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父临终留下遗言:砍到99人就停手,他不听砍了300多颗人头,结局凄惨无比

 四季视野 2023-05-01 发布于北京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刽子手,从业期间,砍下了300多颗头颅,但也因杀戮太重遭了报应,晚年时凄凉落幕。

这个刽子手叫邓海山,不仅是历史上著名的刽子手,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位刽子手。刽子手这个职业由来已久,历史上曾出现过形形色色的刽子手,但是能够在史料中留下名字的,只有他一个人而已,这也算是一种特有的殊荣了吧。

历史上,刽子手这个职业并不光鲜,愿意主动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少之又少。原因也很简单,古代人相信报应循环,觉得这一职业杀戮太重,最后会因此遭到报应,不得善终。

一开始的时候,官府处决人犯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临时指定刽子手,或者就近从军营内借用有经验的兵士充当刽子手。但是在行刑的过程中,临时指定的刽子手,往往由于心理素质差或技术不到位,很难做到一刀毙命,于是,刽子手逐渐发展成了一种职业。

但是毕竟刽子手是作恶的事,所以这个职业非常冷门,如果不是因生活所迫没有出路,或者是传承了祖辈的衣钵,根本没人愿意从事这门行业。因此,刽子手在历朝历代都比较稀缺,所得的酬劳也很丰厚,所谓“一刀吃三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邓海山出身穷苦,幼年的时候,家里就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到了十多岁的时候,更是连糊口都成了问题。迫于生计,他不得不辞别了父母,踏上了沿街乞讨的道路,成了一个人人厌弃,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乞丐。

有一次,邓海山沿街乞讨的时候,看到一个人端坐在饭馆里,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馋得直流哈喇子,静静地呆在一旁看了很久。

这个生活过得十分滋润的人,就是长沙赫赫有名的刽子手佟绍箕。他技术纯熟,下手干净利落,据说可以在犯人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做到一刀毙命。他每砍一颗头颅,不仅能从官府得到二两银子的酬劳,而且还从犯人家属手里得到一大笔孝敬。

但是,佟绍箕的生活,也只是表面上光鲜而已,因为是个刽子手,没有朋友、没有知己,甚至连媳妇都没有。他赚了那么多银子,只能独自在酒楼挥霍,图个脑满肠肥,满足一下口腹之欲罢了。

可是这样的生活,却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邓海山,梦寐以求地生活。他不想过什么朋友知己、妻儿绕膝的生活,只想能赚足银子填饱肚子,只要不忍饥挨饿、衣不遮体,比什么都强。

于是,邓海山跪在佟绍箕面前,希望他能收自己为徒,教授自己砍头技术。

见有人拜自己为师,佟绍箕自然十分高兴,因为这对于没有家庭的刽子手来说,无疑有了一个养老送终的依靠。可是他看着一脸稚气的邓海山,又有些不忍,因为他知道这条路的孤独,一旦踏上这条路就没有了回头的机会。

怎奈邓海山决心已定,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佟绍箕也只得收下了这个徒弟,却没想到,竟然还造就了一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接班人。

砍头看上去没有技术含量,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刽子手,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佟绍箕准备了几个大西瓜,用毛笔在上面画了一条线,让邓海山挥舞着大刀,用尽全力砍西瓜上的那条线,要求不差分毫的齐线砍开。

邓海山最初并没有当成一回事儿,认为这种事太小儿科了,可是连砍了几个西瓜之后,他才意识到并没有看上去那么轻松随意。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他日夜不停地苦练准头,砍过西瓜、冬瓜和木头桩子。

有了一定的准头之后,佟绍箕又手把手地教他发力技巧,因为砍头这种事,靠蛮力是不行的,必须要掌握发力技巧,才能保证一刀毙命。

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邓海山已经具备了当一个刽子手的基本条件,但是离一名真正的刽子手,还有最关键的一道门槛,那就是实际上手操练。砍人头,不是杀鸡杀牛,没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再好的技术也没用。

一开始,佟绍箕砍头的时候,就让邓海山在一旁打下手,这既是一个学习的必经阶段,也是适应环境磨炼心理素质的过程。

就这样,经过长年的练习和磨炼,邓海山成了一名合格的刽子手,逐渐代替师傅上刑场砍头。不过,师父临终前留下一句遗言,那就是砍够99颗人头就收手,这也是行业里的规矩,但是他却在金钱的诱惑下,打破了这个规矩,直至砍了三百多颗头颅。

进入民国之后,邓海山失业了,这才意识到报应来了。他想结婚却没人敢嫁,想改行又没人敢收留,甚至想出家连寺庙都不要,最终花光积蓄后又重新当回了乞丐,在凄凉中度过了余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