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化设计

 求是1025 2023-05-02 发布于山东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生理结构、心理情况、思维方式等,充分考虑到人性的需求、弱点、差异,以及人所具有的自我防护意识,在原有设计的基本功能和性能基础上,对设计进行优化,使设计尽可能满足并适应使用者的需求与行为活动,使体验者更加方便、舒适,并能够保持应有的尊严。人性化设计是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对人性的尊重,是令使用者最终感到愉悦的一种设计方法。

人性化设计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是一种动态的设计哲学,没有确切的开始,也不会有终结。可通过设计形式要素的变化,引发人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在开发和挖掘功能的同时,渗入人类的伦理道德,达到多种效果。

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设计思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人性化的考虑具有层次性,既要考虑作为社会的人,也要考虑作为群体的人,还要考虑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做到抽象和具体、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人性化设计具有以下4种特征。

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统一。当下消费者的需要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不仅要注重产品的功能需求,更应注重个人的情趣和爱好。设计也从“人的共性为本”向“人的个性为本”转化。共性设计逐渐淡化,个性设计得到重视,这也是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当代体现。

人性化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中国自古重视人自身的精神活动和人生状态的体验,强调人文精神的贯彻,追求和体验人与自然契合无间的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对于消费者心理和情感的关心是人性化设计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肯定与完善。

人性化和生态环境的融合。设计在满足人类精神需要,协调、平衡情感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人性化设计不仅是一个理念,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体现,人类设计由简单实用到实用之外的各种精神文化因素的注入,是需要层次逐级上升的反映。梳理生态设计意识,探索可持续性设计的发展道路,是基于人类自身特点对设计的内在要求。

人性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设计师应以饱含人道主义精神的设计去服务弱势群体,人性化设计应成为一种带有神圣责任感和教育职能的社会行为。如何合理发扬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合理履行社会职责的前提下,自觉树立起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意识,是每一位当代设计师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