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无法沟通?因为你没理解“孝顺”真正的含义

 红袖拭剑 2023-04-29 发布于江苏

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古代的知识总量是比不上现代,但是认知跟知识总量没有关系,古人中智者的认知,也是非常高的。

古人提倡的“孝顺”,很多人不以为然,以为是愚孝,不管对错,什么都听父母的。

图片

我们把“孝顺”两个字拆开来看。

孝。尽力保证长辈老人的健康平安。主要包括,吃好穿暖,居住条件干净舒适,定期体检,不做危险的事。这点很容易理解。

顺。有关老人自己的其他小事,顺从他们,千万不要因为试图纠正老人的观念,而陷入争吵。涉及家里其他人的重要事情,表面上顺从老人,实际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并尽力瞒着老人。

晚辈只要做到以上拆分开的“孝”和“顺”,基本就能处理好和长辈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得不感叹,老祖宗总结出来的词语,真的很精辟。

关于“顺”这条,如果用比较残酷和现实的话表达出来,其实就是,大部分普通老人,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思维僵化,抗拒任何形式的学习和改变。

如果晚辈想要跟老人和睦相处,只能多跟老人进行无效沟通,尽量避免跟老人进行有效沟通。

什么是无效沟通?说白了就是降维打击,你明白老人想什么,你非常清楚老人的思维有极大的问题,但你还是顺着他们的意思说他们爱听的话,让他们心情愉快。

什么是有效沟通?你发现老人思维有问题,极力否定老人的观点,并竭尽全力想要说服老人改变他们错误的观点,老人排斥改变,两人陷入争吵,都极度痛苦。

最终可能老人口服心不服,假装改变了自己的观点,气得半夜睡不着;或者老人坚持骂你,你被老人的固执气得半死,心情糟糕透顶;极少数情况,经过极其痛苦的反复沟通,老人真的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但是,老人已经老了,没有机会做事了,他们改变了观点又能如何?值得你付出如此巨大的时间精力来做这种有效沟通吗?

当然,有人会说,老人的错误观念的不好影响,会体现在他们教育孙辈之中。

我们比较一下,年轻的父母上班时,家里的老人看孩子,请保姆看孩子,到底谁让你放心呢?怕老人把小孩带偏了,不怕保姆把小孩带偏?

年轻的父母,真的对孩子的教育有责任心的话,自己下班回家多陪伴孩子,增加有效沟通时间,尽量对小孩子施加正面影响,而不是担心或者指责老人带坏了孩子,毕竟甘蔗没有两头甜,普通家庭老人帮忙白天看孩子已经是最优解了。

而且,只要平常跟老人多进行无效沟通,多顺着老人,老人心情愉快开朗了,家庭环境的和谐反而更加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点击上方的卡片,可以关注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