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常体质也有偏性,让养生成为习惯才是王道!(体质养生系列之:正常体质)

 简单医行 2023-05-02 发布于云南

中医八纲辨证: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正常体质:是指对于多种邪气有一定的抵抗力,且发病后易于康复的体质。

表现:发育正常,体格肥瘦均匀,健壮,肢体轻劲有力,面色润泽,毛发色黑而润泽,精神饱满,目光有神,精彩内含,鼻色明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摘自《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正常体质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状态,即阴阳平和型、偏阳型(热性)、偏阴型(寒性)。

阳化气,阴成形,气是动力,形是物质,所以偏阳体质更多体现了力量感灵动感,而偏阴体质更多体现了柔韧感静止感,就像战场上的将军和军师,一个奋勇杀敌,一个运筹帷幄。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假设体内阴阳各50%为阴阳平和型体质,正如教科书描述的那样。这种体质的人性格平和,情绪稳定,总是那么不偏不倚,让人放心。

而事实上很少有人会达到教科书的体质标准(同样,生病也不会按照教科书来生)。所以在现实中,另外两种体质,也可以归入正常体质。


 

先来说说偏阳型体质,他的阳气值略高于阴气值,比如阳55%,阴45%,表现出活泼好动的性格,总是像一缕阳光给周围人带来温暖,拥有精力旺盛的体格。虽然阳气偏盛,但又不至于影响大局,与阴气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偶尔也有懈怠的状态,自我调节能力非常强。

偏阳型体质的各项生理机能都比较偏亢盛一些,比如脸色唇色舌质都偏红、食量偏大、贪凉多饮、性欲旺盛等。在这生机勃勃的背后,也有健康隐患,需要注意防范。比如:易出现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汗多口渴、舌苔变黄、脉象洪数等一系列热象,并发展成相关病症。此类体质对于风邪热邪比较敏感,受邪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并容易转化为燥证,伤到阴液。表证如风热感冒、皮肤疥疮等、内伤杂病如上火、眩晕、头痛、失眠、出血等。

此体质养生要点:多进行静态类运动,如打坐、太极等,饮食以清淡为主,尽量避免辛辣燥热上火之品。养成正常作息习惯,即使精力充沛也不要熬夜。


再来说说偏阴型体质,他的阴气值略阳气值,比如阴55%,阳45%,表现出内向沉稳的性格,或者带着一点点迷人的忧郁气质,体力虽然不爆发,但是很持久。虽然阴气偏盛,但又不至于影响大局,与阳气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偶尔也有兴奋的状态,自我调节能力非常强。

偏阴型体质的各项生理机能都比较弱一些,比如脸色唇色舌质都偏淡、食量偏小、喜温不渴、性欲低等。此类型体质的健康隐患表现在:消化功能偏弱,易出现便溏、尿频、怕冷、精神忧郁等现象,并发展成相关病症。此类体质对于寒邪湿邪比较敏感,受邪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表证易入里或外邪直接入里伤及内脏。表证如风寒感冒、冻疮等、内伤杂病如水湿内滞导致水肿、痰饮等,寒湿日久导致淤血、痹症等。

此体质养生要点:增加运动量,以动态运动为主,如慢跑、打球、跳舞等,饮食以温热为主,避免生冷凉饮。养成正常作息习惯,减少思虑,不要熬夜。


生活中很多健康的人,大致分为这三种体质,带着这三种大致的性格分类,运行在各自的轨道上。本来按照自然规律,排除先天因素,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属于这三种正常体质,整个社会生机勃勃,有条不紊。

然而,现实是怎样的呢?又有哪些病态体质大行其道呢?怎样针对自己的体质进行日常调理呢?我们在后面的系列文章中再细细道来......


点击蓝字,查阅其他合集:

常见中成药的使用:中成药

常用简便方,治病又养生:简便方

外治法,不吃药也能治病:外治法

用中医思维理解常见病:常见病

阅读好文章,轻松学中医:读好文

学习手诊,了解先天与后天的健康走向:学手诊

学习舌诊,随时观察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态:学舌诊

学辩证,养生治疗有方向:学辩证

如果喜欢本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