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斋名字从何而来? 大雅斋瓷器上有'天地一家春'印文,这本是圆明园内的一处建筑名称,'大雅斋'则位于'天地一家春'的西间,是供慈禧绘画习字的自用画室。瓷器上的钤印'大雅斋'是慈禧的私人堂款。因此,大雅斋瓷器被看做为'大雅斋'画室烧造的慈禧太后专用瓷。 “大雅斋”匾 慈禧内心对皇帝这样的赞许,定是百般感激的。匾额做成之后,其中一块挂于九州清晏的“天地一家春”内,被焚于1860年圆明园之劫。另一块慈禧总是带在身边,最初悬挂于紫禁城西路养心殿平安室(即现在的养心殿后殿西耳房),后跟随慈禧太后个人地位的升迁曾几经迁移,同治皇帝大婚后,最终移至长春宫内,慈禧晚年在此写字作画,并将其作为画室书斋。“大雅斋”作为慈禧自署的斋号,有专用的“大雅斋”文印存在,故宫存藏的书画作品上,不乏得见。 圆明园浩劫之后,昔日温情之地荡然无存,这一直是慈禧太后心中的伤痛。直至十多年之后的同治十二年(1873年)八月,为祝慈禧太后40岁生日,同治皇帝决定斥资重修圆明园,第二年首先就是在万春园内选址重修“天地一家春”,慈禧太后与同治皇帝为此多番商议甚至亲临现场,期待重现当年之美境,母子感情至此最为融洽。为了配合此次重修室内陈设之需,大雅斋瓷器由此应运而生,至光绪元年第一批大雅斋瓷器初成之时,圆明园重建因财力不济,大臣极力反对早已被迫停止,更因同治皇帝的离世而不可能再度继续重建。“大雅斋”,从此只能是紫禁城内长春宫里的大雅斋,圆明园“天地一家春”内的大雅斋永远只能随着美好的回忆存在慈禧太后的内心深处。因此,大雅斋瓷器转而入紫禁城专供慈禧太后在宫里使用,主要集中在长春宫内。大雅斋瓷器前后烧造一共4922件,耗费白银58829.37两。常见大雅斋瓷器都是配署“大雅斋”三字横款,右旁钤“天地一家春”篆体双龙椭圆章。“天地一家春”代表了她的私密空间、个人居所,大雅斋则是她的书法画室,二者都是她最为喜爱和亲近的地方。大雅斋瓷器系统的烧造,又从另一角度见证了慈禧太后对大雅斋的钟爱,并由此折射出其对咸丰皇帝的眷思。“大雅斋”瓷一定不是艺术性最高的,事实上从现存的“大雅斋”瓷器来看,这类釉面并不十分光滑,多存在气泡和橘皮纹现象,且在色地与彩绘纹饰之间有明显的接痕,与雍正、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艺术价值相去甚远。但这些华丽的瓷器,代表了晚清时期的宫廷风尚,也展现了慈禧个人的审美追求和取向。异样的奢华,为渐趋衰微的晚清制瓷业平添了一道独特风景,堪称晚清最为著名的御窑瓷器。因此,对于中国近代陶瓷史而言,是颇为重要的一章。 专场:2017年 北京匡时《天工开物——瓷器工艺品精品夜场》专场:2013年 天津文物《中国瓷器》 专场:2016年 北京中汉 《犹珍——瓷器工艺品专题》特征 一,所有这类器物上的署款、铭记,即'永庆长春'款,'大雅斋'铭和'天地一家春'印记,均以矾红彩书成。 二,就其书写位置论,除盘、碟、高足盘、高足碟的'大雅斋'铭和'天地一家春'印书于盘、碟内面外,其余诸器均书于外壁。 三,在书写顺序上,应该是先直接在白瓷上书'大雅斋'铭和'天地一家春'印记,后上低温彩釉,各器所见低温彩釉和红彩铭记有明显的漏接痕。 四,除高足碗、高足盘、高足碟、花盆、鱼缸、盆奁类器的底部不书'永庆长春'款外,器底书'永庆长春'款是大雅斋瓷器的共同特征,但并不是所有书'永庆长春'款的器物都书'大雅斋'和'天地一家春'款,如故宫旧藏的几件光绪'永庆长春'款粉彩花鸟蒜头瓶和光绪'永庆长春'款绿地粉彩草虫花卉瓶即其例。 五,所有大雅斋瓷器都是粉彩瓷器。 六,篆体'天地一家春'5字的布局方式有两种:其一是'天'上'地'下、'一'与'家'连写居右、'春'居左,在'大雅斋'瓷器上这类布局者居多;其二是'天、地、一'3字居右,'家、春'2字居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