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吃降糖药12年,吃出肾衰竭!3个错误做法,值得所有患者反思

 HaiRoom 2023-04-29 发布于广东

“没错!是肾衰竭了!”医生拿着检查结果,很严肃地说。

“怎么可能?她不是一直吃着降糖药嘛!”刘阿姨的老伴听到后特别诧异,刘阿姨确实有多年的糖尿病,但是这12年一直坚持吃着降糖药,怎么还会肾衰竭呢?难不成是吃降糖药吃得?

刘阿姨今年63岁,12年前被查出二型糖尿病,后来就一直吃着二甲双胍来降糖。刘阿姨学历不高,年幼时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早早就辍学打工,后来认识了现在的老伴结婚成家,之后开始做起服装批发生意。每天起早贪黑理货、发货,日子虽然忙碌清苦,好在她和老伴相互扶持,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工作,刘阿姨经常不吃早饭,午饭也经常随便应付一下或者忙碌到下午三四点才吃上,晚上好不容易闲下来,总会张罗几个好菜,和老板喝点小酒,大快朵颐,这样的生活饮食模式,也就为后来的二型糖尿病埋下了祸根。

但是,刘阿姨和老伴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坚持吃了12年的降糖药,还是出现肾衰竭了呢?在医生详细了解刘阿姨的日常之后,发现3个严重的错误做法,各个都是导致吃药仍患肾衰竭的元凶。

错误做法一:坚持吃一种降糖药,多年没有进行血糖监测!

刘阿姨在确诊糖尿病后就一直吃二甲双胍,从未更换过其他的降糖药,而因为怕疼从来不测量血糖,完全凭感觉——感觉血糖高了就多吃2粒降糖药,感觉血糖下来了就少吃2粒降糖药。她平时还非常自信地说,自己久病成医,凭感觉决定药量,根本不用去医院看医生。

对绝大多数的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长期服用一种降糖药(特别是二甲双胍),效果并不是特别好,正常应该联合其他降糖药,坚持血糖监测是必须的,不应该因为扎手指怕疼而抗拒,更错误的是不应该“凭感觉”擅自加减药量,擅自加药会导致血糖下降过快,增加肝脏、肾脏的负担,增加肾衰、肝衰风险,擅自减药会导致血糖异常升高,损伤全身血管和神经,也不利于肝肾健康。

错误做法二:认为吃降糖药就行了,从未到医院复查随访!

刘阿姨没上过几天学,文化水平低,更没有什么健康意识,得了糖尿病她觉得吃降糖药就行了,不用到医院复查随访,而且认为老往医院跑不是啥好事,花钱不说排队还费劲,有那时间干点啥不行。

糖尿病本身对患者的肝、肾、心、脑等各个器官都会产生一定的损害,长期服用降糖药也会损伤肝肾,所以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是必须的。不少患者以为没必要,认为肝肾出了问题会有一定的异常表现来提示,但事实并非如此。肝脏和肾脏有一定的代偿功能,也就是一部分组织出现异常,其他健康的组织就会更加勤奋的工作来平衡,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异常,但是长此以往,高负荷的肝脏或者肾脏组织就会接二连三“歇菜”,继而出现不可弥补的肝脏、肾脏功能损伤甚至是衰竭。

错误做法三:改善饮食习惯,但没有真正做到合理均衡!

刘阿姨虽然知道得了糖尿病要控制饮食,少吃高油、高糖的食物,为此她很少吃猪肉、牛肉、羊肉,日常除了吃点鱼、蛋、奶,就是各种青菜,像红烧鱼、土豆丝、油焖春笋、蒸山药、凉拌藕片、白菜炖粉条都是她退而求其次的最爱菜单。但医生明确指出,她后来常吃的这些菜也有问题。

糖尿病患者确实需要合理控制饮食,少吃高油、高盐、高热量的食物,精米细面应该尽量换成荞麦、燕麦、玉米等粗粮,或者粗粮细粮掺着吃。在日常配菜的搭配上应该注意荤素搭配合理,适量增加鱼虾、蛋类以及新鲜绿叶蔬菜的摄入。刘阿姨的日常菜单看起来比较素,但是烹调方式不宜选择红烧和油焖,红烧的话加入太多的油、糖等调味剂,热量并不低,此外粉条、山药、莲藕等含有大量的淀粉,容易升高人体血糖,并不适合二型糖尿病患者进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