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不知:眼学鉴赏 魏晋南北朝瓷器的部分要点

 湖南中历鉴定 2023-05-02 发布于湖南

 瓷器鉴定是一门专业学科,从古到今,从最开始的眼学鉴定,延续到如今的眼学与科学想结合的二合一鉴定方式,瓷器鉴定也跟上了科技发展的步伐。今日讲解不以科学,纯以传统眼学鉴定方式,关注在鉴定魏晋南北朝瓷器当中的部份要点。

   瓷器鉴定一般来讲主要针对瓷器的造型、纹饰、胎釉彩、款识、烧造方法这五个方面进行,而其中造型与纹饰的鉴定重要性更高。

青釉堆塑谷仓罐,西晋

从墓葬出土情况可以看出,瓷器发明以来,到六朝时期,青瓷器逐渐替代了青铜器与漆器,而这一时期瓷器的造型纹饰与汉代陶器和青铜器有很密切的关系,造型上多取自汉代铜器、陶器、壶、罐一类器物造型比较矮胖,装饰上也借鉴铜器,多于壶、罐、洗、碗等器物的肩、腹部饰一条带状印纹饰,间饰铺首衔环、兽纹等。

如出土数量很多的西晋青釉洗,腹部有一条印纹装饰,两面贴铺首衔环,具有明显的汉代特征,青釉三足尊,也饰有印纹装饰,下为三个熊足,两面贴奔兽纹,另两面贴铺首,也具汉代特征;西晋谷仓,上部中心为主罐,周围有四个小罐,是继承东汉五联罐和五管瓶造型而略微变化,上面浮雕佛像、鸟雀、动物,下部为罐等等。

青釉鸡头壶,西晋

东晋瓷器种类与西晋相近,造型上的显著变化是器型向瘦高发展,肩部的系多为桥形,故称桥形系,装饰上以光素为主,少量器物的口沿、肩腹部、动物眼睛等部位点以褐色斑点,形成了这一时期器物的装饰特点。

如西晋鸡头壶(罐),肩有双系,双系间饰鸡头、鸡尾。西晋早期壶(罐)的最大腹径在中间,以后重心上移,最大径在肩部。腹径与罐的高度大体相近,所以给人以矮胖的感觉,肩部有印纹装饰。而东晋鸡头壶盘口,壶颈较长,桥形系,有的壶口沿饰褐斑,鸡头有颈约一寸左右,鸡尾则演变为壶柄。壶的高度明显大于腹径,故给人以瘦长的感觉。

青釉褐斑四系壶,东晋

再如香薰,西晋造型继承汉代特征,球体上有镂孔,球体与承盘之间三足,而东晋改来以支柱连接球体与承盘,等等。以上是东西两晋时期瓷器在造型与纹饰上的特点与差异,由于篇幅有限,在后面的时间我们会以南北朝瓷器差别再做介绍,以及后面的隋唐宋元明清瓷器特点。

   本文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文章来自中历收藏品鉴定中心,为第三方专业鉴定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