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一路“黔”行

 昵称45109175 2023-04-30 发布于浙江


阳春三月,一路“黔”行。

贵州的山,重峦叠嶂,秀峰林立;贵州的水,蜿蜒于崇山峻岭,奔腾于深峡幽谷……有熟悉的景点,忍不住要记录途中“第二次握手”的最美相聚。



01

黄果树瀑布变“小”



这已是我第二次到黄果树瀑布了,她还是那么汹涌湍急,飞流直下吗?

乘上黄果树景区的大巴车,把途经的景点陡坡塘、天星桥都忽略过了,直奔游览主题——大瀑布。

网上盛传某某景区的瀑布是“人工自然”的,说得特玄乎。难道黄果树大瀑布还是“人工自然”的不成?我不相信,借此机会也看个究竟。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正如明代诗人杨基的《春草》所形容的,春意盎然的黄果树大瀑布景区,绿水青山,绿树成荫,井然有序,虽然天气时阴时晴,游人不多,但空气清新,水质清澈,环境幽雅,沁人心脾。我们沐浴在暖阳下,悠闲在步道上,漫游在绿道中,惬意无比!


远远的已能依稀见到大瀑布的倩影,能隐约听到大瀑布的轰鸣,还是那个熟悉的身影,还是那么悦耳的声音。我这次特意背上了单反相机,该派上用场了……


黄果树大瀑布,有着“亚洲第一大瀑布”的美称,高77.8米,宽101米。站在大瀑布对岸的观景处仰视,飞瀑擎天而立,飞流奔腾而下,而站在大瀑布对面的半山腰俯瞰,大瀑布飞泻流淌,泼珠飞星,湍急奔放。再次身临其境,也不免内心震撼,充满豪情,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壮美!


上次到黄果树瀑布,因时间关系没能进到水帘洞去体验《西游记》中“美猴王的水帘洞”,为此还曾耿耿于怀,这次当然要补上这一幕。在水帘洞里穿行观景,果真大有收获,不仅从另一个视角领略到了黄果树瀑布的雄奇,而且从另一个侧面拍摄到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



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瀑布水都是奔流不息的,这让我不禁想起描写黄果树“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的专属对联,其实在水帘洞里观瀑,犹如孙悟空钻到铁扇公主腹中,更能感受到瀑布的鬼斧神工……


感叹之余,游兴之后,还是有些遗憾。可能是季节的原因,这次观三月的大瀑布——线型如梭,与上次赏七月的大瀑布——朵型如棉,形式与气势颇有差异,感观与感受亦有落差。


眼前的黄果树瀑布水势与水量怎么就变“小”了呢?



正当我疑惑不解的时候,同在观景处一个气度不凡的旅游团队导游正在滔滔不绝地向他的团友如是说:其实这种现象就是季节使然,据权威资料介绍,黄果树地处典型的溶岩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以上,且夏季降水尤甚,水大时,瀑布溅珠飞洒到100多米高的黄果树街上,两三里外能听到雷鸣般的响声;水小时,河水仍然分成4支,铺展在整个岩壁上,不失其阔而大的气势……



他在娓娓道来,我则在侧耳倾听,原来如此!黄果树瀑布既不会断流,亦不会干瀑,只是受降雨影响,瀑布水势有大有小罢了!

我坚信,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幅不朽杰作!

02

西江苗寨两个“宝”



离开黔南荔波还是日落时分,驱车三个多小时抵达黔东南雷公山麓的西江千户苗寨,已是华灯初上。


尽管是故地重游,放下行李,我还是忍不住立马观景,好在建在半山腰的民宿,都自带了小观景台,在此举目瞭望,顿感震撼:苗寨千户,组团密布,满山片野,繁星点点……


晚餐时民宿老板主动介绍,他也是外乡人,来这里开店三年多了,已经深深地爱上苗寨。因为,西江千户苗寨不是一个苗寨,而是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不分彼此相连而成,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这里是全球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苗族露天博物馆”,不仅展现了苗族历史变革的发展史,而且呈现了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来不及等到明天,我便独自一人,高一脚低一脚地摸索下山,进寨去观赏被我视为苗寨两个“宝”之一的风雨桥。



春寒料峭中,依然可见寨子外层层叠叠的梯田,依稀可想成熟稻穗与麦香的季节……难道苗寨的田园风光也会如此之美?

站在一号风雨桥上仔细品味苗寨的这个“尤物”,白水河穿寨而过,弯弯曲曲,奔腾不息。在千户苗寨的这条母亲河上,集聚了十余座特色各异的风雨桥,本来风雨桥是木质结构,关风蓄气、挡风遮雨,而经过历代演变,现代所建的风雨桥已是水泥与木质混合结构的桥体桥身,更具有坚实牢固和抵御洪水的功能……尤其是现代科技创新,通过灯光灯带等装饰手段,让风雨桥变成了“天上宫阙”,在风雨桥上人间风情,尽情释放,流光溢彩,炫丽迷人,令人流连忘返,哪怕已是夜深人静,仍有游客与我相伴,在此拍照,记录美景……


这一夜,窗外“繁星点点”,屋内暖意绵绵,我睡得挺香。

次日,我草草完成洗漱、早餐,又迫不及待地去寻找苗寨的另一个“宝”:吊脚楼。传统的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干栏式建筑,多运用长方形、三角形和菱形等多重结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并且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以其独特的形式,彰显自然和谐统一,人文相得益彰,堪称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在建筑学上极具美学价值。




而苗寨独特的吊脚楼则是以木质为主的建筑物,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为平地和斜坡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我们所下榻的民居也算是吊脚楼,但它的形式是被异化了的,是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建筑手法的自由发挥,更务实,更现实。不过,吊脚楼堂屋外侧仍标配式建有独特的“美人靠”(俗称“阶息”),这体现了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




有味的是,西江苗寨以白水河串起来,游方街、芦笙场、长桌宴、嘎歌古巷、美丽西江等特色点位,与依山傍水的吊脚楼、横跨河流的风雨桥组合叠加,再点缀上穿戴饰银、载歌载舞的苗寨儿女和五颜六色、欢声笑语的外来游客,西江苗寨不仅动了起来,而且也活了过来,日出日落,生生不息。








而有趣的是,西江苗寨不同于一般古镇,她既有商业的存在,又有朴实的风格,原生态的苗家菜肴,原产地的银饰精品,原风味的民族歌舞,都是西江苗寨最大的特色风情,游人如织,游客如云就是最好的证明。





苗寨经过一天的喧嚣,又慢慢地静了下来。是夜,我又站在苗寨民宿的小观景台上,望着满山片野的点点星光,犹如置身流光溢彩的梦幻世界。我若有所思,西江苗寨之所以在众多越来越繁华的现代化都市中,能被无数游人“宠幸”,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因应该是,千户苗寨历史上交通不便,远离喧闹,没有被过度开发,原始景观风貌和民风民俗才得以保存下来,传承下去……


西江苗寨的存在也告诉我们一个“定律”:没有世俗的打扰,用心经营,每一个人的家乡都可以成为人间天堂!


说句不算是题外的话,在云贵旅游特能感受天气的变化无穷,往往“一山之隔不同天”。行走中,我特希望天公能作美,而我看到的天气预报又总是在作祟。然而,天气的好坏只是能否给自然景观添光增彩的条件,却改变不了自然景观原有的底色,惟其如此,一路“黔”行,更加深了我对多彩贵州深沉的热爱!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