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峡民谣:野鸡翎,耍大刀,谁的人马尽我挑?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4-29 发布于河南

野鸡翎,

耍大刀,

谁的人马尽我挑?

我的人马尽你挑。

挑大的挑小的?

不论大小一起挑。

一个乡村孩子们的游戏,跨越童年和少年。

在稻场上,孩子们站成两排,手拉着手。每一排都有一个头领,是自己这一排实力最强势的。还有的头领在割柴火的时候,捡到几根野鸡翎,插在领子里。农村的孩子对头领的认识,来自刀客和土匪的形象。对于刀客和土匪的认识,来自几部剿匪的电影。刀客头子和土匪头子,打扮很简单,无非是帽子上插了几根野鸡翎。

有人说每个孩子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刀客,就是针对我们这样村庄的孩子说的。

游戏开始之时,一排孩子的一个头领大声喊:野鸡翎,耍大刀,谁的人马尽我挑?

另一排的头领高声喊:我的人马尽你挑。

一个首领问:挑大的挑小的?

另一个首领回答:不论大小一起挑。

一排中间走出一个孩子,箭一样冲向另一排的孩子。假若力气大,把另一排两个孩子拉着的手冲开了,就算是攻开了一个堡垒,就要带着一个孩子作为俘虏,走进自己的那一排。假若没有冲开,这个挑战者就要留下来作为俘虏,成为另一排的人马。

反复几次,把一排人马全部冲开,游戏就结束了。要玩下一场,就要伸手比黑白。手掌为白,手背为黑,白的一排,黑的一排,游戏重新开始。

这个随着民谣产生的游戏,在西峡有几百年的历史。农村的孩子们在游戏中都想当个喊“野鸡翎,耍大刀,谁的人马尽我挑”的头领,也就是所谓的刀客头子。这则民谣在西峡也有深厚的历史背景,清末民初,西峡有很多刀客和土匪各占山头,村子里总有人因各种因素当了刀客和土匪。有的刀客和土匪甚至农忙时回到村子里种地,农闲上山当刀客。

每个男孩子在少年时代,都会有点刀客情结。这则民谣和游戏,之所以能够长期流传,来源于刀客动荡的生活对农村孩子们性格形成的影响,还有小说《水浒传》里那些刀客被美化对于孩子们心理的冲击。很多年来《水浒传》里的人物,是孩子们心理临摹的对象。

我们玩这个游戏唱这则民谣的时候,已经没有刀客和土匪了,但是大人们看到孩子们热衷于这个游戏,都会说:这些家伙,都是刀客胚子。

玩这个游戏,唱这则民谣,需要一个宽阔的稻场,也需要大雪来临之际的寒风吹着孩子们的脸膛那样的环境。当收割机代替了人力之后,农村的稻场消失了,农村的孩子们玩这个游戏缺少了场地。气候变暖之后,大雪很少了,有时一年连小雪也没有,孩子们也失去了玩这个游戏唱这则民谣的环境。

这则民谣,只能在玩过这个游戏的人的记忆里,慢慢沤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