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斐私语《千字文》053:德建名立

 昵称503199 2023-05-01 发布于湖北

德建名立。两个名词,两个动词。德、名是名词。建、立是动词。建和立在今天还是一组常用词。指的是让某种事物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

那在古文中呢?它们的原意呢?肯定不会这么简单。

咱们先说说”建“,这是一个只有进入农业阶段的文明才有可能创造的出来的字,因为它本身就是建造房屋的意思。

建的外部, 廴,yǐn字旁。其实是由两部分构成的,横折折撇是第一部分,代表了山。捺是第二部分,代表了地基。

建的外部,聿代表木棒。是用木棒夯土筑墙的行为。

有山、有地基、有夯土筑墙的行为,建的本意就已经是跃然纸上了。

再说说“立”。

立也应当被分为两部分来看,最下面的一是一部分,上面的是一部分。

上面的那一部分其实是误写,在甲骨文、金文中,它都是被写作”大“的,表示一个人。

下面的一横代表着土地。

整个字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站在地上。当然,这一立并不是单纯的一立,而是有态度、有价值观的一立。

《史记》记载”鸿门宴“中,樊哙走进帐篷就用了“立”——披帷西乡立。樊哙立在那儿,并不是单纯的立,而是立出了一种态度,一种威仪,是立有所用,是有价值的一立。

有了建和立的准确理解,再来看德与名,就很好理解了。

德是符合大众价值观的行为。

以符合大众价值观的行为为依靠,建立起来的声誉才是《千字文》所说的德建名立。那些骂名、臭名、恶名虽然都是名,但因为并不是以德为依靠的,所以也就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

说完正题,咱们稍微的做一个衍生。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有时候做自我介绍还会说的口语一点,我的名字叫做什么。

我们知道姓、氏、名、字其实是四套系统,今天我们使用的是这其中的两套系统——姓和名。

姓不需要太多的解释,那是来源于祖先的恩赐。

氏今天已经被我们所废弃了,或者说是被我们融入了姓这一系统中了。

主要咱们来说说名和字。

很多小朋友,在上小学之前,家长都会给孩子取一个小名。等到孩子要上学了,读书了,才会给孩子郑重的取一个大名,也叫学名。

古时候的人也会这么干,真实名称上有所区别。

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小名,在古时候被称为“名”。而我们所谓的大名,或学名,在古时候叫做”字“。

”字“往往是自己取的,当然也有由长辈或者老师给取的情况,而且因为古时候的户籍制度不完善,改名字比较容易,所以一个人一生当中,多次更改字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比如我们熟知的鲁迅先生,他的字就有两个,分别是豫山、豫才。

名还有一个称呼,叫做贱名,有些地方流行一句话,贱名好养活。这句话有点封建迷信,但在古人眼中是很有道理的。

最后,咱们说说名的读音,它读míng。还有一个字也读míng,就是冥。

名和冥之间有关系么?

其实是有关系的,而且还关系匪浅。

它们的关系就和前面我说的贱名好养活有关系。

古时候没有电灯、蜡烛,天黑了那就真的是黑了。小孩贪玩,家长不喊,孩子就能一直在外面玩下去。所以天黑之后,家长出来找孩子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找孩子那就避免不了喊孩子的名字。

而这里面就有一个危险。

对于这个危险有迷信的解释,和非迷信的解释。

迷信的解释是说小孩子的灵魂不稳当,恶鬼听到孩子的名字就会学者大人的声音去骗小孩。

非迷信的解释是说如果让坏人听到孩子的名字,孩子就有可能会有危险。

无论是哪种解释,总之古人就因此给孩子取一些比较奇怪的名字,比如二狗子、牛牛之类的听起来不怎么像是人的名字的名字。而这实际上是古人保护自己孩子的一种智慧。

因为家长找孩子的时间,最多的就是大人回到家,做好了晚饭之后。那个时候天已经黑了。而天黑了就被称为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