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炖中药时,为何要加几片姜和几枚大枣?原来“药引子”用途这么大

 传扬国学 2023-05-02 发布于广东

大家仔细观察其实会发现,在许多中药方剂中,其实原本并没有生姜和大枣的配伍,但医者在煎药时,却会经常放入几片生姜和几枚大枣,以作为方剂的“药引子”,那么,药引子究竟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实际上,药引子就是引药归经的俗称,主要是指一些中药需要通过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体内的某一经脉,药引子能起到“向导”作用,具备一定的增强疗效、解毒、保护肠胃以及益气和中等功效。不过,在一张方剂中,究竟需不需要用到药引子,还是得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决定。

文章图片1

中药方剂中的“药引子”有很多,除了常见的大枣、生姜外,白酒、黄酒以及热粥,淡盐水等都可以属于“药引子”,例如在瓜蒌薤白白酒汤中,白酒就是药引,由于白酒辛散温通,所以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体驱散体内的寒气,还有着行气活血、增强行气通阳的功效。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会经由全身经络通达表里、脏腑,滋养四肢、筋骨以及皮毛,因为经络,才得以让人体内外表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药引子”的引药归经,就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那么,“药引子”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缓解毒性

文章图片2

清热解毒的药物大多具有寒凉特性,会很容易伤及脾胃,而一些矿石类的中药材大多都难以消化和吸收,因此就需要用小米汤吞服,以此来降低药物对肠胃的刺激,并稳固胃气。

还有一些中药具有一定的毒性,例如大戟、甘遂、芫花等,均是毒性较强且烈性较重的药物,所以,医者通常会用大枣来做药引,以此来减轻其毒副作用,其中,最著名的药方就是张仲景收录在《伤寒论》中的十枣汤。

二、直达病处

患者在服用治疗肾虚的中药或方剂时,一般会选用盐水吞服,因为盐具有咸味,可以引药入肾,作为药引直接协助药物作用在病变部位,充分发挥其补肾助阳的作用,并更好的治疗病症,以起到更佳的治疗效果。例如左归丸、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等,都最好用淡盐水来送服。

三、增强药效

文章图片3

患者在治疗风寒感冒时,常会用姜糖水送服以提高疏散风寒的效果,或是服用药物后,立即喝上一碗热粥,这样既能养胃又能出汗,而关于这一用法,张仲景也可谓是开创了“先河”,在他的很多经典药方中,均用到了这一方法,比如《伤寒论》中的桂枝汤,“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意思就是说通过摄入热粥,来增强方剂的药性,以更好的治疗病症。

在健脾养胃、促进消化的方药中,也常常会加入红枣,以发挥调和脾胃、和中益胃之效,同时,还能起到补血补气、驱寒祛邪的作用。

不过,虽然“药引子”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很好的治疗病症效果,但并不是能随意添加的,中药方剂的药引使用必须在医生的具体指导下才能进行,切记不可自主滥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