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银缕一瞬 2023-05-02 发布于山东

1.1对于小脑幕上的患者,若出现严重颅内高压甚至脑疝,应紧急手术清除血肿;

1.2血肿清除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病死率并改善神经功能预后(Ⅰ级推荐,A级证据)。

1.3利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联合纤溶药物,治疗大型小脑幕上血肿(>30 ml)是安全的,血肿残存量<15 ml可能会改善预后(Ⅱa级推荐,A级证据)。

1.4神经内镜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对小脑幕上HICH患者预后的改善更好(Ⅱa级推荐,B级证据)。

1.5对于伴严重颅内高压的小脑幕上的患者,去骨瓣减压术联合或不联合血肿清除术均可以降低病死率(Ⅱa级推荐,B级证据)。

1.6脑室外引流可以降低大多数脑室出血患者病死率(Ⅱa级推荐,B级证据);

1.7利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联合纤溶药物,不能改善脑室出血患者神经功能预后(Ⅱb级推荐,A级证据)。

1.8对于出血量>10 ml小脑出血合并脑干受压或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开颅手术可以挽救生命,但是否能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尚无定论(Ⅱa级推荐,B级证据)。

1.9对于重型脑干出血(血肿量>5 ml,GCS≤8分)患者,手术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Ⅰ级推荐,B级证据)。

1.10早期手术(发病6~24 h)可以改善预后(Ⅰ级推荐,B级证据)

图片
2.手术禁忌证:
2.1严重凝血功能障碍(Ⅰ类推荐,A级证据);
2.2多系统器官衰竭(Ⅰ类推荐,A级证据);
2.3确认为脑死亡(Ⅰ类推荐,A级证据)。

3.手术时机:
3.1如果血肿量较大,处于脑疝前期或形成脑疝,应立即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Ⅰ类推荐,A级证据);
图片
3.2如果符合手术指征,且病情相对平稳,应完善头部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于发病后6~24 h(尽可能于发病后6~12 h)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不同手术方式(Ⅰ类推荐,B级证据)。
图片
图片

4.手术适应证:

4.1幕上出血量≥30 ml,幕下出血量≥10 ml(Ⅰ类推荐,A级证据);

4.2中线移位超过5 mm(Ⅱa类推荐,B级证据);

4.3环池或侧裂池消失(Ⅱa类推荐,B级证据);

4.4伴有梗阻性脑积水(Ⅰ类推荐,A级证据);

4.5严重颅高压甚至脑疝(Ⅰ类推荐,A级证据)。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