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峡民谣辞典211--212: 和尚念经,念给先生。 先生打卦,打给蛤蟆。 蛤蟆浮水,浮给小鬼。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4-30 发布于河南

图片来自网络

211.

拐棍经,拐棍经,
拐棍本是土里生。
先扎根,后发芽,
枯枯杈杈手里拿。
过河知深浅,
上坡好把滑。
包袱是它扛,
狗来用它打。
晚上放到床头边,
起身动弹把它拿,

强似儿女在身前。­ 

在老日子里,村庄的人老的标志,就是拿着一根拐棍。

拐棍,在城市里,叫文明棍。那些戴着宽沿礼帽,手里拎着文明棍的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都不是无名之辈。

文明棍,是城市混的体面人的一个标志,而乡村老人们的拐棍,却有着说不出生活悲催。拐棍,说到底,就是一棵小树或是一根树枝而已。讲究的老人,把树皮剐光,在拐棍的上端捏出一个半圆,以便于使用。不讲究的老人,随便找个树枝,顶端有个疙瘩就行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之前,我们村子里来的乞丐,一般都是老人,他们的标配就是手里拄着粗糙的拐棍。问:你是哪儿的?答曰:固始的。再问:咋了?答曰:水刮了。

固始在信阳,也是鱼米之乡,有老人拎着一个拐棍乞讨一口饭吃,村庄顿生怜悯之意。那个时候,乞风很正,作为乞丐拿着一个碗,就是乞讨一碗饭而已。没有饭了,抓一把红薯干给他,他也弯着腰表达谢意。

乡村老人的拐棍,相当于一个儿女。过河探探水深浅,靠这个拐棍。雨后上坡把滑,靠这根拐棍。在平原行走,包袱就挂在拐棍上。偶有野狗奔来,这个拐棍就是个打狗棍。

拐棍,是村庄老人的工具和武器,也是他最终为忠诚的伙伴。喂个狗还要吃饭呢,只有拐棍不吃不喝不说话,一天到晚陪着。

晚上拐棍放在床前,起身的时候,想起了拐棍,动弹的时候,想起了拐棍。最后老人很无奈地吹嘘:这个拐棍啊,强死儿女在身前。

拐棍和老人的关系,是和儿子关系。儿子是不能伴在你身边的,但是拐棍能。现在不少家庭一个儿子考上了好大学,儿子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父母还在老地方,儿子照顾老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儿子就是在北上深广,其实和加拿大美国的距离也差不多。就是在本省本地的城市,也是没有时间和心情陪着父母的。

因而,养老院,就是父母的拐棍,轮椅就是父母的拐棍。想想谁都会有那一天,凄然。

我母亲八十多岁的时候,也有一根拐棍,她说:铺着地板砖,拐棍搁地上,光的很,还不如不用拐棍。因此,母亲到了最后,也就没有用拐棍。在需要的时候,我就是母亲的拐棍。

乡村做拐棍,最好的材料是野桑树,西峡叫崖桑。剥去皮,很光滑。捏一个半圆,跟城市里的文明棍差不多。过去西峡的保长,都学蒋介石,拄着的一根文明棍,但是保长的文明棍是崖桑捏的,含金量和蒋介石的不能比。


212.
下大雪,冻死老鳖
老鳖告状,告给和尚 。
 和尚念经,念给先生。
先生打卦,打给蛤蟆。
 蛤蟆浮水,浮给小鬼。
 小鬼推车,一步一歇。
一歇没歇好,天亮跑不了。­

童谣很像是南美的魔幻现实主义。

回想一首童谣,就走进了马尔克斯那样的魔幻里去。马尔克斯的魔幻,有很多现实的因素。而一首童谣的魔幻,与现实有很大的距离。也可以说是,东方童谣的魔幻,是真正的魔幻。

下大雪,冻死一只老鳖,是有可能的。死去的老鳖还要告状,就没有可能了。但是在村庄的童谣里,死老鳖告状,是很可能的。这就是东方的魔幻。

老鳖告状,告给了和尚。和尚是置于世外的人,只管念经,是不管天冷冻死老鳖的。老鳖告到和尚这儿,和傻瓜只管念经。

经书念给谁听的呢?是一个先生在听。这个先生,不是教书的私塾先生,而是在村庄行走的算命先生。他在村庄里行走打卦,预测命运,可能准确率很低吧,人们不相信他,他就只好给蛤蟆打卦。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和事件,在一首童谣里,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这就是魔幻主义的魅力。

给蛤蟆打卦,蛤蟆是不会相信的,因为蛤蟆的职责是浮水。蛤蟆浮水浮到哪里去了?找小鬼去了。这个小鬼是淹死的小鬼,却从水里走上河岸,推起了小车,吱吱拧拧走向远处。小鬼走累了,一步一歇息。这就麻烦了,歇息的时间长了,天就亮了。

天亮了,小鬼想跑也跑不了了。村庄的人们一直相信,小鬼大鬼,听到了鸡叫,就露出了原型。他们跑不了的时候,就被太阳晒成了一滴血,渗入泥土。

一个鬼就在阳光里 消失了,天下无鬼,是村庄人们渴求的生活境界。

这个境界,在童谣里实现了。天下无鬼,也是一个魔幻吧?

我想写小说的人,去了解村庄的魔幻童谣,大概是很有益处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