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中心论体系

 求是1025 2023-05-02 发布于山东

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非中心论体系的先驱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自然哲学和实用主义。辩证心理学则缘起于中国古代的哲学理念和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现象学心理学的“意向性”源自13世纪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其他的理论体系都产生于20世纪。非中心论体系共包含9种相互独立的理论:

辩证心理学。源于中国的辩证法思想,但辩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K.F.里格尔提出来的,强调应以冲突和矛盾作为心理变化的基础,应将个体与环境视为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社会事件不单纯发生在个体或群体之内,而是发生在两者的关系之中。

②直接实在论。还未形成一个应用的体系,致力于为认知心理学的表象主义提供一个逻辑上的替代物。与该体系的创始人J.R.马兹不同的是,大多数的支持者都很少借用精神分析的驱力概念。

③生态知觉论。否认了长期影响哲学和心理学的感觉结构,以及以这种结构假设内部大脑的解释者。重点研究了具有感知的人与被感知的世界之间的直接交互作用。该体系的研究范围已经扩展到了记忆、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并与动力体系以及可能的渐成论体系联合起来。

环境心理学。侧重于机体-对象的交互作用中的对象方面。其研究的主题从污染、暴力到操场和公共建筑,而且主题仍在扩展之中。因为人类活动正迅速改变着地球的环境状况,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有着重大意义。

社区心理学。是一种应用的体系,它试图改进人与环境的关系,而不是改变人以适应环境,因此,它所强调的根本点不是环境也不是人,而是这两者联合的活动。

⑥交互行为主义。是非中心论体系中最为详尽、最系统的体系,由美国心理学家J.R.坎特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它认为观察到的刺激功能、反应功能、交互作用史、背景因素、接触媒介是包含着心理事件的多重的交互作用场。交互行为主义详尽地研究了大量的作为交互行为场的心理事件。

⑦操作主观性。由美国心理学家W.斯蒂芬森提出,又称Q方法论,与R方法论(重视总体属性和量化抽象)相对。操作主观性采纳了交互行为的体系,并使心理学(包括其他众多的学科)获得了一个严密的,可以客观地测量主观的方法。操作主观性就是通过Q方法论表达其自身的主观行为。

⑧现象学心理学。强调意义——生命就是它所活着的那样。它采纳了交互行为心理学关于场状况的解释,但并没有建立系统化的场论。它不主张人与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人在世界中具有意义的整体本质。一些拥护者们坚持意向性的历史的指向性意义,而非坚持交互性。现象学心理学强调意义与交互行为主义对刺激机能和反应机能的规定是相一致的。

⑨可能的渐成论。主要研究非人的动物,与交互行为主义最为相似,都强调生物、环境和个人的相互依存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