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峡民谣:水有源,树有根;南瓜有秧,话有因。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4-29 发布于河南

水有源,

树有根;

南瓜有秧,

话有因。

这则民谣里的“水”,是河流。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源头。流经西峡的河流叫鹳河,发源于栾川县冷水镇南泥湖村的小庙岭,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卢氏县、西峡县,淅川县,全长254公里。鹳河是丹江一条支流,在西峡境内长109.4公里,流域面积2523平方公里。

中国最大的河流是黄河与长江,源头在青海省曲麻莱县。到长江黄河源头的曲麻莱县,就到了三江源,其实就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地,在东北叫水泡子。草原上一个一个水泡,汇集到一起就是一条河流。在曲麻莱,就是高山草原,山顶上也会有一个一个水泡子,每一滴水都是长江和黄河的源头之水。在巴颜喀拉山垭口,海拔近五千米,草原上的水泡子一个连着一个。站在巴颜喀拉山上看水泡子,不知道如此高的海拔,水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前年去西峡一个村子,见到了六棵老树。树根突兀在地面上,举起千年的树干。有三棵黄莲树,几个人搂不住那样粗,树根从半山上扎下去,延伸十几米远。每棵大树,都有发达的根系。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人出十五万要买走一棵最大的黄莲树,村子里人认为树大成仙,是不能卖的,老树就留了下来。保留一棵大树,也是不容易的。树大成仙这样的民间思维,才是最自然的思维。没有这样的思维,可能西峡就没有一棵老树了。

水有源树有根,本来是自然的东西,现在走形了。说到某个年轻人混的不错,人们会说:人家背后有个乌粗乌粗的根。民谣和汉语的另类解读,让人汗颜。

南瓜是很丰产的,为啥?因为南瓜的秧子很茂盛,为南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拔掉一棵南瓜样子,会发现南瓜秧的根部是很发达的。某个家族混的不错,西峡人说:球啊,把某某某那个老南瓜秧子薅了,他们就裤裆失火球糊了。

如今有个很怪的现象,忽然冒出一句话,让人很不理解。甚至很多人认为,那简直就是个谣言。慢慢过上几天,忽然冒出来的话不但不是谣言,而且千真万确。有的时候,路边拾来一句冒鼓悬天的话,竟然也是真的。这个现象早就被西峡民谣说透了,就是“话有因”。

这则西峡民谣,前三个是自然现象,是后边那个话有因的陪衬。西峡民谣诞生的过程,首先是自然现象累积的过程,最后通过自然过程忽然转换到人为的一个事物,把简单的事情拔高了。民谣不是写作出来的,而是一个地域的人们归纳出来的,这种归纳反映出一个地域的思维方式。

读西峡民谣,能读到西峡人的思维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