讲的只是自己价值观里的那点“理”

就像《遥远的救世主》里,刘冰趁人之危,以低价收购丁元英的原版唱片,做了这样不厚道的生意,却在打算依附丁元英“搞大事”的时候,厚颜无耻地说:

“我对丁哥说不上有恩,起码也算帮过他,不管啥原因,他在作难的时候,我帮他卖过三百多张唱片,等于帮他变现了1.7万多块钱呢。”

看看,明明是“落井下石”的行为,却轻描淡写地“合理化”为“救人于危难”的“美德”。

第三、永远期盼“主子”掉“馅饼”

虽然总在责怪和抱怨,但是 “受害者”思维的人,在内心深处,其实并没有强烈的意愿想要去改变什么。

我意思是,并没有强烈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的意愿

对“受害者”思维的人来说,通过改变自己,才能获得点什么,成本太高,非常不划算。

所以,有“受害者”思维的人,脑中的一个本能设置就是:

希望 “天上掉馅饼”这样的好事出现在他的生活里;

希望能找到一个“主子”,持续地掉更多“馅饼”给他们。

如果一旦发现这个“主子”没能力,掉不了“馅饼”给他们,他们就会立马更换一个“主子”去依附。

打这种算盘,“受害者”很擅长。

所以,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了一句名言——“人们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

03 弱者喜欢扮演“受害者”

请注意这句话是——喜欢扮演“受害者”,而不代表他们是真正的“受害者”。

为什么弱者这么喜欢扮演“受害者”?

两个原因:

其一扮演“受害者”,会为 “受害者”带来一个“巨大”的好处——获得别人的关注和爱护。

获得别人的关注,又有什么好处?

在人性深处,其实每个人都有渴望得到别人关注和爱护的需求。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图),说的是人类不同层级的需求。

在这个理论的第三层——“归属与爱的需求”中,我们可以看到:“渴望被关注”是人的一种基本的需求。

其二、只需要扮演“受害者”,就可以吸引他人关注,这种方式成本极低。

每个人都有渴望被他人关注的需求,这是人性。

然而现实中,每个人求得他人关注的方式是不同的,

获取关注的方式不同,决定了所付出的“成本”有高有低。

在西方人性学说中,把人性分成三种:自然人、经济人和社会人。

其中,“经济人”特性的底层思考逻辑就是——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满足。

“受害者”用这招来获取他人关注、怜悯和爱护,成本非常低。

这样的选择,并不是“受害者”在脑中经过了大量精密计算后才发现的,而是“受害者”思维导致的本能行为,这是“弱者”思维的体现。

04 总结

“受害者”思维,从本质上说,是“弱势文化”属性中“等、靠、要”的观念深植于人脑后,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

现实中,具有这样思维的人并不少见,但都会有“伪装”,各位要擦亮眼睛去观察。

一个人要想从弱变强,必须冲破“受害者”思维这道“墙”,这是第一步,虽然难,但必须经历。

与您共勉~

下篇文章,探讨弱者思维中的第二道“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