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散论]贪墨,是贪污“墨水”么?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23-05-02 发布于吉林

作者/文史梦   2023-05-01 18:59  内容来自凯迪网>文化散论

  

贪墨成风、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是描写封建王朝腐败的常用词汇。这个贪墨,是贪污墨水么?

夏代的法律,叫做《禹刑》。《左传 昭公六年》叔向抨击子产“铸刑书”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

关于“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杜预注释说:“乱政谓民有犯政令者”,意思就是说:百姓有乱而不从政令,所以制定了《禹刑》来约束百姓,这一种习惯法。习惯法是一类社会规范,在道德和法律之间,在王权不下乡的封建王朝,习惯法是很重要的,祖宗之法不可违。

《左传昭公十四年》记载

晋国的邢侯和雍子争夺鄐地的土田,很长时间也没有调解成功。韩宣子命令叔鱼判处旧案,罪过在于雍子。雍子把女儿嫁给叔鱼,叔鱼宣判邢侯有罪。邢侯发怒,在朝廷上杀了叔鱼和雍子。

韩宣子向叔向询问怎样治他们的罪。

叔向说:“三个人罪状相同,杀了活着的人示众、暴露死者的尸体就可以了。雍子知道自己的罪过,而用他女儿作为贿赂来取得胜诉;叔鱼出卖法律,邢侯擅自杀人,他们的罪状相同。自己有罪恶而掠取别人的美名就是昏,贪婪而败坏职责就是墨,杀人而没有顾忌就是贼。《夏书》说,'昏、墨、贼,杀’,这是皋陶的刑法,请照办。”于是就杀了邢侯陈尸示众,并且把雍子和叔鱼的尸体摆在市上示众

昏、墨、贼,是三种罪名,是要处以“杀”

但是杀,不一定是杀死。杀除了杀死,还有减少、消减的意思。但是没有证据,不能深论。

这里的“墨”罪,是贪墨的最早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