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中天对话连辑:如何欣赏中国书法之美?

 浴火重生生不息 2023-04-28 发布于陕西

Image

👤 对话人:


连辑

文化学者、书法家

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大学名誉博士
曾任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易中天 

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院长

时间:2023年4月5日 上午
地点:厦门大学科艺中心  

              “海岳学术云”系列讲座

连辑先生今天的讲座让我深受启发,我非常赞成连先生刚才说的“自然界是按照美的法则来进化的”
 
如果我们承认达尔文的进化论,承认人类是从森林古猿进化而来,那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现象。灵长目动物中,猴科的特点是有颊囊、有尾巴、有毛;猿科动物没有尾巴,也没有颊囊,但还有毛;只有人科动物就是我们人类,基本无毛。所以,英国动物学家莫利斯把人类称为「裸猿」。
 
但是人类是怎么裸的,缺乏化石的环节。我们不知道人类从猿类进化而来时,是如何去掉了体毛,长出了皮下脂肪。只有海洋哺乳动物是这样,比如海豚、海狮、海豹、鲸,它们是无毛而有皮下脂肪。科学界有个假说,认为人类从森林猿变成平原猿之前经过了一个阶段,就是海洋猿。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可能曾经下海,在海里游泳的时候,因为头部要露出水面,所以头发保留了,而人的身体变成了流线型的体型。
 
因此,连先生刚才讲“自然界是按照美的法则来进化的”,我深表赞成。今天,我把提问的机会留给同学们。

Image



Image

Image
同学1

连老师您好~我从小有学习书法的经历,但至今为止我写书法的过程是一个临摹的过程。

我有一个疑问就是,大部分人学习书法都是从临摹名家字帖开始,那我们如何在写书法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生命经历、生命体悟或者审美感悟融入到所写的书法之中呢?

您已经可以把自己的创作想法融入进去,所以想请您分享一下您的体悟和经历。

连辑
Image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能理解。因为写字本身是文化修养的一个组成部分,你的文化修养积淀越深,你对写字的理解程度越深,写出来的东西就越有感觉。

我们现在从技术角度讲,写字要循门而入,比如你写颜就是颜、写赵就是赵,想要写得像,这个笨功夫是省不掉的。但是你最终想形成自己的风格,还得破门而出。

比如何绍基写颜,看上去有颜的本体和影子,但是和颜真卿就不一样。再比如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舒同,他的书法也是以颜做基础,同时受何绍基影响比较大,但出来又和何绍基不同,那么他们三个人的不同在哪呢?

你刚才讲能不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其实你读一读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就能看出来,他在悲愤的情绪之下,祭奠他在安史之乱中出事的侄子。他写来写去,改来改去,忘记了笔法、忘记了章法、忘记了技术性的表现,结果那篇字现在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这种情感谁能写出来呢?就是颜真卿这种体验过切肤之痛情感的人才能写出来。董其昌的字写得非常柔美,他没有经过这种苦难的锤炼,就缺少这种情绪在里面。

何绍基仍然是颜真卿这一派,但是何绍基生活比较稳定,官也做得不小。他始终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文人,所以何绍基的字文人的气息重一点,文人的情绪在他字里就能看出来。

而舒同就不一样,他被称为“马背书法家”,十几岁就在家乡写字刻章出了名,参军以后就跟着红军打仗。当时在延安,毛主席说要把那些士绅召集到一起开个会。他们都不来,觉得你一个土包子军队怎么能够召集我们文化人开会。后来毛主席让舒同去组织大家开会,舒同笔墨一出就把这些人都镇住了,大家纷纷赞叹:“共产党里还有这么有水平的人呢!”

我们现在看舒同的字好在哪儿呢?就是那种厚重的正大气象与风卷残云的豪迈之感,这和颜真卿又不一样。

当然你要不熟悉这个人,你从字里面分析也很难。你需要把一个人的阅历和字结合起来看,就能看出字里头的人性、字里头的温度、字里头的血脉、字里头的情绪、字里头的主张和字里头的神采。

Image
同学2

我想请问连辑老师,在您看来,书法文化的传承在当今时代应该如何着手发展呢?我们是应该从宏观角度去更加看重书法基础教育,还是说应该从个人兴趣出发去深层次地探究书法的精神内涵呢?或者换句话说,您觉得书法的书写规则、书写技巧和文化内涵,在传承中哪一个更加重要呢?

连辑
Image

这是一个大的战略话题,我可以简单概括地说几句。

第一,尽管我们现在“书法热”依然盛行,但是书法始终面临着很大的危机。主要的危机有两个,第一个是技术替代艺术,让写字变得很困难。比方说我们都习惯于用电脑打字,时间长了,你再拿起笔就写不出来了。所以在技术替代艺术的时代现象下,我们怎么能够保留住艺术?就是一定要坚持用手写。写字就是书法,不管你用软笔写,还是用硬笔写,都要按照欧阳询三十六法、黄自元九十二法来写。可惜的是,我们不懂这些方法,所以写出来的字很难看。

第二个危机就是我们现在不继承传统就开始做所谓的创新,这种创新超出了我说的法理、法规与法度。在我看来,中国书法发展到当下,假如把传承和创新放到一起,我们的基本任务和核心任务应该是传承。为什么是传承呢?汉字才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黏合剂。鲜卑、契丹、柔然、党项等民族都将自己的文字改成了汉字,就是因为汉字的普及,才让所有不同的民族最后融入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

它比单纯写写字、写写艺术、表达表达情绪要重要得多,比探索往后怎么办重要得多。所以我们守住汉字的规则、守住汉字的写法、守住汉字所传达的中华文明,比任何书法的探索创作都有价值。

第二,书法创新一定要有度。书法叫「法」,在日本叫「书道」。但是绘画在古代叫绘事,就是一件事而已,我们现在把它改成美术,它也是个术而已,术怎么能跟法相比。所以他一定要按照法律法规来办事儿,一点就一点,不能写成两点。要有个对错,只能写好的事儿,不能写坏的事儿,这些都是刚性的规定性。

在这些刚性的规定性下,你要想舞蹈,就是“戴着镣铐的舞蹈”,需要在规定的范围里来变化。我也搞篆刻,有时候半夜梦醒,披着衣服就去刻。一块两三厘米的小石头,却生发出无限的变化,你就在那个方块里,不能跳出去,但是你要把你的艺术、想法、感觉、创新都在那个小方块里表现出来,这就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实际书法也一样,你想跳出法度之外去搞创新,那你置汉字于何处?所以一定要谨慎地提汉字创新。

戏曲、相声、武术都没有创的颠覆,为什么汉字要创的颠覆?颠覆不得。可以出新,比如欧阳询的字,因为他靠近褚遂良,所以他的字偏魏碑的色彩,褚遂良靠近魏碑,所以褚遂良字跟魏碑更近一点。再往后到了颜真卿,写得肥一点、壮一点,到了柳公权写得有骨感了。但是你放到一起看,三百年就一点点变化。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一个出新的过程,不是颠覆性的变化。我们为什么要把几千年的书法做颠覆性的变化?没可能更没有必要,所以我们可以逐渐地出新,慎重地提创新。


Image

Image
同学3

连老师,我觉得听您这场报告是一场美的享受。我想问的问题是,很多人都不懂如何去欣赏书法作品,理解不到其中的美。书法既然是大众的,那么大众如何去入门?如何能够欣赏其中的一些道理、做出一些正确的评判呢?

连辑
Image

你问的这个问题,也是我经常思考和经常讲述的一个问题。写字其实与其他的文化交流或者互动是一个道理,比如说你想在舞台上把戏演好,观众得盯着你看,你一悲情观众就掉泪了,观众的眼泪又反过来激发你沉浸到角色里,它实际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写字也是如此。我们现在字写得好不好,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和门槛,就是大众审美的水平。我们现在大众审美的水平太低,导致大众评判书法的门槛变得很低。以至于一些不成功的人也侧身书法家队伍,这是非常麻烦的事。

我们可以举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的例子,比方说汉简,谁写的?没有人知道,但是好的汉简被人们记住和留下来了。比方说魏碑,我们现在知道的魏碑,只有一通上面记着写字人的名字,剩下的碑没有一通知道这个字是谁写的。我们现在知道的三百多通碑里,有六十多通是非常高水平的,包括扶余的《好大王碑》,但谁写的不知道。但它为什么被留下来呢?就是大众审美。老百姓都认为这个字好,它就被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古代的审美是高标准的,因为官员会写字,教员会写字,学员也会写字。我们现在是官员不会写字,教员不会写字,学员也不会写字。“三员”不写字,把不住关,所以谁想当书法家,谁就当上了。那么怎么办?你不能说把这些书法家都从书法队伍踢出去。我们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让官员、教员、学员都像古代一样能写字。当然这是理想状态,是不是做得到另当别论。

但是你要真正让社会上的人看得懂字,知道优劣良莠、美丑好坏,必须要提高大众审美水平。

所以我现在致力于美学,包括书法审美的传播和教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心情节,就是想通过我的讲述,提高大家对书法的审美与欣赏的水平。你想吃这碗精神饭,你得准备好精神餐具。你味蕾吃不准,你没有消化精神食品的本领,那你吃了好东西也味同嚼蜡,你怎么知道好坏呢?

我们现在看不懂字,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精神食品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准备。那么,我们现在需要提高精神消费的能力和水平,这是社会上每一个人共同的责任。

Image

Image
易中天

我来问一个可能还有人想问的问题吧。问题很简单,你觉得ChatGPT能够取代书法家吗?

连辑
Image

我最近也尝试使用了一下ChatGPT,我让它写一首关于清明的七律,很快就出来了。我又说写一首白话诗,也很快就出来了。我一看不成,没温度没感觉,情绪表达也不准确。

第一,ChatGPT可能在某些领域有巨大的作用,但是对于个性化的人文表达、精神表达、情绪表达、人性表达,它不会那么准确地把握住你的精神实质。

第二,你想用ChatGPT作为工具是可以的,你比方说一个福字,我能不能一秒钟内找到一百个福,像工具书读字典一样,这个是可以的。我们过去写字,书法字典不知道翻了多少本。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这种高科技的东西,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工具是可以的。但是你要让他代替某一个人的某种写法,我个人觉得做不到。

因为你输进去一些相对规范的、已经被大众认可的字体,比方说颜体字,出来只能是颜体字的写法。但是我个人的写字习惯,愿意把颜体字写的更有情趣一点,但在这个软件里是找不到的,这就是你个人的个性的东西。

那么书法呢?它无非就是个性和共性两者的结合。共性就是临帖,就是齐白石讲的“学我者生”,你就要学,不学你怎么生。但是你还要走出来,齐白石石也说了“似我者死”,你画的还是我,你怎么能活下去?我就卖钱了,你就卖不出去。

写字也是一样,你学了颜真卿,你最后还是写的颜真卿,人家就只会说你是颜真卿的学生,不可能说你是何绍基或者舒同。

我也是一样,我的书法可能学过这个学过那个,但最后人们不看落款,一看字就知道这是连辑的字,这就是个性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技术软件里表现不出来。所以写字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共性的部分,软件没有问题;个性的部分,因为千差万别,它没有办法解决。

Image

Image
易中天

我想补充一个观点。书法作品,除了连先生刚才讲的共性和个性以外,我认为还有一个特点,叫做偶然性。就是哪怕连先生自己写,也不会每次写的都一样。

连辑
Image

确实是这样。因为毛笔是软笔,软笔有它基本的笔法,但是会随着许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喝醉酒和清醒时写出来的东西不一样,精神抖擞和精神低落时写出来的字不一样,特别愉快和特别悲愤时写出来的字不一样,拿秃笔和带锋的笔写出来的字也不一样,还有新墨和宿墨写出来字也完全不一样。

所以它会是千变万化的,这一点我同意易先生讲的。你的基本笔法是你学来的本事,但是你遇上的神来之笔是你的运气。

Image
易中天

所以我严重反对使用电脑里的所谓书法体,比如什么“舒同体”。那些都是死的,一点气儿都没有。哪怕将来连辑先生的字变成了电脑里的“连辑体”,我也坚决反对使用,还是请他自己写。


⬇️ 点击下方视频 ⬇️
看连辑先生现场书法展示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