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之异同

 老刘tdrhg 2018-04-22

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之异同

德育就是对人各方面的道德教育,其本质在育德,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是积累了五千年的经验,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安定和谐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够奏效,是因为传统社会的道德教育接受了儒家的观念,切实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高度重视道德教育,树立了道德教育的明确目标,并把道德教育视为一个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的完整体系

《礼记·学记》上就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这就是说,建立一个政权和领导一国的老百姓,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而教育的目的是“长善救失”,即使人的过失得以挽救,而使人善良的方面不断增长。可见,道德教育是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道德教育必须从修身,即达到身心和谐开始,进而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乃至国与国之间的伦理关系。因此,只有教育办好了,人心得治了,伦理关系协调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们真正长久的幸福生活。

而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够奏效,是因为它是一个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构成的完整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特别重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开始,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社会教育应当秉持孔子提出的“思无邪”的理念。因此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都遵循着孔老夫子的这一思想,不论音乐、歌舞、戏剧、诗词等等,无不是以宣扬道德、弘扬正气为主要内容,这样才能使社会的正气上升,邪气下降。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网际网络渗透到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社会教育对人价值观的影响更是起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又:仅仅能力强,只能成匠才,而不是大家。名门大家最重要的是素质过人而不是能力。所谓素质,就是能力与知识之外的,人所具有的特点。这个东西能伴随我们的一生。

现在的家庭,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子女过度宠爱,又不知何为为标准,盲目遵从所谓的“赏识教育”,以至于现在的孩子对长辈、规矩等失去了敬畏心,自性放纵,唯我独尊,不听管教。大多数的家庭失去了应有的正确伦理平衡,这是由于传统德育丧失的结果。

另外,现代的考学制度使学生的求学及老师的教学变得功利化,所学内容,站在长远的、关乎一生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是不成系统的。换句话说,学生若不认真学习便罢,但即使认真学习,所学所得在今后人生历程中,大多数也是毫无用处的。且现今教育重分数,重结果,看轻素质的培养。统一标准,不注重因材施教。使得大多数学生不能真正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应有的提升。即使通过学习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如果没有德行,则其所学所得只会成为他今后违法犯罪的助力,这难道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吗?

另外,家长这方面也至关重要。家长的价值观如果混乱,重智育,轻德育,则家庭教育方向性失明,上下都是一片迷茫。以至于孩子也人云亦云,不知所之。所谓的“教育”究竟为何物?现今已很少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实际上,教育二字,其意义绝不仅仅是只就知识而言。

第二采取了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强调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

 《说文解字》把“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儒家看到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身体力行的感化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是开启人的爱心、羞耻心而不是强制灌输一种理念,因此特别了强调“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言教”,强调了作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者的领导人的道德示范作用。在这方面,孔子多次强调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意思是说,领导人的德行好比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又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说法。实践证明,“上行则下效”:“上有克让之风,下有不争之俗”,“上清而无欲,则下正而民朴”,“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风俗必败。”由此可见,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者的道德修养对于形成一个社会良好的社会风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把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制度建设保证推行道德教育

 中国古代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并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依靠各种社会制度来加以强化。简单地讲,社会弘扬什么,就要通过制度激励什么;反对什么,就要通过制度约束什么。英国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密尔说的好,“当社会不利于人常常运用高尚的情感时,这种情感就会由于缺乏培养而枯死。”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法律、监督机制的健全、激励机制的完善上保障和推行道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古人重视道德教育,但绝不意味着因此忽视了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在中国古人那里,道德教育与制度建设这两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第四着重培养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能力

 世界所有冲突、不和谐的出现,根源在于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冲突。因此,要化解冲突,每个人都要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指责对方。孟子对这一点的阐述尤为详尽。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在《中庸》上也说,“射有似乎君子,失之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我们做事如果没有成功,就应当马上反过头来从自己身上发现不足。这正如一个射箭的人,如果他射箭偏离了靶心,他不是去寻找客观的原因,而是回过头来反省自己的技艺不精湛。孔孟所称道的尧舜禹汤等古代的圣人,都是这样“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楷模。商朝的汤王,在自己洗脸的盆子上面刻了一段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时督促自己要不断进步。汤王遇着大旱祷雨时又提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论语·尧曰》)。意思是说,只要我自身有罪,不要因为我的过失殃及到天下百姓的身上。天下的老百姓有罪,都是我自己没做好,都该由我自身负责。

在中国古人看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风气的好坏,与社会中的每个人息息相关,而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对社会风气的好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不仅是每一个领导者,而且每一个普通的人,都应当有这样“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态度。陈寅恪说过: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而作为读书人,作为知识分子,更应当具有这样的反省能力。应当说,从自己做起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道德观,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也必须承担的道义责任。

古人说: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如今小至家庭夫妇之间的冲突,大至种族、国家之间的冲突,从很多的程度上都是由于彼此之间只知道责怪对方,而不能够反躬自省而导致的。只有人人都能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才能最终化解冲突和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和世界的和平。

第五重视基础道德的培养。

什么是基础道德?古语云:“孝亲尊师,做人之端。”“首孝悌,次谨信。”也就是说,孝是人伦道德最为基础的部分。故有名言:“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此言非虚。“孝”亦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倍受推崇。孔子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孟子云:“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孝经》亦曰:“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此皆说明了孝为仁、义之根本,人伦之公理。

现代家庭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追求个人自由、权利意识的蔓延,使得孝亲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忽视。从而也出现了很多人伦关系失调、家庭关系紊乱等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重新认识和提倡儒家伦理中重视孝道的思想,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孝是最容易开发本性,使本具的性德昭显的。儒家仁的思想正是建立在孝这个根本的基础上。因此,对于这个字绝对不能疏忽。理解了这个字,也就理解了儒家思想的精髓。从孝这个字的构成来看,孝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个子字。孝这个字的含义就是说,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不是两个。如果有两个这个观念,那就不是孝了。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体。在外国,中国人还保持着祭祀祖先的传统,外国人不理解,问:几百年、几千年前的祖先,认都不认得,还祭祀他们干什么?但是他们不懂得“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道理。中国人祭祀祖先,情存何其深厚!远祖尚且不忘,对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孝敬的道理呢?儒家从纵的方面讲孝的教育,从横的方面,则讲兄弟之间的悌,又把它推广到“四海之内皆兄弟”。可见,孝悌教育做好了,整个社会的人伦关系就自然会井然有序了。

长期以来,虽然我们也很重视道德教育,但是我们的道德教育没有深入人心。其实这并不是道德教育本身不得力,而是我们长期所从事的道德教育没有很好地汲取古人的经验,所以才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古人是怎么样进行道德教育的,大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目标明确。

《礼记·学记》提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善良的方面不断地增长,使人的过失得以挽救。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的教育、品德的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居于基础和核心的位置。现在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不是秉持了这样一个理念呢?我们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从九十分提高到一百分更重要,还是让他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更重要呢?很多人都会说,当然是培养起他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更重要。但是,现在有哪一个家长在节假日的时候,送孩子去学习《弟子规》,培养孩子的德行了呢?大部分家长都是送孩子去学奥数,学英语,学围棋,学钢琴,学唱歌跳舞。这些都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家长没有真正认识到教育要长善救失。

想一想,毒奶粉、毒饺子等等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怎么出现的呢?还不都是那些有知识、有技能而没有德行的人做出来的吗?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才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

现在有人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有才有德是正品。这是我们社会所亟需的。第二个层次:有德无才是次品。这个人有德行,能力不够,若加以培养,还可以用,不至于对单位、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第三个层次:有才无德是毒品。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试看现今的毒奶粉,不就是这样的人做出来的吗?他知道把三聚氰胺放在奶粉里是什么效果,一般的人不懂,也就不会去做。现在的高科技犯罪,大多数是有知识而没有德行的人做出来的。以此可见:科技越是发展,人的德行越需要不断地提升,否则高科技便会成为毁害人类社会的工具。就好比刀子,可用以切菜、做饭,也可用以杀人,这是一样的道理。关键在于谁来用、怎样用。最后一个层次:无德无才是废品。当然也比较少见。

现在有些学校把培养什么作为人才了呢?都把培养“毒品”作为人才了。不重视德育,就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犯罪违法行为的层出不穷,这种情况不是简简单单的法律要求能制止的。《论语》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说明人民的自律乃教育所致,非单纯的刑法、要求可达成。

第二次序合理。

长善救失是教育的目的,但教育不能不讲次序。《大学》云:“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说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先后的次序,如果把这个次序颠倒了,结果会完全不同。所以教育的次序,一定依照《三字经》上所说的,“首孝悌,次见闻”。也就是说,首先要培养起孩子对父母、长辈、老师谦恭有礼的态度,然后再教导他知识和技能,这样,这个孩子才不会学得越多,越傲慢,学得越多,越不把父母老师放在眼里,其所学所得才真正是有益的。

第三概括规范。

大体概括一下,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我们的祖先几千年来都是用这些核心价值观来教导人民的,而且把核心价值观概括得非常准确、合理,符合人的天性。

首先是五伦关系,孟子总结了前人教育百姓的经验,把社会上最基本的伦理关系概括为五个方面: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第一伦是“父子有亲”。父子之间的关系,是父母爱儿女,儿女爱父母,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情,那怎样才能把这种天然的亲情保持一生,顺着“亲”的方向去发展呢?圣人通过观察,发现:只有做到了父慈子孝,父子有亲的亲情才能够维系一生。而对孩子慈就是要让他有责任感,有承受挫折的能力,所以父母若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而严格要求他,就是对他的慈爱,慈爱是做真正对孩子有益的事,绝不是溺爱。

第二伦叫“君臣有义”,即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以义相处。“义者,宜也”,义和适宜的“宜”是相通的。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应对下属有仁爱之心,“仁”从人从二:两个人相处,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对方。《群书治要》中也说:一个人不知如何侍奉别人,就不知如何领导别人,为什么?因为不知道被领导者的辛苦,就不能够对其有仁爱之心,和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所以“君仁”就是指领导能够处处关心体贴下属,不因为自己是领导者就对下属呼来唤去,还有控制的念头。那么作为下属,应该怎样?古人云:“君仁臣忠。”“忠”为“尽己之位”。也就是竭尽全力地完成领导者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一丝不苟,这就是尽到了忠心。如果将这样的教育实行于天下,那何愁天下不太平?

第三伦叫“夫妇有别”。这个“别”字并不是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别,而是职责上有分工。一家之中,有两个重要的职责,第一是要创造经济收入,使家人衣食无忧。这一职责,主要由男子来承担的,特别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创造经济收入更是由男子来承担的。此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职责就是教育儿女。中国人有一句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个家里即使有七八个儿女,但都是败家子、啃老族,不仅不能把良好的家业家风承传,还做出很多祸国殃民的事,这样的儿女,与其有,还不如没有,这才是真正的“无后为大”。所以古人把儿女教育这件事,看得无比重要。而这样重要的职责,决不能推给老人,因为隔代教育都有溺爱倾向。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都特别喜欢,就会过分溺爱,满足其所有欲望。大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当然也不能够把职责推给保姆,古希腊有一位哲人说:“如果你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保姆来照管,结果你将得到两个保姆。”也就是说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在向保姆学习,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最后自己也变成了“小保姆”。且保姆的心大多数都是在利益上,怎会为了孩子的今后发展而深入思考?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首先作为母亲的,应加强自身学习;然后,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按传统道德标准力行,让孩子的心中,建立起明确的道德规范,则其今后之发展,才堪思高远。

第四伦叫“长幼有序”,兄弟姐妹的出生有一个自然的顺序,这个顺序既然不能够颠倒,就应该给予尊重。做兄长的要友爱、关心、帮助弟弟妹妹。“友”字在古代就写作两只手互相搀扶的样子,言外之意,就是:弟弟、妹妹有了困难,做兄长的给予帮助是天经地义的事,不需要讲什么条件,弟弟、妹妹自然就会对兄长生起恭敬之心,所以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兄弟姐妹之间的情义,称其为手足之情,骨肉之情。此足以见兄弟之亲对人的重要意义。

最后一伦叫“朋友有信”,“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在一个学校向一个老师一起求学的人叫朋,这些同学之中又有志同道合的人,这就叫友。所以朋友关系实际上是说,我们在社会上与人平等交往的时候,必须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信”是一个“亻”加一个“言”字。什么叫信?“人言为信”,人讲话必须守信用,否则那都不是人所说的话了。孔子特别强调了“信”字,他说:“人言而无信,就像车子缺少关键的环节。”古代使用的是马车、牛车,用现在的话比喻就是车缺少发动机。一个人言而无信,说话、做事别人都不信任,那么他在社会上就寸步难行。

这五种伦理关系可以说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必须遵守的人伦大道,只有这五种伦理关系和谐了,社会的人际关系才是井然有序的,这就是五伦关系。

此外还有五常,“常”即恒常不变,古人把五种恒常不变的德性概括为仁、义、礼、智、信。我们古人说“大道至简”,真正深刻道理的表现形式往往很简单,只用五个字就把一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给概括了。

另外,还有四维,也就是《管子》中说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就像一座房子有四个大柱子一样,如果这四个大柱子缺少了,国家就会灭亡。

八德在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朱熹概括的,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另一种是孙中山先生概括的,叫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我们把重复的去掉,总结了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我们想一想,如果把这十二个字落实在生活之中了,还有哪些社会问题是不能够解决的呢?仔细思量,没有哪一个问题是超出这十二个字之外的。换言之,只要把这十二个字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社会问题都能够得以解决,而且古人概括得非常精练,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

结束语:

现代的教育,对德育方面很不重视,这种现象令人担忧。殊不知道德素质乃一切之首,一切之基。根基无有,何谈高远?而进行德育,则应把握好根本。其实道德教育,真的不可仅止于口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