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37年9月,毛主席在平型关大捷中缴获了一个报话机,立即派身边的警卫员戴成富给朱德送去。 朱德收到了报话机后,就开始捯饬起来。良久之后,朱德转身一看,只见戴成富仍然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禁问道:“你还有什么事吗?” 戴成富难为情地说:“总司令,首长说您收了东西应该给我开个收条。” 朱德听后揶揄道:“你这小鬼,好歹我们还是四川老乡,你竟然信不过我?” 戴成富讪讪地笑了笑,依然规规矩矩地站着,等着拿收条。 朱德豪爽地笑道:“小鬼,把手伸出来。”朱德随即从怀里摸出一个图章,在他手心里重重地按下一个红印,随即挥了挥手道:“去向毛主席交差吧!” ![]() 图一 戴成富看着手心中的红印儿,心中不禁疑惑,这个红印是毛主席要的东西吗?这红印到底有何含义? 打“收条”戴成富最初是毛主席身边的一个通讯员,时常和朱德等人有接触。 ![]() 图二 1937年9月,我军在平型关大败日军,歼灭敌人一千余人;缴获步枪、手榴弹等物资众多,其中最为特别的是一个报话机,这在战争中是最好的通讯工具,于是,毛主席命通讯员戴成富将报话机送给朱德。 接到命令后,戴成富连夜启程,奔向总司令处。 朱德收到了报话机后,就开始捯饬起来。良久之后,朱德转身一看,戴成富仍然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禁问道:“你还有什么事吗?” 戴成富难为情地说:“总司令,我们首长说您收了东西要打收条。” 朱德听后揶揄道:“你这小鬼,好歹我们还是四川老乡,你竟然信不过我?” 戴成富讪讪地笑了笑,依然规规矩矩地站着,等朱德开收条。 朱德豪爽地笑道:“小鬼,把手伸出来。”朱德随即从怀里摸出一个图章,在他手心里重重地按下一个印字,说道:“你不是想要收条吗?这就是收条!” ![]() 图三 随即朱德向戴成富挥挥手说:“好了,去向毛主席交差吧!” 戴成富看着手中的印章边往回走边疑惑:毛主席要收条,朱德总司令却只在自己手上盖了一个印儿,这到底算不算? 回去后,毛主席看到戴成富手上模糊的印章,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这个胡子,还真有趣。” 有了这一次收条经验后,戴成富对毛主席与朱德之间开“收条”的形式也见怪不怪了。 1938年初,戴成富被调到了朱德身边当警卫员。没多久,朱德在做一次军事变动时,需要联系毛主席。于是,朱德将戴成富叫来,大笔一挥,戴成富手上就多了几个字。朱德命戴成富带着他手上的几个字面见毛主席,并立即回来复命。 ![]() 图四 军情紧急,戴成富在给毛主席传送到消息后,就立即折返回到朱德总司令处。朱德问戴成富要收条时,戴成富一拍脑门,恍然意识到着急由于太焦急忘记向毛主席要收条了。 戴成富又马上跑回毛主席的驻地。两地相隔五六里地,来回快跑需要一个小时。 当戴成富气喘吁吁地跑到毛主席驻地时,毛主席笑道:“小鬼,我就知道你要回来。” 说罢,毛主席便让戴成富伸出手来,在他手心吐了口唾沫,扯起衣袖将朱德在他手心写的“密信”一揩而净,用毛笔在在上面写了个“毛”字。戴成富带着手中的字,顺利地向朱德交了差。 ![]() 图五 戴成富第一次回来时忘记找毛主席开收条,朱德并没有因此责怪他。如果不是极为重要的事情,朱德是不会随意批评士兵的。 因此,战士们非常爱戴可亲可敬的朱老总。朱德对待战士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平易近人,以他人为先,经常为战士默默付出,补草鞋就是朱德同志最拿手和最出名的一件事。 补草鞋别看朱德同志是个大老爷们,补草鞋可是拿手绝活儿,也是红军必备的技能。由于那时红军条件艰苦,每人只有一双布鞋,穿破了就只能赤脚走路。春夏秋还好,可到了隆冬时分,光脚走路只怕一天脚就被冻烂了。 ![]() 图六 因此,红军开始利用麦秸秆编制草鞋。当时部队里,几乎每个战士穿得都是草鞋,一来省钱,二来适合翻山越岭走崎路。 1929年10月下旬的一天傍晚,微风拂面,传来阵阵寒意,冷得人拉紧身上的薄衣。朱德带领部队从梅县城撤出,走过蜿蜒崎岖的山路,驻扎在山中的一个小村子。 此刻,他心里正窝着火。 他不甘心,将自己攻克下来的梅县城就这样拱手让人,可是敌众我寡,如果不撤出城外,只会损伤惨重。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梅县城,心里盘算着怎么智取。 ![]() 图七 一整天里,朱德都在军事地图前比比画画。警卫员小李劝说道:“司令,已经很晚了,您快睡吧。” 朱德说:“你先睡吧,有事我叫你。” “司令,我不困。”小李努力地睁了睁已经快睁不开的眼。 “小鬼,你就别硬撑了,再说,你陪着我,也无济于事嘛!” 在朱德的劝说下,小李朱德的外屋睡去了。朱德依旧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翻阅着资料、思忖着作战计划。 黎明时分,他觉得浑身酸痛,于是站起来活动活动筋骨。转到外屋,如眼的就是趴在桌子上熟睡的小李,穿着一身单衣,光着脚,脚旁边摆着的一双草鞋,草鞋上有几处还被钩破了。 ![]() 图八 看到小李如此模样,朱德不禁心中一涩,感叹道:“多好的战士啊,眼看快十一月了,还穿着单衣和露脚的草鞋!” 出于不忍,朱德决定尽些绵薄之力,虽然他没有能力为小李和诸位同样的战士买布鞋和棉衣,但他可以尽力让他们穿得好一点。 他轻轻地走到小李身边,将草鞋拿起,走到屋外,在麦秸垛上抽出了几把麦秸,回到桌前,凑到煤油灯前,有条不紊地补着草鞋。 ![]() 图九 尽管朱德刻意放轻了动作,还是惊动了小李,小李走过去一看,见朱德总司令正捧着自己的草鞋,一点一点地补,这可惊呆了小李,连忙走上前去,不满地说道:“司令,我对您有意见!” 朱德懵然道:“你有啥意见啊?” “您工作一晚不睡觉,完了还给我补草鞋,我非常有意见!” 朱德笑笑说:“好好好,遵命,现在就去睡觉。” 由此,朱德为警卫员补草鞋的事情被传得沸沸扬扬。战士们都在夸朱德爱兵如子、和善亲切。 ![]() 图十 朱德被大家夸得挺不好意思的,因此,他之后为战士补草鞋更加低调。 1930年12月,第一次反“围剿”前夕,朱德的率领战士们在崎岖山路行军,一位名叫严德胜的战士,因为脚上的草鞋已经破得无法再穿,索性将鞋子脱了扔在道路两旁的草丛中。这一幕恰好被朱德看见。朱德默默将鞋子从草丛里捡了起来。 当晚,朱德在月光下降草鞋用新草蓄上,直到深夜才编制好。第二天一早,严德胜醒来,惊诧地发现枕头边放着一双已经被自己丢弃的草鞋,而且如同新的一样。 ![]() 图十一 后来,严德胜经过多番打听才知道,原来这双草鞋是朱德同志特意捡回来缝补好的。严德胜大为感动。朱德总司令的勤朴素又给战士们上了一课。 战士们将朱德为战士补草鞋这件事口口相传,很快队伍里的人堆朱老总体恤下属的无一不知无一不晓。一时间,朱德想低调也低调不了了。 因为朱德这件事,补草鞋成了红军里一件光荣的事情,大家都开始争相补草鞋、捡草鞋。 除了补草鞋,朱老总还有其他许多趣事,或令人敬佩赞叹,或令人忍俊不禁。 ![]() 图十二 洗衣服为了让朱德安心忙于政事,一般来说,朱德的衣服是警卫员负责洗的。但是警卫员每次都等不到朱德的脏衣服。 当朱德换下脏衣服后,他自己立马端着一个盆去河边洗了,根本轮不到警卫员来洗。 朱德在给大家开会的时候,说:“我在工作中都有什么缺点,麻烦大家都给我指出来。” 这时,一位警卫员站出来控诉:“司令,您那么忙,为什么不让我们帮您洗衣服?” 朱德听后怔愣了片刻,随后虚心承认错误般:“好!以后我改正,改正。”虽然朱德是这么说的,但是每当换下来脏衣服后,依旧是自己去洗。 ![]() 图十三 警卫员们无可奈何,只得由着朱德去了。 平日里,朱德一有空,就教身边的战士识字,给他们讲《孙子兵法》和打仗时的经验教训。 农忙时节,朱德就和大家一起忙农活。那时,部队里的战士都是自给自足,自己种菜自己自己养护。每天大家起得非常早,提着自己储存了一夜的“糟粕”浇自己开垦的菜地。 而朱德总司令比大家起得更早,悄悄地将战士们放在门前的恭桶里的肥水收为己用,浇在自己的菜园子里。每次到了采摘的时候,就属朱德种的冬瓜个头又大又圆。 ![]() 图十四 后来,大家把自己的恭桶用隔板挡起来,让朱德无法寻到。找不到恭桶的朱德问道:“你们这群小鬼,把上好的肥料藏到哪儿了?” 朱德了解大家是防着他偷“肥料”后,被逗得哈哈大笑。 朱德和战士们相处得非常愉快,和战士之间没有阶级隔阂;他和战士们吃在一起、睡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 朱德的扁担朱毛在井冈山会师之后,由于井冈山条件艰苦,难以养活庞大的军队,于是,朱德和毛主席经常带领战士到山下挑粮。 ![]() 图十五 一般情况下,每个战士都会挑一担粮食,但是朱德就不一样了,每次他的两个扁担箩筐里总是装得满满当当。1928年秋,朱德带领战到宁冈古城去买粮挑粮。朱德将两个箩筐装满之后,另外从怀里掏出两个袋子,装满粮食,分别绑在两个箩筐上。 同行的战士看了之后,不禁心疼道:“军长,你分给我们挑一些吧。我们每个人分担一些也比你一个人挑那么多轻松。”朱德驳斥道:“我能挑得动嘛!当然要多挑一些。” ![]() 图十六 一路上,战士们看着朱德的扁担被压得好似快要折断似的,朱德也被压得佝偻着腰走路,汗水浸湿了他的军装。朱德气喘吁吁的声音战士们老远都能听得见,但是他的步伐依旧非常稳定,神态依旧神采飞扬。此时朱德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但是和年轻的战士相比,丝毫不弱。 大家看到朱德挑着这么重的粮食依然健步如飞,觉得浑身充满力量力量,挑粮队伍里,不知是谁先带头唱起了山歌:“扁担宽又长,挑起粮食上山岗,毛委员挥笔绘蓝图,朱军长带我下山去挑粮……” ![]() 图十七 等到朱德将粮食挑到根据地之后,粮食放在秤上一称,总计142斤,令战士们目瞪口呆。因为朱德的表率作用,战士们在以后的挑粮中都争着抢着将自己的箩筐装的满满的。这一事件,后来还被编入了小学课本名为《朱德的扁担》。 朱德与战士们一同挑粮,是同甘共苦的体现,正因为有了这种“患难与共”的精神在,战士们才能团结一致,共克时艰,才能对朱德心悦诚服。 ![]() 图十八 1938年11月下旬,朱德奉命前往山西与阎锡山当局商讨抗日计策。一开始,朱德一行人乘着大卡车前行,后来途经山路崎岖的地方,不得不下车步行。 随行的战士们看朱德年纪较大,怕他走山路吃不消,于是,给朱德弄来了两匹马,让朱德作为脚力。朱德却用非常严肃的口吻批评道:“毛主席教导我们的纪律都忘记了?你们赶快把马送走,大家都是两条腿,大家都不喊累,我自然也不累。” 随后朱德又补充道:“我们要时刻谨记毛主席的教诲,艰苦奋斗,发红军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你们不要觉得我年纪比你们大,就轻视我。来!我们比一比,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 图十九 战士们只得将两匹马送了回去。一路上,朱德和战士拉家常忆往昔。朱德看向前方虚幻缥缈的山峦问道:“你们还记得长征吗?” 战士们异口同声地说:“怎么不记得,那是一段最难忘怀的经历。大家都是九死一生。” 朱德听后,不禁想起了那段艰难岁月,感慨道:“是啊,那时候我们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吃不饱穿不难,活下来都很困难。每天吃的是青草、野菜、皮带、树皮……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吃了个遍;穿的是几撮儿羊毛做成的皮衣,草鞋穿破了就光着脚,前后左右都有敌人追击,就连天上的敌机也不放过我们。如今日子可好了,还有汽车坐,跑点路算什么?我们要忆苦思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图二十 这下大家都听懂了,朱德是在用以往的经历教育他们,让他们永远保持当初的长征精神,不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朱德不仅是这么说的,衣食住行上也是这么做的。 一天中午,朱德到食堂吃饭的时候,食堂方面给他端上了四盘菜和一盆鸡蛋汤,朱德指着饭桌上的四菜一汤说:“这是什么饭?” 打饭员不解地说:“四菜一汤”。朱德又指着桌子上的包子说:“这又是什么?”打饭员依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包子。”朱德语气变得严厉起来,说:“既然包子里有肉有菜,为什么还要再做四菜一汤铺张呢?” ![]() 图二十一 打饭员辩解道:“因为今天,老总您带了客人。”朱德反问:“客人就有优待了?客饭就没有标准了?” 看着不说话的打饭员,朱德严肃地批评道:“以后,你们要按照饭堂的标准做事,不管是谁,也不准搞特殊化。” 朱德厉行节俭、不搞特殊的优良作风深深感动了大家,大家纷纷向朱老总学习。 ![]() 图二十二 后记不管是朱德给同志们补草鞋,还是朱德以身作则,厉行节俭,一生都在践行党的使命,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第一位,成为大家公认的坚强的模范。 “只见公仆不见官”是对朱德的精准概括。在战士和人民的心中,朱德是人民的好公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