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六十八)

 温馨微语 2023-05-01 发布于江苏

/四 月

江海失眠了。心里放不下的不仅仅是娘,更让他纠结的是早上李英打来的电话。
“江海,我是李英。”
电话那边的声音江海非常熟悉,江海出来打工是本家外甥介绍的,生产队和公社的外出打工证明要交到打工单位登记备案,是李英为他登记办理的。在单位的职工灶上江海干了六年,煤炭石化重新拆分,江海因外甥的关系,随着一起搬到了现在办公的新址。城里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办公楼,在这里过渡办公房租便宜。
江海特别纳闷,这李英和自己并没有过深的交往,打电话找我能有啥事儿啊?他心里揣摩着,难道是自己离开时手续没有办清,有什么证明遗漏在哪里了?
“哦,哦,李主任,我是江海,有什么事儿您说吧。”江海客客气气的。
“江海,我想给你介绍个对象,你考虑考虑。”李英直截了当说明了找江海的目的。
给我介绍对象?自己在外打工十多年,这种事可没有过。江海一愣,脸红心跳,以为自己听错了。
太白山打工的经历,让他知道了外面的世界能使他心大眼宽,那片千沟万壑的黄土塬已经留不下他。他已经在外漂泊十年,也曾经想入非非地不甘心灶台菜刀的营生,只身一人闯荡新疆倒腾贩卖葡萄干.
“李......李主任............李姨,你.....你说啥?”江海疑疑惑惑地问。
“我说,我想给你介绍个对象......”李英以为江海没有听清楚,又重复了一遍。
千真万确,没听差,是介绍对象!江海的心狂跳不止,怦怦跳动的声音自己都能听得到。江海二十八了,塬上和他一般大的都结婚生子了,他们的娃娃都打酱油了,而自己还像一棵浮萍,找不到一处停靠的水洼......现在有人给自己介绍对象了,这不是做梦吧?
“给......给,给我......介绍对象?”江海又惊又喜,嘴唇哆嗦,结结巴巴。
“呵呵呵,把你吓着了吧?是真的。”李英笑呵呵的声音从话筒里传过来,震得江海耳朵嗡嗡响,哈哈哈,是真的!
“李.....李姨,谢.....写谢你。你说吧,我听着呢。”江海按耐住自己的激动小心翼翼地说。
“江海,你还记得路婉清吗?就是那个把菜扣到你案上的厉害丫头,她的残疾你是知道的。这事儿我先给路婉清说的,路婉清说让你好好想一下,如果你愿意,就自己过来找她。如果不愿意,就算我没说,你也别往心里搁。”
李英说的很清楚,这事儿是真的。
江海何止知道这个路婉清?在办公楼职工灶干了四五年,每天一日三餐都会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况他还给路婉清往办公室里送过饭。说实话江海有点怕这个丫头,'想好了就自己过去找她’,这种相亲方式也只有她能想得出来!江海来不及多想,这事儿在电话里也不便多说,行不行也别辜负了别人的好意,总得给人一个台阶。
“谢谢李姨,我知道了。这事儿你得让我自己想想清楚。”江海说。
一天了,江海有些心神不定,中午开饭时有人敲着自己的菜碗戏谑江海:海师傅,你和卖盐的有仇啊?这......这菜打死了卖盐的!江海一惊赶紧去尝,果然齁咸,他知道是自己心里木乱放重了盐。
路婉清趔趄的身影,不住地在江海眼前打晃晃。那双脚扭曲着,一双手也是鸡爪似的,连自己的饭碗也端不稳......江海不止一次猜想她的生活、她的工作。她父亲,那个满头白发的路科长,慈眉善眼,仿佛在哪儿见过,每次到锅炉房打水经过,江海就忍不住想多看他两眼。
路婉清......行,还是不行?江海盯着房顶一遍一遍问自己。要不然回田家塬?找个塬上的,然后结婚,下地种庄稼,上炕生娃娃......然后呢?把娃娃养大,给娃娃盖房结婚,让娃娃们再生娃娃......那个时候自己该多大?江海在心里暗暗算了一下,嗯,比娘现在年龄都大......会不会像爹一样,像娘一样,一辈子就为一副棺材板儿活着?就算是回田家塬,拿啥结婚呢?房子呢?三间厦子房,江涛一家四口,加上娘和江河......贩葡萄干儿没有赚到钱,重操旧业后也就是混个肚儿圆,一个吃饱全家不饿。盖房子结婚恐怕是痴心妄想......
不,我不要那样的生活!江海闭上眼睛,眼前一团漆黑,漆黑里他看到了爹和娘.....不,好像是自己.....佝偻着背......
江海睁开眼睛翻了个身,唉,这事儿得好好揣摩揣摩,得过一辈子呢!对,明天找姐去,看姐怎么说。
江华是江家老大,比江海大十岁。江海小时候有肚子痛的毛病,娘小脚一辈子没有出过田家塬,遇到江海肚子痛她只会抱着哭,每一次看病都是姐姐背着去县城,江海小时候营养不良,格外瘦小,大他十岁的姐姐背得动。姐姐在江海心里的分量很重。
下午开晚饭,江海借了董师傅的自行车赶到姐姐家。
姐姐一家正吃晚饭,没有人让他,连吃了吗这样一句客套话也没人问。江海讪讪地坐在一边的小凳上,把李英打电话给他介绍对象的事说给江华听。
“姐,路婉清残疾......”江海讷讷,没有主意。
哦?残疾!姐夫张中正那张脸忽然抬起,手里筷子上夹的菜都顾不上放进嘴里,他两眼看着江海,眸子里掩饰不住的兴奋。
“好哇好哇,残疾也行。也就是,你要在塬上找一个,你娘可没有银元给你结婚了, 残疾就残疾,你就认了吧!”姐夫张中正阴阳怪气地说。
江华斜了一眼张中正,什么也没说。
江海知道张中正话里有话,那些银元让姐姐在张中正面前抬不起头。
那是江海到太白山的第二年,江涛出狱回来了,二十六七的小伙子,从那里面出来,家里要啥没啥,哪个姑娘肯跟呀!再不结婚今辈子只能光着了。娘急得到处托人,有人说,到四川领一个吧,那边离婚丧偶的女人便宜。娘心动了,不能再耽搁了,江涛不能光棍儿一辈子。四川就四川吧,说啥也得去试试。
家里穷得叮当响,四川媳妇再便宜也得有盘缠才能去。大家都穷,这事情又不能四处张扬,娘着急上火两眼通红,她咬咬牙动起了那些银元的主意。
银元就藏在堆柴火屋的炕洞里,只有娘知道。江海爹死的时候无法下葬,张中正也在,张中正都不说话,娘不敢打那些银元的主意。现在娘什么也顾不上了,反正山高皇帝远,他张中正也没千里眼,先给儿子把媳妇领回来再说。她立即扒出来那罐儿银元让江涛拿去找人兑换,最终一块银元换了两块钱。四川媳妇领回来了,那女人还带着一个不大的男孩子,江涛结婚了,娘了了一块心事。
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件事的后果。1978年有消息公布了银元的回购兑换信息,价格不菲,张中正想起了那罐藏匿的银元,顿时大喜,自己捂了十二年的宝要发了!张中正决定取回那罐银元。
“回田家塬,咱明天就回!”张中正急不可待要江华和他一起回去。江华哪敢啊,百般推脱硬是不和他一起回去。
张中正发财心切,自己急吼吼地回去了。张中正一进院儿门,江涛和他娘就知道他干什么来了。张中正哪能想到他的银元已经变成江涛媳妇了?朝思暮想的咸鱼翻身,捂了十二年的宝啊,发财的大厦就这样土崩瓦解了!张中正,一个市政修路拉线的电工,一个下岗多年游手好闲的浪子,之所以能那么潇洒,就是这罐银元给他的底气了。现在釜底抽薪,他未来的富足安逸全部化为泡影......张中正气炸了,一时间搅得鸡飞狗跳,从此和江家有了解不开的疙瘩。
现在听说有人给江海介绍个残疾,张中正心里那个幸灾乐祸啊,呵呵呵,你江家老爷们儿个个都是穷鬼,也就是我张中正那罐银元让江涛有了媳妇,我倒要看看你们还能靠谁整个媳妇......呵呵,此时他心里的冷笑一个接着一个。
看张中正那个样儿,江海和姐姐还能说什么?江海没多待,识趣儿地告辞了。江华送江海出来,姐弟两个只能在外面说说话。
姐姐说:“你的事情自己拿主意吧,你都二十八了,姐也帮不了你。家里的情况你知道,就是回到塬上找媳妇,没有彩礼没有房这个婚你也结不起。城里打工没有户口很难。户口和婚姻,你两头都无靠啊!”江华说的很无奈。
说到户口,江华脚步忽然停住了:“对了,残疾人找农村对象,好像可以在城市上户口,但要结婚五年才能落户,是政策规定的。不然你就考虑考虑?如果单着不如......”江华看着江海欲言又止。
江海回去已经二半夜了,“你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吧,姐也帮不了你......”江华的话仿佛复读机似的,一遍遍在江海耳边响。是,现在没人能帮自己。路婉清的身影又开始在他眼前晃,乌发明眸,笑盈盈地看着他......哼,不就伺候个你嘛,你这媳妇我要了!
(本文叙事纯属故事,如有雷同,请勿对号人)
【未完待续  隔两天刊发一期  谢谢关注】

作者简介

四月,实名李蕊芬,女,19504月生人。四肢重度残疾患者,用一根手指打字。所著《中华民族大家园》荣获中国教育部、新闻总署“十个一工程”一等奖。《精彩瞬间》《幸福不残缺》曾在市级报刊发表;《点亮心灯》曾荣获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十周年征文大奖。《温馨微语》最忠实的朋友,近年在此刊发过《童年拾遗》等近六十篇短文。喜欢用文字讲述故事,因热爱而坚持,因坚持而快乐。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六十七)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六十六)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六十五)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六十四)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六十三)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六十二)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六十一)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六十)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五十九)

四月:不是故事的故事(长篇小说连载之五十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