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零卡糖”饮料就是无糖?那可不一定

 新用户24099530 2023-04-29 发布于陕西

随着健康生活方式越来越被重视,戒糖的概念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夏季即将到来,天气逐渐炎热,很多“戒糖”人士会选择零糖饮料,但是,这些看起来健康的饮料真的如商家宣传一样健康又好喝吗?

Image

图源:pixabay

糖到底是什么?

在辨明市场上名目繁多的“含糖饮料”和“无糖饮料”之前,我们要先清楚,“糖”究竟指代什么?

在国家卫生部颁布的《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GBZ21922-2008)中规定“糖”是单糖和双糖的总称。食品中常用的单糖包括果糖、葡萄糖等,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等。这些糖天然地广泛存在于食物中,比如水果、蜂蜜。

Image

图源:pixabay

而我们日常说到的“糖”,大部分情况下,指的是游离糖,世界卫生组织(下称WHO)指出:游离糖包括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

根据WHO发布的关于健康饮食的建议,一般需要将游离糖摄入量限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换算一下,也就是成人每天摄入的游离糖总量最好不要超过50g,大概是11块方糖。如果想要更健康,最好进一步降至总能量摄入的5%以下,也就是25g的糖。而一罐330毫升的可乐(非无糖)就有近35克的糖。

摄入过多游离糖的坏处也很多,比如加剧龋齿(蛀牙)的风险,除了导致超重和肥胖外。还会对血压和血脂造成影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因此,我们确实需要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控制游离糖的摄入。

Image

图源:pixabay

关于“0糖0脂0卡”的标准与真相

梅梅知道,完全舍弃甜食是很困难的,生活里总需要一些甜食甜品来调节心情。所以,“无糖饮料”“低糖食品”等选择出现了。不过,包装上的说“0”就等于等同于“一点也没有”吗?

明显不是啊!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即卫健委)颁发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商家就可以标注自家产品是“零系列”产品。

① 零糖:每100ml液体或者每100克固体,糖(单糖或多糖)含量低于0.5克。糖很少不代表完全没有哦。

② 零脂:每100ml液体或者每100克固体,脂肪含量低于0.5克。

③ 零卡:指的是每100克能量小于17千焦(大约4千卡)的食品,热量很低,但不代表一点热量也没有哦。

换言之,就算是“零糖零脂零卡”的食物,如果吃得太多,一样会让人发胖。

至于“0蔗糖”“零卡糖”,其背后也有一些被忽略的细节。

“0蔗糖”:很多标注“0蔗糖”的商家,只是在和消费者玩文字游戏,让消费者误以为是不含糖的,但是结合前文内容,糖有很多种,他们有可能只是不加蔗糖,但是为了保证饮料风味,有可能是添加了果糖或者其他甜味剂。购物前,还是要注意查看配料表。

零卡糖:其实是一种甜味替代剂,有些是天然的,比如甜菊糖;有些是人工的合成的,比如三氯蔗糖。它们的化学式和糖不同,所以在严格意义上它们不是糖。但是它们可以提供与糖一致的甜味,又不参与人体能量代谢,不会产生能量,所以称为0卡糖,适合需要严格控糖的人群,比如糖尿病人群。

虽然不参与人体代谢,不产生或者产生极少的能量,但是不代表零卡糖是绝对安全和健康的。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表的研究表明,平均每天喝少量含糖饮料和人造甜味剂饮料会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升高有关。

总而言之,少吃糖,少吃甜品少喝饮料才是健康正道!

参考资料:

[1] 人民网:零糖、零脂、零卡食品真的有助于减肥吗?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 Sugars intak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201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GBZ21922-20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