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态理念引领下的茶叶种植技术

 昵称21419660 2023-04-29 发布于贵州

杨小红

(荣县乡村振兴促进中心,四川 荣县 643100)

荣县位于四川南部,属自贡市管辖,距市区34 km,毗邻内江、宜宾、乐山市,地处长江上游沱江、岷江水系的低山丘陵地带,面积1 605 k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时空分布不均,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环境,赋予了荣县茶叶种植有利条件。近年,荣县高度重视茶叶种植管理工作,加大了政策扶持、技术支持、资金投入力度,茶叶种植已成为当地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如今,茶叶种植逐渐成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社会和谐发展、边疆安定团结的好产业,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传统茶叶种植技术模式下,滥用化肥、农药的现象突出,不仅无法保证茶叶品质,而且极易造成农业污染。生态理念背景下,茶叶生态化种植成为必然趋势,推广应用生态茶叶种植技术意义重大。

1 生态理念下的茶叶种植模式

1.1 防护林复合种植模式

茶叶防护林复合种植模式是指以专业种植技术为指导,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科学规划利用茶园闲置的土地资源,在茶园道路、沟渠以及空地等位置种植桂花、樱花等树木,实现复合种植,但要控制好树木种植数量,避免数量过多影响茶树生长。防护林以网状、带状结构为宜,促使茶园形成天然的隔离带、防护林,构建茶园生态环境,降低气候环境对于茶树造成的影响,提升茶树抗逆性,保证茶叶产量和质量[1]。

1.2 经济果林间作模式

经济果林间作模式是指将茶树和杜仲、猕猴桃等植物间作,营造良好的生态结构,实现两者互利共生。试验表明,茶叶种植时应用经济果林间作模式,可经济效益可提升近50%,高于传统茶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间作植物,并且要保证其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

1.3 草本作物套种模式

草本作物套作模式是指在茶树丛播稀植的基础之上,套种黄豆、花生等具有较强固氮效果的草本植物,提升茶园氮元素含量,满足茶树生长对氮元素的需求。茶树和草本作物套作模式一方面有助于促进第二副业发展,提升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茶园土质,保持水土平衡,促进茶树丰产,提升茶园资源利用率[2]。

2 生态理念下的茶叶种植技术

2.1 建园规划

2.1.1 新园建设

新茶园建设时,要做到科学选址,优选山地、缓坡地建造茶园,保证生态环境优越,远离化工厂、交通要道等各类污染源,防止对茶树生长造成污染。选择土层深层、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气性好、透水性佳、蓄水性能好,酸碱度在4.5~6.5的砂壤土。认真做好规划工作,确保生态茶园符合“头带帽、腰束带、脚穿鞋”等要求,禁止出现烧山开荒的现象,避免对原有植被造成影响。合理开沟建造高梯地茶园,沟深度控制在0.6 m,宽度控制在2 m,台面外高内低,内侧开设蓄水竹节沟,山顶、山箐、道路两侧需修建相应的排水沟,将排、蓄水沟两者连接,充分发挥抗涝排水的作用,保持茶园水土平衡,为茶树良好生长奠定有利的基础[3]。

2.1.2 老园改造

老茶园要做好改造工作,优先改造处于山地、缓坡地的茶园。可通过施草木灰、白云石粉、有机肥等方式,改善土壤酸化等现象,提高土壤墒情,提高茶园产量。也可采用改种换植方式,提高茶叶单产和品质,延长茶园经济效益年限,提高茶农积极性,确保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改造后的老茶园,土壤pH值控制在4.5~6,土壤有机质含量需>1.5%,茶树种植面积占总面积65%,其他植物种植面积占总面积35%,茶园改造后,应符合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标准和要求。

2.2 选用良种

茶叶产量和质量,与品种密切相关,茶农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气候环境、水文条件、市场需求、病虫害流行规律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科学选种,优选经过农业部门认定的优良茶品种,保证其具备较强的抗逆性、适应性、抗病虫害能力。以荣县为例,优先选择普洱、古茶等品种。结合品种特性科学搭配早中晚品种,确保茶苗符合国家检疫标准。

2.3 茶树种植

茶树种植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其一是单行条栽法,行距控制在150 cm,穴距控制在33 cm,每丛定植2株茶苗;其二是双行条栽法,大行距控制在120 cm,小行距控制在30 cm,穴距控制在33 cm。茶树种植时间一般以春季、秋季种植为宜,具体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茶树品种等诸多因素合理的确定。一般情况下,针对种植面积不大,茶树萌芽较晚的茶园茶树在春季种植即可,针对种植面积大,茶树萌芽较早的茶园茶树在秋季霜降后种植为宜。茶树种植前,需开沟施加充足的底肥,底肥以充分腐熟发酵的农家有机肥、饼肥和茶树专用肥为主,确保满足生态茶叶种植要求。需注意,如茶园处于高地风口,且干燥,种植茶树时应做到深垦浅种,如茶园处于低洼的位置,则要做到浅垦浅种。种植茶树后需覆土并分层压实,茶行苗脚跟上覆浮土,铺盖草料。栽植后需做好修剪工作,将苗高控制在12 cm左右即可,起到定型的目的。处于苗期的茶树,应重点做好防冻防旱工作,提高成活率。要做好查苗补苗工作,如发现存在缺苗的现象,需及时补栽,达到齐苗壮苗的目的[4]。

2.4 适期施肥

缺肥会对茶树生长及茶叶产量造成影响。为满足生态茶叶种植要求,要科学选择应用肥料,优选经过腐熟发酵的农家有机肥和糖蔗渣、菜籽饼等肥料。有机肥处理时,应尽可能的避免出现二次污染的现象。施加底肥时,应深施30 cm以上并覆土,促使茶树根系向下生育扩张。茶树施肥时,要遵循“高氮、稳磷、增钾”“一基三追”的原则和要求,在科学预测茶叶产量的基础之上,合理控制施肥量,避免出现滥施肥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每生产干茶100 kg,需施加氮肥14 kg。同时要结合茶叶品种茶叶,科学配比肥料,如:绿茶、白茶施肥时氮磷钾比例为4∶1∶1;红茶、乌龙茶施肥时氮磷钾比例为3∶1∶1。施肥时,基肥占总施肥量的50%左右,追肥时,分春季、夏季、秋季三次施加,春肥占比25%,一般在3月初施加,夏肥占比12.5%,一般在春茶采摘完成后施加,秋肥占比12.5%,一般在夏茶采摘完成后施加。

2.5 水分管理

茶农要高度重视水分管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及时灌水或排水,将土壤持水量维持在80%左右即可。如长期干旱不降雨,则要及时人工灌水,灌水时可采用沟灌法、喷灌法,防止造成水资源浪费,同时也满足茶树生长对于水分的需求,提高茶叶产量。或者可通过茶园铺草的方式,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含水量。如频繁降雨导致茶园大量积水,则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引发涝灾影响茶树的生长。

2.6 茶树修剪

茶农应结合茶树长势适时完成定型修剪工作。一般茶树每年需修剪1~2次,修剪的目的在于定型、培养树冠,控制高度,高度控制在65 cm左右为宜。春茶采摘前,将树冠表层3 cm修剪掉,起到优化树冠树形的目的,提升光照及土地利用率,促进茶树生长发育,达到高产的目的。其他时期的修剪作业,应重点将枯枝、虫枝修剪掉。

3 生态理念下的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生物技术

茶叶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要点如下:利用天敌类昆虫防治害虫,如:瓢虫、捕食螨、寄生蜂等,对茶叶蚜虫、叶蝉等可起到不错的效果,需注意,要保护益虫,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杀灭益虫影响生物防治效果;亦可利用生物农药防治茶叶病虫害,如:1.5%苦参碱可溶液剂,对茶叶红蜘蛛、蓟马等可起到显著防治效果,1.5%除虫菊素可溶液剂,对茶叶鳞翅目害虫、粉虱以及蚜虫的防治效果颇佳,1%苦皮藤素水乳剂,对茶叶炭疽病以及茶尺蠖的防治有奇效,1.5%苏云金杆菌,对茶叶小卷叶蛾、小绿叶蝉均可起到不错防治效果。生物技术防治茶叶病虫害,具有诸多的优势,如:安全、绿色、无污染、无残留,非常符合新时期生态茶叶种植要求,因此要重点推广应用[5]。

3.2 物理技术

茶叶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要点如下:灯光诱杀害虫,在茶园内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每667 m2茶园设置一盏灯,杀虫灯应高于地面1.5 m,21时—凌晨4时开灯,白天关灯,可实现对茶毛虫、茶尺蠖、小绿叶蝉等多种害虫的有效诱杀;色板诱杀害虫,害虫具有趋色性特点,利用该特点在茶园内悬挂黄板或蓝板,每667 m2茶园悬挂15~20个即可,高度控制在30~50 cm,对茶粉虱、叶蝉等害虫可起到不错的诱杀效果;利用糖醋液诱杀害虫,将糖、醋、黄酒按照4.5∶4.5∶1的比例调配后,加入适量的敌百虫溶液并装入容器内放置在茶园内,可有效诱杀茶园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等害虫;性诱剂诱杀害虫,应用性诱剂配合使用诱捕器可起到更理想的防治效果,一般每667 m2茶园设置3套诱捕器,诱捕器应高于茶树25 cm,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前安装诱捕器为宜,可有效诱杀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害虫,需注意,要定期更换诱捕器粘板,且每间隔3个月更换一次性诱剂,避免影响杀虫效果。

3.3 化学技术

应科学选用化学药剂,优选广谱、低毒、高效、无残留的化学药剂,确保所选用的药剂经过农业部门认可。炭疽病防治时,可喷施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茶饼病防治时,可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茶小绿叶蝉防治时,可喷施15%茚虫威乳油3 000倍液;茶橙瘿螨防治时,可喷施99%矿物油200倍液;茶尺蠖防治时,可喷施0.6%苦参碱水剂1 000倍液防治。使用农药时应控制用药时间、方法和剂量,防止出现药物残留的现象。轮换使用农药,避免出现耐药性。一般选择在晴朗天气下午喷药,禁止在高温时段喷药,避免药效挥发。如喷药后降雨,应再补喷1次,保证喷药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茶叶作为市场欢迎度极高的饮品之一,为满足市场高标准、高品质需求,要积极推广应用茶叶生态种植技术,提升茶叶产量和质量,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创造更高的种植效益,促进荣县茶产业生态化、高质量化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