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樱观后感4:学数学也需要死记硬背

 圣龙领主 2023-05-02 发布于重庆
日剧《龙樱》里面多次出现背诵数学基本计算结果的镜头,这背后是有科学依据的。

图片

图片

学习分数、小数互化,有些孩子做计算量比较大或技能拓展的题型时,不够熟练,做得特别慢。

这时候,家长可以把常用的分数,小数互化结果,让孩子记下来。

让孩子观察分母是20,25的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后,小数会有什么特点。这样做,孩子每一次想,都是在复习互化的办法。

比如1/20,要先变成5/100,再化成0.05。比如4/5,2/5,1/8,1/5…..等等这些是要求背下来的。这是数学的思维体操,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快速提高做题效率的。

当然学数学也不是都要背诵。那么什么时候要背呢?记最根本的,最基础的知识点的时候。并且死记到不假思索的程度。

比如乘法口诀,最初是理解记忆,理解之后呢,还是去理解、去分析吗?不是的。我们需要达到不假思索的程度。

常用的分数、小数的互化值,圆周率的常用倍数,这些我们计算的模块等,都需要背诵到脱口而出。

分数化小数表:

图片

小学阶段,计算相关的题目分值占比约70%,所以计算能力非常重要。而口算是计算的基础,除了准还要快。

速度提高不是短时期内可以速成的,而是靠坚持不懈的训练实现的,竖式也是完全架构在口算的基础上的,口算基础不牢,导致一步错步步错。

口算水平提高怎么操作呢?训练内容上要循序渐进:20以内加减法——整数乘法——整数除法,20以内加减法口算是计算的基础,包括5以内加减法,十以内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和20以内退位减法,多位数加减法计算。

这些知识在口算,笔算当中都会用到出现问题都应该在20以内加减法来寻找,所以学好20以内加减法才是学好计算的关健。

在多多练习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熟练的脱口而出。

在低年级阶段,就应该记住这些计算的结果把他跟乘法口诀结合起来,再加上特殊的算式:25×4=100  125×8=1000等,再有就是上面提到的分数与小数的特殊数据互化1/2=0.5   1/4=0.25    1/8=0.125等,圆周率的倍数等这些是基础性的,有这些必要的背诵才能开始提高计算能力的训练。

认知心理学的智力观认为: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有关运算方法及其结果的概括化记忆经验,实际上是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一种运算思维的上位可利用观念。

这种上位可利用观念是小学生运算思维敏捷性必要的和关键的知识结构变量。

儿童不获得这种记忆经验,就绝不可能迅速进行运算思维。本来非获得不可,偏偏又在训练中阻止它的获得(说学数学不能靠记忆,不要死记硬背),无辜增加了学生的练习负担。

比如要计算“495+5=?”这道题,个体必须要经过“5+5=10”这个子运算程序。那么,他是运用头脑中现成的“5+5=10”这个概括化记忆经验进行加工思维呢,还是根本不用这个现成经验,而是先在大脑中表征出五个实物,然后再表征五个同样的实物一一数来呢?

任何运算技巧熟练的人都不会用后一种方法。既然如此,如果阻止学生运算记忆经验的话,学生将永远不会获得迅速运算的能力。

煞费苦心地阻止一种明明不可阻止的记忆经验形成的做法,最终只能使学生无辜地多做题,增加课程负担。

调查发现:凡是在减法运算中反应迅速的学生,其大脑中都有在过去练习中形成了20以内的减法计算结果的记忆经验,这些经验在复杂的减法运算中迁移,是造成一些儿童比另一些儿童进行减法运算迅速的主要原因。

而减法运算反应慢的学生,大脑中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这种记忆经验可以利用,只是对少数几对20以内数的减法关系的经验记忆尚未形成或不够巩固。

如果设法促使学生尽快获得10以内数相加和20以内数相减关系的认知图式,儿童运算速度慢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训练减法速度慢的儿童时,只让学生将下图BOC区内标“ * ”号的9对较生疏的数字进行侧重练习,鼓励学生自然记住运算结果。

图片

实验组儿童被带到学校附近的一处风景区的山坡上,在边玩边算题的轻松情境中(跟龙樱里面大家绕着龙樱树竞走背题如出一辙),平均每人只经过两次训练,便对这些数字的运算对答如流。

图片

他们比对比班学生至少要少做200多道练习题。有6名年级稍小的学生,实验教师分别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中查出位于13~17之间的几个陌生数对关系不熟,在一个星期天上午边玩边练,用了一个多小时多一点的时间,便全部能够见题就答而不再停顿和发生错误。就这样,他们很快就跟上了全班同学的运算速度。

相关文章请查看:

关于乘法组快:“乘法分配律+组块计算+乘加分离”,多位数乘法计算的秘诀

关于加法口诀:“我是你老爸,我还能害你不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