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美食文化,历史悠长,何以绽放?一看便知

 庄园图书馆 2023-05-02 发布于吉林

好久没聊【美食文化】的话题了,刚看了一篇关于中华美食文化的文章,真心写的不错,寓意悠长。

借着这个标题,也想和朋友们浅谈一下“中华美食文化”,提前声明一下,小编才疏学浅,有些观点只代表个人,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道家理学观念、儒家伦理道德观念、阴阳五行哲学思想、还有文化艺术成就、地域性格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缔造出了中国独有的烹饪技艺,并且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

时至今日,我们早已习惯了“中华美食甲天下”的尊荣,虽然美食不能与乾隆、诸葛亮、秦始皇甚至是黄帝、女娲的故事相比拟,但要将华夏五千年历史视为五千年美食史,似乎也不算太夸张吧。

但比较遗憾的是,我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美食文化其实异常晚熟:“南食”“北食”直到唐宋时期才逐渐分野,土豆、玉米、番茄、辣椒等食材直到明代才传入,“四大菜系”直到清初才算成型,而当“八大菜系”隆重登场时,封建时代已经走向了尾声。

我们习以为常的大盘鸡、螺蛳粉这种小吃、菜肴菜式直到1949以后才诞生,而“菜系”作为一个专有词条,直到1992年才被收录到《中国烹饪辞典》中。

中华美食的确博大精深,但它的成长之路却是曲折萦绕,历经磨难。

美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之一

现在我们的美食文化,直接影响到了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美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说美食文化有点大,具体说比如:我们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孟子有曰:“食色,性也。”我记得看过一本书《食见生活》中,似乎将“食”从“性”中超拔了出来,而升华至“美”与“哲”的高度,会吃才会生活,相信生活因美食而美好,一样的,会吃才有自信,而自信并不是体现在吃中,而是文化!

您想想,能把五谷杂粮、百果菜蔬、鸡鸭鱼肉烹制成世界上品类最为繁多、花样最为丰盛、色系最为美艳、味道最为鲜美的“中国菜”,不是需要辛勤的劳动、多方的钻研、科学的精神、精湛的手艺、高超的智慧吗?

凭什么有自信?举几个例子:

1.刀工技巧,我国早在古代就重视刀法的运用,经过历代厨师的反复实践,创造了丰富的刀法,如直刀法、片刀法、斜刀法、剞刀法和雕刻刀法等。

2.独到火候,火候瞬息万变,没有多年操作实践经验很难做到恰到好处。因而,掌握适当火候是我国厨师的一门绝技。早在古代,厨师就对火候有过专门研究,《吕氏春秋》中有阐明火候变化规律及掌握要点:“五味三材,九沸九变,必以其胜,无失其理。”

3.技法各异,烹调技法,是我国厨师的又一门绝技。炒、爆、炸、烹、溜、煎、贴、烩、扒、烧、炖、焖、氽、煮、酱、卤、蒸、烤、拌、炝、熏,以及拔丝、蜜汁、挂霜等,不同技法具有不同的风味特色。

4.五味调和,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矫除原料异味;无味者赋味;确定肴馔口味;增加食品香味;赋予菜肴色泽;可以杀菌消毒。《黄帝内经》中云:“五味之美,不可胜极”;《文子》则说:“五味之美,不可胜尝也”,说的都是五味调和给我们味觉带来的美好享受。

5.情调优雅,中国美食文化中情调和氛围也很重要,优雅~还具有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器皿方面。古语有云“美食不如美器”,是美上加美的效果,我国的饮食器具之美,美在质,美在形,美在装饰、美在与馔品的谐合。

陶器、瓷器、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玻璃器……彩陶的粗犷之美,瓷器的清雅之美,铜器的庄重之美,漆器的透逸之美,金银器的辉煌之美,玻璃器的亮丽之美,都曾给使用它的人以美好的享受,而且是美食之外的又一种美的享受。

所以,美器与美食的谐合,是我国特有的美学最高境界。

6.中和之美,与药膳相结合,药膳同功,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

《礼记·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古文尚书·说命》中也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我国哲人们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生存发展下去,其实我觉得也是这么个道理~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朋友们,尤其如此。

美食=美事=美时,我国的美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之一,是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是中华各族人民在5000多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创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以,您看完后,还敢说没自信么?这些只有我大中华的美食文化中,才可以看到,学到,品味到!换老M子,小R子试试看?P都不会!

“民以食为天”其另一层寓意:倒逼想象力

司马迁所引的“民以食为天”,指的不是百姓对食物的盲目热情,而是传统农耕社会生存压力的写照,这一压力在缔造了灵渠、都江堰、大运河等奇迹的同时,也极大激发了人对食材的想象力。

我们对美食的追求并非“味道至上”,从先秦开始,我们是以饮食与养生、医疗结合得更为紧密,两汉时期谶纬之学与仙道之风盛行,养生的风气逐渐形成。

我们现在说的“盛世”,大多指向汉唐两代。因为那时候文化昌明、武功强盛、国威远播,直到几千年后,“汉字”和“唐人街”依然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然而不堪入目的粮食危机也不绝于史。《汉书》中动辄出现“大饥,人相食”“饥,或人相食”的记载,而唐代皇帝曾十余次因缺粮暂时迁都洛阳,留下了“逐粮天子”“就食东都”这个历史名词。

三国时期,曹操一边感叹着“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一边编著了中国第一部独立饮食著作《四时食制》。

南北朝时期,集北方民间减灾思想和经验之大成的著作《齐民要术》应运而生。

金朝入主中原,宋室及北方士大夫阶层大举南迁后,以水稻栽培为主要内容的《陈敷农书》问世。

元朝借助强大的骑兵缔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司农司受命编著官书《农桑辑要》,之后王祯《农书》、鲁明善《农桑撮要》几乎同时出现,

这一系列农学方面的成熟绝非偶然,则是必然,为什么?逼出来的!

说这些书籍的意思,其实想表明,我国中华美食的烹饪技法和食材范围,相较于其他国家的菜系,可以丰富到令人乍舌的程度,这是不是因为生存状况倒逼而形成的想像力呢?

中华传统文化中,美食文化必不可少

美食文化是缓慢积累、相互交融的,更在于儒家文化对口腹之欲的解释,“君子谋道不谋食”的教诲,让士大夫阶层往往远离庖厨而以修齐治平为己任;另一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士大夫阶层仕途通畅,“学而优则仕”也有着丰富的现实回报,至唐代之前,大家对美食文化,都还不太重视。

但现在,我国美食文化从“形而上”的思想层面迈上了更高的新台阶,“四大菜系”“八大菜系”的成形与传承,直到清朝国门被坚船利炮强行打开时,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依然能够自信地写下:“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美食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那就更不是“他们”可以追的上的了!当一道美食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吃饭的行为赋予了文化的底蕴,那就是每个地域,每个领域的特殊“符号”了。现代传统文化的进步,离不开美食与生活的经典搭配,更是一种精致的衬托与冲击。

在注重城市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同时,美食的分量丝毫不差,在《舌尖上的中国》的书中曾提到:“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美食,亦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所谓美食,所谓传统,所差的不仅是它的时间更迭,是人们的辛勤研究与付出,没有他们精心的研究与一步步试验,也不会有现在的“中国菜”、“中国文化”,从我做起,更不会让它轻易的消失在传统的画卷里,将工艺、将精神,将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您试想一下,世界上有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能够像我们这样,把一日三餐做得如此赏心悦目如此丰富多彩呢?我们老说我们有这个发明那个创造,其实我认为,我们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就是“中华美食”

它不仅让我们活着,让我们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得以享用更多的美味,也让全球的吃货们因为“中国菜”而更加丰富多彩。

给我自己写词穷了,就结尾到这里吧,观点对与不对都仅代表小编个人,茫茫网络中,相遇是缘分,看到了请珍惜,祝朋友们多吃多占多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