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忆我当村里的记工员

 日月存心 2023-05-02 发布于山东

观兖州 知天下


回忆我当村里的记工员

钱洪瑞

嫁到婆家后,村里干部知道我是高小毕业生(当时村里有文化的不多),生产队长王福和叔和老会计王守礼大哥商议后,就让我当了队里的记工员。
福和叔是一个热情、善良很受人尊重的好队长,守礼大哥更是忠厚、善良、文质彬彬,是一位有着传统思想的能写会算的好会计。我当了记工员后非常高兴,心想刚来到这生疏的地方,和谁都不熟,队里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我也能在记工分的时候和社员们逐渐熟悉起来,也能搞好邻里关系,我一定跟着守礼大哥好好干。
当时村里也很穷,没有办公室,队委们商议事的时候,经常是去队长家里或者在街上选个清静的地方一蹲就谈起来,所以会计办公室就在守礼哥家的东屋里。我第一次走进大哥家时,热情的大嫂把我领进了办公室,大哥正在桌前聚精会神的打着算盘算账呢。我们不好打扰他,我和大嫂就坐在一个长凳子上。我环视了一下,不到五平方米的屋子,整洁干净,桌上放着一大摞小本子,墙上很有顺序的挂着四个大本子,还有一张大表贴在墙上。几分钟后,大哥摘下眼镜和我打了招呼,我说:“哥,您和队长叔让我当记工员,我太感谢您们了,但我什么也不懂,请您多教教我,我也想再学学算盘。”大哥耐心的告诉我:“当记工员不难,只要会记工分,会写人名就行,我给你这一摞小本子,这是社员的工分本,每人一本,我再给你一个有格子的大本子,你每天到干活的地方去记上名,在每个人的名后面,出勤划上'√’,缺勤划上'×’,一天三个时间出勤,分早晨、中午、下午……”大哥讲的很详细,我也明白了。大哥又告诉我,有几个特别爱故意找茬、贪便宜的多事的社员,一定要注意,如果他有半天没去,就要记上他没去的原因,以免记工分时再不承认、故意找麻烦,这样也影响不好。
每天晚上七点之后,我都要准时等在家里,社员们也都带着个人的工分本来记工。男女老少的工分也有差距,男劳力一个工有定10分的、也有8分的,女劳力有定8分的、也有6分的,在大街仓库的门左边墙上,贴有队委会评定的社员的工分标准规定表,我照抄了一份,贴在我记工分的墙上,因此每天晚上来记工分的时候,都没出过差错,社员也很满意。我就这样每天和社员接触,有时间也聊上几句,和那些大娘、婶子、姊妹们也很投脾气,她们中有好几个喊我“小会计”,都说你坚持干吧,俺都喜欢你。不到半年时间,只要我记过名的社员,只到如今我还记得他们的名字、性格呢,有好几个姊妹们还成了我的好朋友。
我跟着守礼大哥也学会了不少东西,学会了珠算的加减乘除法,在大哥年终给社员结算工分、口粮和分钱、找钱时,我就给大哥帮忙念全年的工分总数,按每分值多少钱,计算出全年的工分共值多少钱,再算出粮食的单价和每户按人口应分多少斤粮食,如全年挣的工分钱正好和分的粮食对起来,就不分钱也不找钱,工分钱少于粮食的价钱,就要找钱给队里,工分高于粮价就可以分到多余的钱。一个季度结一次账,再算全年的总结账。每年结账很费脑筋,错一点也对不起来,为此在会计大哥的指教下,我也精通了一些,能算些简单的账了,也能帮大哥填写工分和粮食的表格了。大哥还夸我有耐心和细心,并鼓励我坚持干下去。我当记工员的这几年,在大哥的精心指导下,我干的还算一帆风顺。直到1965年,因我们街上有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的学生接替我当了记工员,我也深感我的文化太浅了。
最使我难忘的还有会计家的大嫂,她是个既善良又吃苦耐劳的传统女性,在那困难的年代,吃穿都不宽裕,但大哥家的三个儿子都先后考上了大学。大嫂是小脚,三个儿子上学时全靠大嫂推磨摊煎饼、轧碾蒸窝窝头供他们上的学,晚上还要做穿的,大嫂的辛苦可想而知!我每次去她家,她都热情的招呼我喝水、聊天,对我问寒问暖体贴照顾,我至今难忘!大哥大嫂那时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我刚20出头,我始终把他们当作我的长辈。大哥大嫂的孩子们都很争气,当时在我们村也是独一无二的,大哥大嫂后来儿孙满堂,过上了幸福的晚年。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也为我村村民树立了榜样。

——选自《兖州春秋》年刊第七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