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求是1025 2023-04-29 发布于山东

社会化的生产,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则是广大劳动群众赤贫的主要原因,它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这一矛盾,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并决定和制约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一切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产生的,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大机器工业阶段以后,企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生产技术迅速提高,成千上万的雇佣工人集中在同一个企业里,共同使用生产资料,共同制造一种或几种产品,各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互相联系更加紧密;生产过程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动;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社会的产品。就是说,生产的社会化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但这些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并不是由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和真正生产这些产品的人所共同占有,而是被资本家私人所占有。这就形成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并由此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不可克服的对抗性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首要表现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不是使用价值,不是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而是追求最大利润和无止境的资本价值增殖,这种追求是不受社会的实际需要的直接限制的。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一方面,资本家之间竞争激烈,都力求改进技术,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扩大生产规模,整个社会的各种商品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大;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各种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手段,同时又是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手段,它们强化了对工人的剥削,使得资产阶级在新创造的价值中以利润的形式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而占社会人口多数的工人阶级以工资的形式所占的比重则相应地日益下降,这最终会使整个社会的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相对于不断扩大的生产而处于严重不足状态。而这种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发展趋势,表现在社会生产不同部门的比例关系上,就是生产资料生产部门与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趋向于失调。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个表现,即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在整个社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投资规模盲目扩大刺激下,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发展脱离消费品最终需求的限制而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从而会引起投资品相对于资本家的投资意愿来说的过剩。在消费品和投资品都趋于过剩的情况下,产品销售日益困难,于是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突破各种起反作用的因素的束缚而凸显,整个社会的投资因而减少。随着投资减少,不仅会出现劳动力过剩,还会出现资本过剩,而资本过剩又成为引发大规模金融投机的条件。虽然过剩的产能可以通过信用扩张而暂时释放,但信用泡沫最终还是会被产能过剩的进一步发展所吹破。事实上,各种金融投机活动的超常繁荣,往往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前兆。在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形成的脆弱的信用链条一旦绷断,大量产品过剩、大量企业破产、大量工人失业的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起着支配作用。在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萌芽,生产社会化的逐渐发展,日益冲击和瓦解着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场所,并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它确立后的那段上升时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暂时还没有充分展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基本上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化,导致周期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爆发,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这就充分地暴露资本主义制度已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了。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由于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发展,生产资料高度地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并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的发展,这样,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空前激化。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激化,又为解决这一矛盾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