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北分治》之四:拓跋嗣南征刘宋

 老夏说书 2023-04-29 发布于云南

小编说:遵循老夏遗愿,《老夏说书》会继续在每周三、周六发文,直至将老夏的遗作全部发表完,也希望大家能继续关注,阅读老夏留下的精彩历史故事,谢谢!

当初,徐羡之、傅亮和谢晦做好保全的办法,就是謝晦占据上游,檀道济镇守广陵,拥有强大的军队,足以控制朝廷;而羡之、亮居朝中掌握政权。得知檀道济带兵西上,謝晦才慌了手脚。

道济和道彦之合军,将战船停在江岸。谢晦见舰船不多,毫不在意,没有出战。到了晚上,东军战舰乘风而上,阻塞江面。西军军士害怕起来,无心打仗。

二月十九日,东军舰队挺进到忌置洲尾,排列着渡过长江。謝晦的军队一触即溃,謝晦乘夜逃奔巴陵,找到一条小船,逃回江陵。

雍州刺史刘粹从陆路率步骑兵袭击江陵,到了沙桥,被周超打败,死伤过半。

谢晦回到江陵,也没有做其他部署,只是惭愧地感谢周超。当夜,周超单船到彦之军营投降。谢晦的兵士都溃散了,他带着弟弟謝遁等七人骑马向北逃走。谢遁肥胖,不能乘马,谢晦边走边停等他,走得很慢。三十日,谢晦一行才逃到安陆延头,就被当地守将光顾之捉住,用槛车送到京城。到彦之进扺马头,何承之也向到彦之投降。

宋文帝刘义隆下令斩谢晦、谢皭、謝遁以及兄弟的儿子,同时被斩的还有同党孙延秀、周超等人。謝晦的女儿彭城王妃披发赤足,与父亲诀别,说:“大丈夫应该战死沙场,为什么狼藉在都市呢!”庾登之因没有实权,免去官职,终身禁锢;何承之等被宽宥。謝晦逃走时,左右都抛弃他,只有延陵盖追随不舍。文帝任命他为军功曹督护。

当初,东晋太尉刘裕攻克长安,北魏王拓跋嗣很恐惧,派使者请求和解,此后几年中,和东晋、刘宋每年通使交往不绝。到宋高祖刘裕死后,拓跋嗣就扣留了宋国使者,商议发兵攻取洛阳、虎牢、滑台。

白马公崔浩劝谏说:“先前,陛下不因为刘裕猝然兴起,接纳其使节贡品,刘裕也尊重陛下。现在,他不幸去世,陛下就要乘丧讨伐,就是得到土地,也不光彩。况且我国也不能一举夺取江南,而白白背上伐丧的恶名,臣窃以为陛下不能这样做。臣认为应该派使者去吊祭,安慰孤寡,抚恤不幸,让仁义的名声传遍天下,这样江南民众不攻自服了。何况刘裕刚死,党羽不曾离析,一旦大军压境,必然同心协力抵抗,我们未必成功。不如暂缓,等他们强臣争权,变乱必然发生,然后调兵遣将,可以兵不辛劳,坐收淮北。”

拓跋嗣说:“刘裕乘姚兴之死而灭了秦国,今天我乘刘裕之死讨伐宋国,为何不能?”崔浩说:“不是一样。姚兴死,几个儿子相争,所以刘裕乘嫌隙讨伐。如今江南无嫌隙,不能相比。”魏主不听,借给司空奚斤符节,封晋兵大将军、代理扬州刺史,督领宋兵将军、交州刺史周几,吴兵将军、广州刺史公孙表一同入侵刘宋。

永初二年(公元421年)十月,魏军即将出发,魏主召集公卿讨论,是先攻城还是先占领土地。奚斤认为要先攻城,崔浩反对说:“南方人擅长守城,从前符氏攻襄阳,一年都攻不下。如今用大军攻小城,若一时不克,挫伤军队锐气;敌人可以慢慢增援。我军疲劳而敌军气盛,这是危险的办法。不如分兵夺取土地,以淮河为界限,设置地方官吏,收取租金粮食,把洛阳、虎牢、滑台都远隔在我军的北边。守军得不到南边的救兵而绝望,必然沿黄河向东撤走。即使不走,也成为苑中的猎物,何愁抓不到!”公孙表也坚持请求攻城,魏主同意他的请求。于是,奚斤等帅兵两万,渡过黄河,在滑台(今河南省滑县,东郡冶所)的东边安营。

当时,宋司州刺史毛德祖驻守虎牢关(今河南荥阳西北氾水镇境内,是洛阳东边的门户)。东郡太守王景德向毛德祖告急,毛德祖派司马翟广等率步骑兵三千救援。

奚斤等攻不下滑台,请求增兵。魏主大怒,严厉斥责他。二十三日,拓跋嗣亲自带各部落联军五万多人南出天关,越过恒岭,声援奚斤。

先前,东晋逃亡的皇族司马楚之,在陈留(今河南开封)聚集了一批人马,听说魏军渡河,就向魏投降。魏任命他为征南将军、荆州刺史,派他侵扰宋国北部边境。毛德祖派长社县令王法政带五百人戍守邵陵,将军刘怜带二百骑兵戍守雍丘(今河南开封市杞县,属陈留郡)。司马楚之带兵袭击刘怜,没有攻克。恰巧朝廷送来军用物资,刘怜出去迎接,酸枣平民王玉跑去报告魏军。二十八日,北魏尚书滑稽带兵袭击仓垣(今河南开封境内,属陈留郡),守兵和官吏全都越城逃走,陈留太守严棱向奚斤投降。魏主任命王玉为陈留太守,调给他军队守仓垣。

十一月十一日,奚斤猛攻滑台,终于攻克。东郡太守王景度逃走,司马阳瓒被俘,不降而死。魏主派成皋侯苟从为兖州刺史,镇守滑台。

奚斤等攻破了翟广驻守的土楼,乘胜进逼虎牢关。毛德祖与奚斤交战,屡次打败他。魏主另外派黑矟将军于栗磾(di)带三千人屯河阳,打算夺取金墉。毛德祖派振威将军窦晃等沿河抵抗。

十二月十八日,魏主到冀州,派楚兵将军、徐州刺史叔孙建带兵从平原(今山东德州市下辖县)渡河,攻打青州和兖州,豫州刺史刘粹派治中高道瑾率步骑兵五百据守项城(今河南周口市下辖县),徐州刺史王仲德带兵屯湖陆(今山东鱼台县东南)。

魏主派中领军娥清、期思侯柔然人闾大肥带兵七千,会合周几、叔孙建向南渡过黄河,驻扎碻磝(qiaoao)(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宋兖州刺史徐琰放弃尹卯向南逃走,于是,泰山、高平、金乡等郡全部落于魏国之手。魏楚兵将军叔孙建向东攻入青州。东晋逃亡皇族司马爱之、司马季之等原来就在济水东边集结了一批人马,这时也投降了魏国。

宋青州刺史竺夔(Kui)当时镇守东阳城,立即派人向建康求救。二十一日,朝廷命令兖州刺史檀道济监征讨诸军事,会同徐州刺史王仲德前去救援。庐陵王刘义真也派龙骧将军沈叔狸率兵三千到豫州刺史刘粹驻地,伺机救援。

北魏于栗磾渡过黄河,和奚斤合力,打败了窦晃,直逼洛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