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奇效良方,抗肿瘤、抗血栓,还是肝脏的“守护神”,早知早好

 神希园 2023-05-02 发布于湖北

这是「神希园的第 142 期原创

作者 l 神希园

来源 l 神希园(ID:shenxiyuan999)

要说人体哪个脏腑对身体健康贡献最大,估计每个脏腑都有它们独自的说辞,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之间,还难分伯仲。但是从生理和病理的综合情况来看,还是非肝莫属。因此,清代医学家张景焘在《馤塘医话》中指出,“肝为五脏之长”,五脏以肝为贵,用药不宜伐而宜和。因此,中医界也有“肝为五脏之贼”的说法,为什么呢?清代医学家李冠仙在《知医必辨》中说,惟肝一病,即延及他脏”,也就是说,肝脏不病则已,一病惊人,而且不仅是本脏自病,还会连累其他脏腑。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有“百病先治肝”“养生先养肝”的说法。中医认为,肝为罢极之本,相当的“抗造”,些许伤害对于肝脏来说,它都会选择“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实在扛不住了可能连声招呼都不打,直接趴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肝病早期似乎没啥症状,一旦查出来都是中晚期的缘故。因此,保肝护肝显得尤为重要。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医圣张仲景早就了解了这一点,而且还创造性的留下了一个肝脏的“守护神”,它就是大黄䗪虫丸。
提到大黄䗪虫丸,很多人或多或少可能都听说过,因为在当代,大黄䗪虫丸的出场率也是相当高的。那么,这个大黄䗪虫丸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据《金匮要略》记载,全方由“大黄十分,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䗪虫半升”等十二味中药组成。具体使用方法是,将这十二味中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次用黄酒送服五丸,每日三次。
现代用法中,也有将大黄䗪虫丸改为汤剂使用的,常规剂量为大黄7.5g,黄芩6g,甘草9g,桃仁6g,杏仁6g,芍药12g,干地黄30g,干漆3g,虻虫6g,水蛭6g,蛴螬6g,䗪虫3g,具体用法是,将蛴螬另串,桃仁、杏仁另研成泥,将其余的中药先煎,然后将蛴螬、桃仁和杏仁泥放入快要煎好的汤药里煎煮,煎好后去掉药渣,每日三次。当然,现代已有大黄䗪虫丸的中成药,临床运用更为方便。
那么,这个大黄䗪虫丸,它的配伍究竟有什么玄机呢?全方以大黄、䗪虫为君药,主要发挥攻坚破瘀的作用;以桃仁、水蛭、虻虫、蛴螬、干漆为臣药,主要发挥活血通络、破血逐瘀的作用;以黄芩、杏仁、地黄、芍药为佐药,主要发挥清解瘀热、宣利肺气、滋阴润燥的作用;以甘草为佐使药,主要发挥和中补虚、调和诸药的作用。全方12味中药共同发挥着祛瘀血、清瘀热、滋阴血、润燥结的作用。诚如清代名医尤在泾所说,“润以濡其干,虫以动其瘀,通以去其闭”。
大黄䗪虫丸全方以大黄䗪虫命名,足见大黄和䗪虫也是一个经典的药对。那么,这个大黄和䗪虫作为全方君药,究竟有什么依据吗?要说䗪虫可以化瘀,人们对它还是能接受的,但要说人们常常用作泻药的大黄也化瘀,可能人们对此表示难以置信。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神农本草经》中对于大黄的认识,早就有了明言,旗帜鲜明的指出,大黄不仅具有“主下瘀血”的主角光环,还有“破癥瘕积聚”的主要作用,更有“推陈致新”的“神奇”功效。由此可见,如果只是把大黄当做泻下通便的中药,是何等的“盲人摸象”啊!
不过对于大黄䗪虫丸的君药,历代医家颇有争议。明代名医李中梓认为,当以地黄为君药;清代名医王子接主张以大黄为君药,清代名医张璐虽然没有直接认为是以大黄为君药,但也有那意思。但从仲景原意来看,当以大黄、䗪虫为君药,最为妥帖。毕竟大黄“下瘀血”“破癥瘕”,而䗪虫“破艰癥”“磨血积”,两药搭配,攻下瘀血,力专而缓。
方中干漆一药,也是一把“双刃剑”,首先是干漆的作用峻猛,诚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所说,干漆“能削年深坚结之积滞,破日久凝聚之瘀血”,可见它的作用十分强悍,但是却有一部分人对干漆过敏,因此,如果服用大黄䗪虫丸,身体有不适及过敏症状,需要尽快采用脱敏的方药,最简单的是用螃蟹捣碎煎水内服外洗,另外也可以用绿豆、甘草、地肤子、蛇床子、苦参、知母适量,煎水内服外洗。
大黄䗪虫丸原本是用来治疗“五劳虚极,内有干血”的病症的,属于实中夹虚证,虽然瘀血由虚证而起,但是瘀积已久,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正气也无法回复,因此仲景传下大黄䗪虫丸,不仅仅是祛瘀,还要扶正,毕竟只有瘀去新生,才会使疾病痊愈。而大黄䗪虫丸的配伍,也是十分奇特,全方是补血与祛瘀并行,养血不留瘀,祛瘀不伤正;另外,全方药物峻猛,但是却使用的是丸剂,“丸者缓也”,且量服其微,这样使之发挥“猛而不峻,渐消渐缓”。张仲景所传大黄䗪虫丸之意,“良药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对于大黄䗪虫丸来说,现代药理对它的研究也比较深入。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䗪虫丸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改善血流变,抗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糖尿病并发症,保护慢性肝损伤等药理作用[1]。不仅如此,另有研究发现,大黄䗪虫丸具有抗肿瘤、抗组织纤维化、预防血栓形成、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凋亡、防治血脂代谢紊乱等药理作用,临床可用于肝纤维化疾病、乙肝肝硬化、肝癌、脂肪性肝病、肿瘤疾病、皮肤病、糖尿病并发症、妇科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2]
大黄䗪虫丸的现代临床运用,十分广泛,可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肝癌、脑梗死、脑动脉硬化,脑出血,心绞痛,急性胆囊炎,糖尿病肾病,干燥综合征,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综合性手外伤,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痛风性关节炎,鹤膝风,闭经,乳腺增生症,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3]中风及后遗症,子宫肌瘤,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干血痨,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慢性肝炎肝脾肿大[5]等疾病
总而言之,大黄䗪虫丸对肝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堪称肝病的“克星”。由于大黄䗪虫丸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血栓作用,又加上它擅治实中夹虚证,是既能祛邪,又能扶正的经典名方,是医圣张仲景留给后人的一个“传家宝”,作为普罗大众,真的是早知早好。在今后的临床中,应当把大黄䗪虫丸的更多临床妙用发挥出来,这样才不愧为中医传人。
参考文献
[1]沈映君.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药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周婉婷,戴铭.大黄䗪虫丸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J].河南中医,2023,43(2):171-175.
[3]李飞.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陈纪藩.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金匮要略(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钟相根,郑子安.张仲景传世名方(金匮要略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