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淡主寒、舌红主热、舌紫主瘀......真相不仅如此哦!(舌诊系列之:舌色)

 简单医行 2023-05-02 发布于云南

传播中医,人人自医

《辨舌指南》:

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视六淫之深浅。

舌色,是舌头本来的颜色,透过舌苔,或者在舌体边缘,我们可以看到舌体本色。

淡红色为正常舌色,是气血充盈并且循行正常的标志。

在望诊时,脸色、唇色都可以通过化妆掩盖,甚至有的人有刮舌苔的习惯,舌苔都可能被改变,但是,舌体本身,是无法进行任何掩饰的,它始终忠实地反映着你身体的正气盈亏情况,为医者提供最真实的参考。

淡白舌

淡白舌,比正常的粉红舌颜色淡,甚至有的毫无血色,很简单就可以理解这是血不足的结果。那么,为什么会血不足呢?

气虚、阳虚都会导致血虚,气虚为力量不够,阳虚为温度不够,因此可以推断出,淡白舌的人,存在寒证、虚证,即阳虚、气虚、血虚、或气血两虚。

因此淡白舌经常和胖大舌(气虚)、齿痕舌(气虚有水湿)共存,也经常与厚白苔(阳虚有寒湿)共存,舌面常见水滑或滑腻(气虚阳虚导致的水湿重)。

红舌

红舌,比正常的粉红舌颜色更红,有的鲜红,有的绛红,有的暗红。

我们先说鲜红舌。鲜红舌主热,但是要分实热和虚热。

简单的区别方法就是看是否有舌苔,有苔为实热,无苔或少苔为虚热。

还有一点,实热不仅有苔,而且热邪越发展苔越厚,还会变黄,而虚热不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辨别实热和虚热的意义在于准确用药,实热要清热,用泻法;虚热要滋阴加清热,以补法为主,不能用错。

鲜红舌还要关注一下局部,如果仅舌尖红,表示心火旺;如果舌边红,表示肝胆火旺;这两种情况非常常见,有助于准确辩证。

再说绛红舌,即颜色深红,一般是由鲜红舌发展而来。

如果是实热,则说明热毒更甚,热入营血,到了热病的严重阶段;如果是虚热,则表示阴虚火旺日久。总之是病邪发展的结果。

当热久伤津,血液运行瘀滞,还会形成瘀血,此时舌色呈现暗红,也可以认为是绛紫色,并失去关泽,为正气大衰之象。

紫舌

如果舌色发紫,是瘀血的表现,但还是要辨一下虚实寒热:

在淡白舌的基础上,呈现出淡紫色,一般表示寒证、虚证基础上的瘀血,也就是说此瘀血多由于寒凝而血瘀,需要温阳化瘀,或者气虚血虚基础上的瘀血,即血少或无力推动形成的瘀血,需要补气血化瘀血。

在红舌基础上,呈现出绛紫色,一般表示热证、实证基础上的瘀血,也就是说此瘀血多由于热久伤津,血液粘稠,运行瘀滞而形成,需要凉血化瘀。

寒热不明显的情况下:

如果舌体发紫,并且舌体鼓胀(整体鼓胀、两侧鼓胀、或中间鼓胀),一般表示为气滞血瘀,是身体气机不畅引起的,需要理气化瘀;

如果舌体发紫,并且舌苔厚腻,表示痰阻血瘀,是痰湿阻滞经络引起的血液运行不畅,需要化痰湿祛瘀血。

另外还有一种青色舌,并不常见,青色在中医主寒证、痛症、主瘀血,因此青舌的出现,必然是寒凝血瘀,病情沉重。

瘀斑,或瘀点

瘀斑,或瘀点,是体内瘀血在舌体上的体现,是最直接的可以诊断为瘀血体质的舌象,并且可以根据全息定位确定瘀血在内脏或躯干四肢的哪个部位。这个以后我们结合案例来讲。

一般刚开始出现瘀点,瘀血情况比较轻,如果不及时调理,则形成面积更大的瘀斑,整体舌质也会趋向紫暗,舌下络脉也会出现青筋怒张的情况。

这些舌象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单一出现,瘀斑瘀点,更倾向于脏腑或身体局部的瘀血(可包括外伤、内伤导致的出血),舌体整体紫暗、舌下静脉曲张,则更倾向于全身性的瘀血体质的判断。

 

以上内容,没有中医基础的小伙伴读起来可能有点艰涩,其实,粗略一点理解就是:

色淡为虚寒,色红为热邪,色紫为瘀血。

随着学习的深入,了解了其他如舌质、舌苔方面的内容后,自然能够从更细微的层面来进行舌诊了。

点击蓝字,查阅其他合集:

常见中成药的使用:中成药

常用简便方,治病又养生:简便方

外治法,不吃药也能治病:外治法

用中医思维理解常见病:常见病

阅读好文章,轻松学中医:读好文

学习手诊,了解先天与后天的健康走向:学手诊

学习舌诊,随时观察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态:学舌诊

学辩证,养生治疗有方向:学辩证

如果喜欢本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